隨著現代超聲和內鏡技術在產科的應用,妊娠期胎兒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成為臨床實踐的熱點,胎兒宮內輸血技術也應運而生。本篇就胎兒宮內輸血作一介紹。
一、胎兒宮內輸血的歷史
胎兒宮內輸血技術最早是Liley于1963年第一次提出。他將紅細胞注入患有鐮狀紅細胞病的非洲兒童腹腔后,患兒的貧血得到了糾正,據此他推測腹腔注入紅細胞同樣可以治療胎兒嚴重貧血。隨后,他又利用X線進行羊膜腔造影,顯示胎盤位置后,行胎兒腹腔穿刺,輸入適量血液,首次對Rh溶血性貧血的胎兒成功實施腹腔內輸血。但此法需要X線照射,增加了新生兒白血病和畸形的危險性,且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1976年,由于超聲檢查技術的發展,給腹腔穿刺的精確定位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持,極大地提高了操作的精確性。1981年,Rodeck報道了利用胎兒鏡穿刺臍靜脈成功進行胎兒宮內輸血的病例。1983年,Daffos在超聲引導下從胎兒臍靜脈穿刺獲得成功輸血。1985年,經臍靜脈輸血技術開始應用于臨床。接著在1988年有經胎兒心臟輸血和胎兒門靜脈輸血獲得成功的案例,但因損傷較大,故較少采用。自從80年代中期以來,臍靜脈輸血已經成為宮內輸血的主要途徑。
二、胎兒宮內輸血的適應癥
1.宮內輸血的主要目的是糾正胎兒貧血。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和一些非免疫性貧血為主要的適應癥。常用于各種嚴重的溶血性貧血,如母胎血型不合引起的同種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包括Rh溶血,ABO溶血,以及一些少見的血型如Kell血型不合溶血。以常見的Rh抗原系統舉例。孕婦與胎兒之間的Rh血型不合是導致胎兒發生宮內溶血最常見的原因。當母親血型為Rh陰性而胎兒血型為Rh陽性時,母親可因血型抗原致敏而產生抗體,
此種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 引起胎兒溶血, 使胎兒出現水腫和貧血,
宮內輸血使得上述危害得以糾正和預防。宮內輸血技術還可用于治療胎兒同種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與紅細胞的同種免疫性溶血原理相似,由于血小板相關抗體不合,引起血小板的破壞和減少,嚴重時導致胎兒顱內出血。據報道通過母體靜脈使用免疫球蛋白聯合宮內輸注血小板治療,效果顯著。
2.在西方國家,微小病毒B19感染引起的胎兒溶血性貧血也是主要適應癥。病毒感染后導致骨髓造血干細胞的抑制引起胎兒貧血。孕期感染微小病毒B19
可引起胎兒貧血、水腫及神經系統發育異常, 嚴重者導致胎兒死亡,
B19病毒的母親傳播率為24%-38%,母體感染越早,母嬰傳播率越高,胎兒出現并發癥的風險越高,孕20周前胎兒感染率為43.2%,20周后傳染率為25%,因此對微小病毒B19
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以防止其引起的胎兒并發癥。Dembinski等對胎兒時期感染過微小病毒B19且成功接受過宮內輸血的20個病例作回顧性調查顯示,這些兒童的貧血和水腫得到治愈,且神經系統發育良好,無不良后遺癥。
3.宮內輸血技術尚可用于雙胎輸血綜合征和胎-母輸血綜合征等
三、胎兒宮內輸血的指征
雖然胎兒的血象是判斷貧血最可靠的指標,但要獲得胎兒的血樣需臍帶穿刺,故臨床上往往根據病史、抗體效價、超聲檢查及羊水檢查來綜合判斷。在穿刺臍帶血管后,先抽取少量胎血查血象,后輸血。輸血結束后再次抽血復查血象,以了解胎兒貧血糾正情況和決定輸血間隔時間。輸血前一般參考以下指標:
1) 母親血清抗體效價:孕婦血抗D抗體效價>1:32,ABO血型不合抗體效價>1:512
2) 羊水膽紅素測定:OD450值>0.3,提示胎兒宮內嚴重溶血
3) 臍血紅細胞壓積<0.3
4) 超聲檢查:胎兒嚴重貧血可出現腹水、水腫、心臟擴大等征象。可監測胎兒大腦中動脈血流峰值流速(MCA-PSV)等指標
參考文獻:
1.方群,許玉芳.胎兒宮內輸血及其進展.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1,17(10):631-633
2.馬春會,田兆嵩.胎兒宮內輸血.中國輸血雜志.2007,20(6):546-548
3.郭曉玲,鄧璐莎,鐘進,等.胎兒宮內輸血的臨床應用.中國婦幼保健.2015,30(6):891-893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1673181、82173525、31900487、82003471、82273642)等資助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邱琇教授團隊在宮內環境與遺傳因素對子......
如何預測胎兒罹患先天性心臟病(以下簡稱先心病)的風險?也許用孕媽媽的一滴血就可以。復旦大學多學科團隊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合作研究發現,孕早期母親的血漿蛋白標志物可預測胎兒先心病的發生。日前......
根據近日發表于《男科學》的一項新研究,如果丈夫在妻子懷孕前有飲酒習慣,會對胎兒發育產生負面影響。經常飲酒的男性的精液會影響胎盤發育、產生胎兒酒精綜合征(FAS)相關的大腦和面部缺陷,甚至會影響試管嬰兒......
科學家找到了胎兒依靠父系印記基因控制母親,將營養轉移到自身的直接證據。對于哺乳動物來說,母親與胎兒之間的關系既有合作也存在沖突。近日,英國劍橋大學領導的一項研究發現,胎兒能夠利用從父親那里繼承的基因,......
根據匈牙利的一項研究,23歲至32歲是降低胎兒某些疾病風險的最佳生育年齡,盡管放眼所有生育年齡段,這種患病的可能性都很低。相關研究結果發表于《國際婦產科學雜志》。眾所周知,隨著年齡的增長,胎兒患有唐氏......
蓋倫靜脈畸形是一種會對胎兒心臟和肺部造成壓力并使大腦缺氧的罕見疾病。近日,據《中風》(Stroke)雜志報道,外科醫生首次在產前通過手術矯正了胎兒大腦中的異常血管。這名患病嬰兒出生時并未出現并發癥,表......
胎兒在子宮內踢腿的原因終于被科學家解開了。日本東京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表示,這種自發動作有助于它們感覺運動系統的發育,其中包括感覺器官、神經系統和運動控制,例如人的手眼協調。該研究近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
西澳大利亞大學日前發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胎兒在子宮內生長遲緩與成年后血壓升高風險之間存在關聯。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高血壓》雜志上。研究團隊利用西澳大學雷恩研究所收集的數據,對1440名處于母親孕15......
新的研究表明,冠狀病毒可以侵入并破壞胎盤,并導致受感染婦女的死產。對于任何懷孕來說,這都是一種罕見的結果,但患有COVID-19的女性面臨更高的風險。美當局認為疫苗接種可以幫助預防這些病例。包括美國在......
近期,西安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但昨日(1月4日),有網友發文稱懷孕8月的小姨在西安一家醫院無法就醫后流產。4日,一名產婦的親屬在某平臺發帖稱,自己是西安市民,2022年1月1日,其懷有8個月身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