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加速器光源是二十世紀以來科技研究最重要的光源之一,已廣泛應用在材料、生物、醫藥、物理、化學、化工、地質、考古、環保、能源、電子、微機械、奈米元件等基礎與應用科學研究,因而被稱為現代的「科學神燈」。目前全球供實驗用的同步加速器光源設施超過七十座,同步加速器光源設施的建造已成為各國高科技能力的指標之一。
臺灣的科學神燈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位於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內,設立的宗旨為有效運轉及利用同步加速器光源設施,執行相關尖端基礎與應用研究,提升我國科學研究之水準及國際地位。本中心的同步加速器由國人設計建造完成,於 1993 年 10 月正式啟用,為亞洲第一座完成的第三代同步輻射設施。自 1994 年 4 月起開放光源供國內外學術科技界使用,隨著近幾年周邊實驗設施逐漸興建完成,國內外研究人員使用本中心光源的人次快速增加,研究成果在質與量上亦呈現大幅成長,各領域已做出數量可觀的世界一流科學實驗 。
近年來,為能滿足光源用戶進行前沿的科學實驗需要超高亮度的X光光源之需求,本中心與學術科技界經過多次的研討和評估,於2004年7月的董事會中決議推動新加速器光源之籌建,向政府提出「臺灣光子源 (Taiwan Photon Source, TPS)跨領域實驗設施興建計畫」,將在現有基地上主導興建一座電子束能量30億電子伏特、周長518公尺、超低束散度的「臺灣光子源」同步加速器。「臺灣光子源興建工程」於2010年2月7日舉行動土典禮,預計將於2013年興建完成,並於2014年開放光源與周邊實驗設施,以提供學術科技界進行尖端科學研究之用。
這座「臺灣光子源」完成後將成為我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跨領域尖端共用實驗設施,提供世界頂尖的高亮度X光光源,開創眾多前瞻性科學研究新契機,促使我國學術研究更臻國際頂尖水準,協助高科技產業提升研發能量,希望創造二十一世紀的臺灣科研奇蹟。
同步加速器光源是二十世紀以來科技研究最重要的光源之一,已廣泛應用在材料、生物、醫藥、物理、化學、化工、地質、考古、環保、能源、電子、微機械、奈米元件等基礎與應用科學研究,因而被稱為現代的「科學神燈」。目前全球供實驗用的同步加速器光源設施超過七十座,同步加速器光源設施的建造已成為各國高科技能力的指標之一。
臺灣的科學神燈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位於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內,設立的宗旨為有效運轉及利用同步加速器光源設施,執行相關尖端基礎與應用研究,提升我國科學研究之水準及國際地位。本中心的同步加速器由國人設計建造完成,於 1993 年 10 月正式啟用,為亞洲第一座完成的第三代同步輻射設施。自 1994 年 4 月起開放光源供國內外學術科技界使用,隨著近幾年周邊實驗設施逐漸興建完成,國內外研究人員使用本中心光源的人次快速增加,研究成果在質與量上亦呈現大幅成長,各領域已做出數量可觀的世界一流科學實驗 。
近年來,為能滿足光源用戶進行前沿的科學實驗需要超高亮度的X光光源之需求,本中心與學術科技界經過多次的研討和評估,於2004年7月的董事會中決議推動新加速器光源之籌建,向政府提出「臺灣光子源 (Taiwan Photon Source, TPS)跨領域實驗設施興建計畫」,將在現有基地上主導興建一座電子束能量30億電子伏特、周長518公尺、超低束散度的「臺灣光子源」同步加速器。「臺灣光子源興建工程」於2010年2月7日舉行動土典禮,預計將於2013年興建完成,並於2014年開放光源與周邊實驗設施,以提供學術科技界進行尖端科學研究之用。
這座「臺灣光子源」完成後將成為我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跨領域尖端共用實驗設施,提供世界頂尖的高亮度X光光源,開創眾多前瞻性科學研究新契機,促使我國學術研究更臻國際頂尖水準,協助高科技產業提升研發能量,希望創造二十一世紀的臺灣科研奇蹟。
30076 新竹市科學園區新安路101號
電話:886-3-578-0281
傳真:886-3-578-9816
網址:http://www.nsrrc.org.tw/
“我們沒有用到精子、卵子和子宮,僅用干細胞就培育出了合成小鼠的胚胎模型。”一篇發表在Cell上的論文,這兩天簡直火出圈了,起因就是作者JacobHanna介紹論文時說的這番話。從實驗結果來看,合成的胚......
目前全世界有數以億計的男性,女性甚至是兒童飽受脫發困擾,遺傳、衰老、分娩、癌癥治療、燒傷以及壓力等都可能導致脫發。脫發雖然不會造成嚴重的健康問題,但是因為影響美觀,會導致個人形象問題,并因此帶來情緒創......
2016年5月10日,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RobertoMalinow,AlexandraC.Newton及哈佛醫學院RudolphE.Tanzi共同通訊在ScienceSignaling在線發......
2022年6月15日,天津醫科大學劉強團隊(天津醫科大學為第一單位)在Cell 在線發表題為“Bonemarrowhematopoiesisdrivesmultiplesclerosispr......
適應性增強的SARS-CoV-2Omicron正在全球范圍內迅速傳播。但是其潛在的致病機制,不是很清楚。2022年1月24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祥喜,北京大學曹云龍,謝曉亮等團隊合作在Cell......
當艾滋病在上世紀80年代出現并且蔓延至全世界,這種致死率在初期超過90%的疾病,成為20世界5大疑難病之一。進入90年代后,隨著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的誕生與發展,艾滋病開始變得有藥可治,逐漸變成......
近期,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揭示了Hippo激酶導致轉移性結直腸癌(colorectalcancer,CRC)的機制。相關研究成果在《CellStemCell》發表,題為:RegenerativeRe......
12月6日上午,由中國期刊協會、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21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線上......
2021年11月16日,《CellReports》期刊在線發表題為《哺乳動物合作行為的演化及其神經表征》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
惡性腫瘤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因腫瘤發病機制復雜、早期診斷篩查技術少及缺乏有效的腫瘤早期診斷標志物,絕大數患者就診時已處于腫瘤的晚期階段。目前腫瘤學研究也多基于晚期腫瘤組織的臨床分析與腫瘤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