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投敦煌光伏電站鳥瞰
浩如煙海的古籍,氣象萬千的古跡,將敦煌變成了歷史文化名城;借助豐富的光熱資源,當地政府又將其打造成了“大漠光電城”。給敦煌帶來無盡能源的,仍然是獵獵朔風、炎炎烈日。風吹日曬,曾經如浮云般的景象,如今成為敦煌的新寵兒。
敦煌,在誕生了“光伏發電中國第一”后,已經成為中國清潔能源的主戰場之一。
國內光伏發電的先行者
敦煌的能源發展,從光伏發電起步。最早可以追溯到10年前。
從2002年開始,敦煌先后與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在玉門關建成了總裝機容量7千瓦的光伏發電項目,在雅丹地質公園建成了總容量 200千瓦的離網型獨立供電風光互補發電站。一些專家認為,這兩個項目為敦煌培養了一批太陽能光伏發電和產業實施的技術人才,為加速實施太陽能應用項目積累了經驗。
敦煌光伏產業的大發展,是從2008年開始的。2008年3月,敦煌10兆瓦光伏并網發電項目被國家發改委列入《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規劃》。這個被稱為我國首個光伏并網發電項目,在2009年3月進行的特許權招標中,引來了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中廣核、國投電力等58家電力巨頭和光伏組件加工企業的爭奪,最后由中廣核聯合體以1.0928元/千瓦時的價格競標成功。國家能源局同時還同意國投華靖電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再跟標1 個10兆瓦項目。
這兩個項目成為我國啟動國內光伏發電市場的標志性工程。2009年8月28日,中廣核敦煌10兆瓦光伏并網發電示范工程在敦煌市太陽能產業園區開工,我國第一個大型光伏并網發電站建設正式啟動。同年9月8日,國投華靖10兆瓦光伏并網發電示范項目也開工建設。
記者了解到,我國光伏產業的兩個示范項目在敦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的示范效果。據兩家企業介紹,經過一年多的運行,中廣核實際年發電量1824 .7萬千瓦時,國投華靖實際年發電量為1648.37萬千瓦時,均高出了設計發電量。
“上網電價1.09元/度,發電成本近0.9元/度,國內第一個光伏發電特許權招標項目在敦煌實現盈利。”中廣核太陽能公司總工程師丁致和說。
以國有發電企業為主導的投資商紛紛在甘肅、青海等日照資源豐富的省區搶占優質資源,規劃建設太陽能并網光伏發電站,我國光伏發電進入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期。以此為開端,敦煌能源產業也駛入快車道。
酒泉市副市長、敦煌市委書記詹順舟說,近年來,敦煌市大力發展以光伏發電為主的清潔能源產業,促進了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化。
為加快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敦煌市按照邊規劃、邊建設、邊完善的原則,在市區西郊建設了占地254平方公里的光電產業園區。據了解,目前敦煌已投入建設資金2000萬元,先后編制完成了《敦煌太陽能產業區發展規劃》、《敦煌新能源城市發展規劃》、《敦煌100兆瓦光電項目輸出規劃》、《敦煌市太陽能熱電聯產預可行性研究報告》、《敦煌百萬千瓦級以上太陽能發電示范基地實施方案》等。
在規劃指導下,敦煌光伏產業不斷上臺階。2011年6月13日,敦煌太陽能綜合利用示范項目暨100兆瓦光伏并網發電項目,在敦煌太陽能產業園區奠基。這是目前甘肅省最大的光伏發電項目。
敦煌市市長賈泰斌介紹,敦煌的目標是,到“十二五”末,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00萬千瓦、風力發電裝機容量達200萬千瓦,把敦煌建成百萬千瓦級太陽能發電示范基地和全國新能源示范城市。
打造完全不依賴化石能源的“太陽城”
已經和光伏發電打了多年交道的寇冀芳,對敦煌的光熱資源如數家珍。作為敦煌市發改委的主任,近年來他的一項主要工作就是爭取到更多的光伏發電項目,落戶敦煌西邊的那片戈壁灘上。
太陽輻射強,光照時間長。這是寇冀芳給敦煌光熱資源的第一個評價。據了解,敦煌全年日照時數為3257.9小時以上,日照百分率達75%,年總輻射量為6882.57兆焦耳/平方米,是國內太陽能資源豐富的一類地區。
與此同時,敦煌荒漠戈壁大,利用面積多。寇冀芳介紹,敦煌適宜建設大型并網光伏電站的荒漠戈壁面積約3500平方公里,潛在的裝機容量達到 1.2億千瓦,年發電量可達2000億千瓦時,具備建設千萬千瓦級太陽能電站的土地資源條件,是建設大型光伏發電場的理想區域。
有這個資源稟賦做支撐,敦煌不再只是單純地生產清潔能源,2011年7月,國內首個新能源城市發展規劃——《敦煌市新能源城市規劃》獲批,國家支持敦煌市創建國家級新能源示范城市。這也標志著敦煌利用太陽能資源、打造一個完全不依賴化石能源的“大漠光電城”的設想進入實施階段。
國家能源局在批復函中,要求敦煌“為全國新能源城市建設做出表率。”這一規劃提出,敦煌要以太陽能多種利用方式為重點,探索各類新能源技術在城市供電、用熱、供暖和建筑節能中的應用,重點實施太陽能供電供熱、城市微電網、建筑一體化太陽能光伏和熱利用、電動汽車以及為本地區供電的大型光伏發電和風電等工程,力爭到2015年實現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超過城市能源消費總量的目標。
規劃也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在敦煌本地的消納目標,即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在敦煌的消納規模要達到當地能源消費總量的27%,2020年達到28%。
根據這一規劃,到2015年,敦煌以太陽能和風能為主的可再生能源開發量達到220.42萬噸標準煤,2020年達到606.7萬噸標準煤,分別是屆時敦煌預測能源消費總量的近3倍和5.5倍。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這就意味著未來敦煌可再生能源電力不僅能滿足敦煌本地的電力消費,還可實現向外年輸出60億千瓦時的綠色電力。
2022年中國航天大會正在海口舉行,中國空間站系統總設計師楊宏在今天舉行的空間太陽能電站專業論壇上表示,中國空間站將為未來空間太陽能電站提供在軌技術驗證。楊宏介紹,當前中國空間站已完成三艙T字基本構型......
絲網印刷鈣鈦礦薄膜的技術原理與全絲網印刷器件性能。(研究團隊供圖) 印刷技術具有成本低、原料利用率高、制備工藝簡單等突出優點,是鈣鈦礦光伏器件產業化的主要發展方向。日前,南京工業大學團隊聯合......
依托現有核科技工業體系,凝聚核工程領域具有專業經驗和技術基礎的相關研究單位和企業,逐步搭建聚變能的技術開發體系和工業體系,集中力量開展核聚變工程和技術攻關,再經過三十年左右的時間,也就是到2050年左......
中新網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氣候政策研究論文指出,整合全球的太陽能電池供應鏈或能讓太陽能更便宜。該研究顯示,與限制外部太陽能電池(光伏組件)廠商供應的國有......
2011-2012年是中國光伏產業的震蕩期,也是分水嶺。在此之前,整個行業既展示了激進的一面,也頗具野蠻生長的特性,一些企業在全球開山辟路,隨之又跌入深谷,并由此進入一個極具疼痛感的調整期。好在,中國......
9月23日,歐盟將制定“能源系統數字化”計劃,并將于下周正式公布。該計劃將要求歐盟在2030年前在基礎設施方面投資5650億歐元(約合5560億美元),以實現其綠色計劃,并結束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資源昆蟲產品加工團隊以特色農產品(蜂花粉)為研究對象,基于多傳感技術,通過多參數在線監控和實時反饋系統,創制了一套真空管太陽能—電力聯合智能干燥裝備,可實現太陽能聯合干燥......
9月3日,由航空工業一飛院研制的“啟明星50”大型太陽能無人機在陜西榆林首飛成功。“啟明星50”大型太陽能無人機于17時50分起飛,空中飛行26分鐘,于18時16分平穩著陸,順利完成首飛任務,飛機狀態......
8月8日至14日,中國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SDC)決賽在河北省張家口市舉行。來自天津大學、清華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等10個國家29所建筑名校組成的15支聯隊同場競技。天津大學聯隊(TeamTi......
從太陽輻射中獲取能量,并將其轉化為熱能加以利用,是應對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加快向可持續低碳世界過渡的前瞻性策略。太陽能選擇性吸收涂層作為光熱轉化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在太陽能光譜波段(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