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單純性和繼發性兩類。單純性肥胖指無明顯內分泌代謝疾病的肥胖。又可分為體質性肥胖及獲得性肥胖兩種。體質性肥胖有家族遺傳史,患者自幼進食豐富,入量過剩,從小肥胖,脂肪細胞呈增生肥大,治療較為困難。獲得性肥胖大多由于營養過度和(或)體力活動減少所致,如人到中年后生活物質條件的改善、疾病恢復和休養充分、產后停止體育鍛煉或體力勞動等。脂肪細胞呈肥大變化,沒有增生現象,治療效果較好。
繼發性肥胖主要為神經內分泌疾病所致。神經內分泌對代謝有重要調節作用:
①下丘腦有調節食欲的中樞,中樞神經系統炎癥后遺癥、創傷、腫瘤等均可引起下丘腦功能異常,使食欲旺盛而造成肥胖。
②胰島素分泌增多,如早期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注射過多胰島素,致高胰島素血癥;胰島B細胞瘤分泌過多的胰島素,這都使脂肪合成增加,引起肥胖。
③垂體功能低減,特別是促性腺激素及促甲狀腺激素減少引起性腺及甲狀腺功能低下時,可發生肥胖癥。
④經產婦或口服女性避孕藥者易發生肥胖,這提示雌激素有促進脂肪合成的作用。
⑤皮質醇增多癥常伴有向心性肥胖。
⑥甲狀腺功能減退,由于代謝率低下,脂肪堆積,且伴粘液水腫。
⑦性腺低下也可肥胖,如肥胖性生殖無能癥(腦性肥胖癥,弗洛利克氏綜合征,外傷、腦炎、垂體瘤、顱咽管瘤等損傷下丘腦所致,表現為向心性肥胖,伴尿崩癥及性發育遲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