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是具有選擇性分離功能的材料,利用膜的選擇性分離實現料液的不同組分的分離、純化、濃縮的過程稱作膜分離。它與傳統過濾的不同在于,膜可以在分子范圍內進行分離,并且這過程是一種物理過程,不需發生相的變化和添加助劑。
膜的孔徑一般為微米級,依據其孔徑的不同(或稱為截留分子量),可將膜分為微濾膜、超濾膜、納濾膜和反滲透膜,根據材料的不同,可分為無機膜和有機膜,無機膜主要是陶瓷膜和金屬膜,其過濾精度較低,選擇性較小。有機膜是由高分子材料做成的,如醋酸纖維素、芳香族聚酰胺、聚醚砜、聚氟聚合物等等。
微濾(MF)又稱微孔過濾,它屬于精密過濾,其基本原理是篩孔分離過程。微濾膜的材質分為有機和無機兩大類,有機聚合物有醋酸纖維素、聚丙烯、聚碳酸酯、聚砜、聚酰胺等。無機膜材料有陶瓷和金屬等。鑒于微孔濾膜的分離特征,微孔濾膜的應用范圍主要是從氣相和液相中截留微粒、細菌以及其他污染物,以達到凈化、分離、濃縮的目的。
對于微濾而言,膜的截留特性是以膜的孔徑來表征,通常孔徑范圍在0.1~1微米,故微濾膜能對大直徑的菌體、懸浮固體等進行分離。可作為一般料液的澄清、保安過濾、空氣除菌。
超濾(UF)
是介于微濾和納濾之間的一種膜過程,膜孔徑在0.05um至1nm之間。超濾是一種能夠將溶液進行凈化、分離、濃縮的膜分離技術,超濾過程通常可以理解成與膜孔徑大小相關的篩分過程。以膜兩側的壓力差為驅動力,以超濾膜為過濾介質,在一定的壓力下,當水流過膜表面時,只允許水及比膜孔徑小的小分子物質通過,達到溶液的凈化、分離、濃縮的目的。
對于超濾而言,膜的截留特性是以對標準有機物的截留分子量來表征,通常截留分子量范圍在1000~300000,故超濾膜能對大分子有機物(如蛋白質、細菌)、膠體、懸浮固體等進行分離,廣泛應用于料液的澄清、大分子有機物的分離純化、除熱源。
納濾(NF)
是介于超濾與反滲透之間的一種膜分離技術, 其截留分子量在80~1000的范圍內,孔徑為幾納米,因此稱納濾。基于納濾分離技術的優越特性,其在制藥、生物化工、 食品工業等諸多領域顯示出廣闊的應用前景。
對于納濾而言,膜的截留特性是以對標準NaCl、MgSO4、CaCl2溶液的截留率來表征,通常截留率范圍在60~90%,相應截留分子量范圍在100~1000,故納濾膜能對小分子有機物等與水、無機鹽進行分離,實現脫鹽與濃縮的同時進行。
反滲透(RO)
是利用反滲透膜只能透過溶劑(通常是水)而截留離子物質或小分子物質的選擇透過性,以膜兩側靜壓為推動力,而實現的對液體混合物分離的膜過程。反滲透是膜分離技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具有產水水質高、運行成本低、無污染、操作方便運行可靠等諸多優點 ,而成為海水和苦咸水淡化,以及純水制備的最節能、最簡便的技術.已廣泛應用于醫藥、電子、化工、食品、海水淡化等諸多行業。反滲透技術已成為現代工業中首選的水處理技術。
反滲透的截留對象是所有的離子,僅讓水透過膜,對NaCl的截留率在98%以上,出水為無離子水。反滲透法能夠去除可溶性的金屬鹽、有機物、細菌、膠體粒子、發熱物質,也即能截留所有的離子,在生產純凈水、軟化水、無離子水、產品濃縮、廢水處理方面反滲透膜已經應用廣泛,如垃圾滲濾液的處理。
膜分離技術的優點歸納有以下幾點:
(1)在常溫下進行
有效成分損失極少,特別適用于熱敏性物質,如抗生素等醫藥、果汁、酶、蛋白的分離與濃縮
(2)無相態變化
保持原有的風味,能耗極低,其費用約為蒸發濃縮或冷凍濃縮的1/3-1/8
(3)無化學變化
典型的物理分離過程,不用化學試劑和添加劑,產品不受污染
(4)選擇性好
可在分子級內進行物質分離,具有普遍濾材無法取代的卓越性能
(5)適應性強
處理規模可大可小,可以連續也可以間隙進行,工藝簡單,操作方便,易于自動化
(6)能耗低
只需電能驅動,能耗極低,其費用約為蒸發濃縮或冷凍濃縮的1/3-1/8
缺點:
所有的技術都不是萬能的,并不是任何場合都適合采用膜技術,也不是采用單一膜技術就能解決所有問題,比如膜技術雖然濃縮成本低,但不能將產品濃縮成干物質;再比如膜技術雖然具有選擇過濾性,但是同分異構體就無法實現分離。因此在設計生產工藝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結合傳統工藝,在適當的地方才是適當的技術,才能使生產工藝最順暢。最終的目的是工藝流程通暢、能耗最低、人工最省,占地最少,經濟最優。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科學學院近代力學系、中國科學院材料力學行為和設計重點實驗室王奉超研究團隊在納米通道氣體輸運的理論研究方面取得進展,提出普適的Knudsen理論模型,適用于定量描述任意壁面粗糙度的納......
近年來生活垃圾產生量日益增多,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威脅。衛生填埋、焚燒和堆肥是目前最常用的垃圾處理方式[1-3],垃圾堆積過程中經過一系列的生物分解與物理化學過程,產生一種成分復雜、毒性較大的滲濾液[......
膜分離技術具有操作簡單、能耗低、無二次污染等優點,其應用領域不斷拓展。目前膜分離技術,尤其是超濾技術,由于其靈活性、性價比高、效率高、環境友好等優點,在污水處理、水凈化、蛋白質濃縮、酶縮、酶提取等多個......
1脫硫廢水處理現狀目前,我國的脫硫廢水處理主要采取傳統的處理方式。燃煤電廠主要采用的是石膏濕法煙氣脫硫技術,該技術對石膏的品質要求極為嚴格,石膏是該技術的核心材料,對技術的綜合穩定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1.引言焦化廢水是在焦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一種難處理、組成復雜、高污染、毒性大的工業廢水,是煤在高溫干餾、煤氣凈化及化工產品精制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其主要來源于剩余氨水、煤氣凈化過程產生的廢水和焦油、苯......
在化工單元操作中,常見的分離方法有篩分、過濾、蒸餾、蒸發、重結晶、萃取、離心分離等。然而,對于高層次的分離,如分子尺寸的分離、生物體組分的分離等,采用常規的分離方法是難以實現的,或達不到精度,或需要損......
當前,國內的大多數油田都進入高含水時期,注水驅油仍是提高原油產量的主要手段,隨著出水量的提高,在油田返回地面的采出水中會存有大量的含油污水,為了實現生態環境保護以及資源的再次回收利用的目標,如何投入較......
我國現階段,垃圾的處理方式主要有堆肥、衛生填埋和焚燒等處理方式,在垃圾堆放和填埋的過程中因發酵作用、降水淋溶、地表和地下水滲透而產水一種垃圾滲濾廢水,該種滲濾液成分復雜、有機物濃度高、氨氮濃度高、含有......
1)吸附技術原理:利用吸附劑與污染物質(VOCs)進行物理結合或化學反應并將污染成分去除。適用范圍:中低濃度的VOCs的凈化。優點:去除效率高,易于自動化控制。缺點:不適用于高濃度、高溫的有機廢氣,且......
對于酸性廢液,還可以使用滲析、電滲析等膜處理法。膜法回收廢酸主要采用的是滲析原理,是以濃差做推動力的,整個裝置由擴散滲析膜、配液板、加強板、液流板框等組合而成,通過分離廢液中的物質以達到分離效果。膜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