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臨床資料
患者男, 69 歲。臀部外傷后紅腫痛 6 個月。6 個月前患者外傷后臀部坐地,局部開始紅腫伴疼痛, 范圍逐漸擴大,疼痛加重,伴有惡臭,不敢平臥; 1 個月前于當地中醫院行中藥外敷,口服中藥治療 1 個月,無明顯效果。體檢: T 38. 5℃,BP 138/ 80mmHg;左側臀部見約 25cm×20cm 大小皮損,形狀 不規則,其上見大片的潰瘍、壞死,部分潰瘍較深,輕 壓后有黃綠色膿性分泌物,極度惡臭,周圍紅腫、隆 起并呈結節樣增生,紅腫范圍較大,延伸浸潤至右側 臀部及肛周,皮損質硬,觸痛明顯,皮溫增高,雙側腹 股溝可觸及數個腫大淋巴結,無明顯觸痛( 圖 1) 。 實驗室檢查:WBC 11. 65×109 /L, N 0. 841, Hb 78g/L, 總 蛋白 61. 5g/L,白蛋白 30. 0g/L, ESR 119mm/h,鐵蛋 白521μg/L,乙肝五項、艾滋病抗體、丙肝抗體、梅毒 抗體無異常。五次臀部分泌物細菌培養加藥敏均提示雷氏普雷威登斯菌感染。胸片、肝膽胰脾彩超未 見明顯異常表現。心電圖示竇性心律, ST-T 改變。初步診斷: ①臀部皮膚軟組織感染伴壞死; ②中度貧 血; ③2 型糠尿病。入院后患者臀部每日有大量滲 出,呈消耗性體質,血紅蛋白持續下降,予輸紅細胞 4 次,共 8U,血漿 800mL,給予補充電解質,血紅蛋 白上升至 78g/L,哌拉西林舒巴坦鈉抗感染治療,體 溫下降。完善術前各項準備,在全麻下行手術清創, 并取部分切除組織行病理檢查。術中發現臀部脂肪 組織、臀大肌大量壞死呈白色,組織腐爛較深,清創 后局部給予負壓吸引裝置。術后組織病理示: 梭形 瘤細胞,呈交錯束狀排列,部分細胞胞質內含黑色素顆粒,真皮層內腫瘤組織似肉瘤樣結構,局部與表皮 分界不清,考慮左臀部黑素瘤( 圖 2~5) ; 免疫組織 化學示: S-100( +) , HMB45( +) , MelanA( 弱+) , Vimentin( +) , CK( -) ( 圖6~10) 。患者因經濟原因放棄 治療,自動出院,之后失訪。
圖 1 臀部表面壞死、潰瘍,周圍隆起,似感染性病灶
圖 2 術后石蠟病理診斷:梭形瘤細胞,呈交錯束狀排列,部分細胞胞質內含黑色素顆粒 ( HE×20) ; 圖 3 腫瘤組織內梭形 細胞條束狀交錯排列 ( HE×100) ;圖 4 真皮層內腫瘤組織似肉瘤樣結構,局部與表皮分界不清 ( HE×40) ;圖 5 梭 形腫瘤細胞邊界不清,散在個別細胞漿內見褐色的色素顆粒,核呈梭形,部分可見核仁 ( HE×400) ;圖 6 HMB45( +) ; 圖 7 MelanA( 弱+) ;圖 8 Vimentin( +) ;圖 9 CK( -) ;圖 10 S-100( +)
2 討論
黑素瘤是來源于黑素細胞的惡性腫瘤,占全部 惡性腫瘤的 1%~3%[1],好發于皮膚,也可發生于黏 膜,大多與痣的外傷、感染等各種刺激有關,少數也 可發生于皮膚組織受損后。其發病率居皮膚惡性腫瘤的第三位( 僅次于鱗狀細胞癌和基底細胞癌) 。 在我國,黑素瘤常在色素痣的基礎上發生,可發生廣 泛轉移,如淋巴結、血行轉移等,生存率低,預后差。 黑素瘤大多由色素痣演變而來,經典公認的肉眼診 斷方法通過“ABCD” “不對稱”、“邊緣”、“顏色”、 “直徑”四種征象,初步判斷色素痣是否存在惡變可 能。近年隨著皮膚鏡的廣泛應用,臨床最常用的診 斷黑素瘤的法則有 ABCD 法、七點評分法,無創、簡 單準確的初步診斷黑素瘤[2],進一步減少色素痣的 活檢率。組織病理學診斷是明確診斷的金標準。免 疫組織化學是診斷和鑒別黑素瘤的主要方法, S100、 HMB45、 MelanA 陽性率較高。從病理學角度, 黑素瘤的 Clark 病理分級按腫瘤細胞浸潤皮膚層次 分 5 級[3],出現潰瘍為Ⅲ級以上,淋巴結轉移風險 高,預后較差[4]。本例患者病變部位出現壞死、潰 瘍,提示腫瘤組織浸潤較深,預后差。 該病應與蜂窩織炎、深部真菌病及壞疽性膿皮 病相鑒別。蜂窩織炎可由溶血性鏈球菌、厭氧性腐 敗性細菌感染引起,組織病理為急性化膿性炎癥改 變,無異型性,且單純的細菌感染經清創及抗感染治 療后可迅速消退。雖然該患者有糖尿病病史,分泌 物細菌培養結果示雷氏普雷威登斯菌感染,但臨床 表現皮疹中央有壞死,周圍組織紫紅色浸潤,與單純 皮下組織細菌感染表現不一致,提示行皮損組織病 理檢查的必要性,本例患者外傷與感染僅為黑素瘤 發生或發展的刺激因素。皮下組織真菌病如暗色絲 孢子菌病、毛霉菌病等,常有外傷史,皮膚表現為膿 腫、竇道或壞死,可行真菌鏡檢或組織培養鑒定菌 種,組織病理表現為非特異性炎性反應或炎性肉芽 腫,該患者雖未行真菌培養,但組織學表現為梭形含 有黑素的腫瘤細胞,免疫組織化學 S-100 ( +) , HMB45( +) , MelanA( 弱+) , Vimentin( +) ,根據病理 除外本病。壞疽性膿皮病是一種皮膚復發性破壞性 潰瘍、非感染性炎性反應,局部劇烈疼痛,觸痛性的 結節紅斑是其典型的臨床表現,潰瘍呈進展性,可覆 有惡臭的黃綠色膿液,病理表現為中性粒細胞浸潤[5]。大部分患者合并內科疾病,該患者除糖尿病 外無其他內科系統疾病,病理可鑒別。 本例患者誤診原因: ①皮膚黑素瘤并不少見,但 如此巨大少見,醫師缺乏對本病的認識; ②缺少局部 有色素性病變的病史,經詳細詢問病史患者未能說 明臀部曾有色素性病變; ③患者臨床表現非特異性, 有2 型糖尿病,就診時疼痛明顯,伴有血象升高及發 熱,以感染為主要表現,另外皮膚潰爛、壞死,掩蓋了 腫瘤的臨床表現,皮膚感染,久治不愈,亦考慮與血 糖升高有關,但患者血糖控制較好; ④患者臀部腫物 巨大,除腹股溝淋巴結( 感染也可導致淋巴結腫大) 外,各化驗檢查并未發現其他位置的轉移病灶,臨床 較少見。 綜上所述,黑素瘤的臨床表現缺乏特征性,病理 組織和細胞形態復雜多樣,部分病例缺乏黑素顆粒 給診斷帶來困難。臨床醫生在治療時應打開思路, 仔細觀察,在典型病例中尋找不典型的表現,爭取早 期發現、確診,早期手術切除,改善患者的預后,延長 生存時間。該患者發病可能與皮膚受損有關。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