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施普林格·自然最近迎來一個新的里程碑,該集團在歐洲四國有超過70%的通訊作者已采用金色開放獲取發表文章,其中英國、瑞典、荷蘭、奧地利分別在77%、90%、84%和73%以上。
據介紹,在全球范圍,施普林格·自然發表的研究論文有27%采用了立即開放的金色開放獲取模式。這些作者通過純開放獲取期刊、Springer Open Choice(開放選擇)模式下的期刊(混合型),或通過結合了開放獲取出版和訂閱內容獲取的Springer Compact協議發表科研論文。
施普林格·自然首席出版官Steven Inchcoombe說:“我們的最終目標是通過推動開放獲取出版和開放研究技術的發展來促進探索發現。從為不同的作者提供各種開放獲取的選擇,到勇于將我們一些最知名的期刊轉為開放獲取期刊,這個創新歷程意味著更多的作者能夠前所未有地以開放獲取方式發表科研成果,而不受無從選擇期刊所限。
“同時,我們尊重學術自由和作者的選擇,因此會繼續提供更多傳統的出版方式,但我們相信開放科研為整個學術共同體及更廣泛的公眾所帶來的益處將推動這種‘開放’需求,我們也將繼續為之而努力。我們無法憑借一己之力而取得成功。我們呼吁整個科研共同體,從資助機構到科研機構,以及作者和編輯,加入我們共同實現這個目標。” Inchcoombe說。
所有以開放獲取形式發表的內容都會經過同樣嚴格的同行評審。同時,開放獲取出版也有諸多優勢。例如,除了增加論文被引用次數和使用頻次之外,開放獲取還能增加公眾參與度,促進跨學科對話并擴展科研合作。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人類基因組計劃,其成功即得益于開放數據,所有基因序列數據的開放方便了其他科研人員對數據的再利用。
開放的方式能讓整個科研共同體從中獲益,推動科研合作,有助于科研成果用來解決現實問題,推動經濟增長,增進公眾對科研工作的評價,并全面地“促進探索發現”。
施普林格·自然集團9月21日與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簽署諒解備忘錄,旨在通過該集團的國際學術傳播平臺、網絡和資源,支持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的國際化戰略。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
英國惠康基金會與施普林格·自然近日將合作開展一個試驗項目,以推動科研人員的研究數據集在科研共同體能被更多人發現和使用。該試驗項目預計運行6至12個月,參與項目的科研人員將使用施普林格·自然的數據支持服......
據施普林格·自然透露,該集團在推出內容免費分享服務SharedIt(易分享)1年后,作者、訂閱者和媒體機構已進行325萬多次論文分享。據了解,易分享于去年10月推出,覆蓋2700多本期刊,其中包括了施......
據悉,施普林格·自然最近迎來一個新的里程碑,該集團在歐洲四國有超過70%的通訊作者已采用金色開放獲取發表文章,其中英國、瑞典、荷蘭、奧地利分別在77%、90%、84%和73%以上。據介紹,在全球范圍,......
據悉,施普林格·自然最近迎來一個新的里程碑,該集團在歐洲四國有超過70%的通訊作者已采用金色開放獲取發表文章,其中英國、瑞典、荷蘭、奧地利分別在77%、90%、84%和73%以上。據介紹,在全球范圍,......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尚勇今日談及“施普林格撤稿事件”時表示,這次撤稿事件嚴重損害了中國科技界的聲譽,甚至對國家聲譽也造成了不良影響。查實結果之后,依法依規嚴肅處理,絕不姑息、絕不護短,結果會向......
由世界最大出版社“施普林格-自然”2016年出版的“臨床生物信息學的應用”在短短幾個月被下載近萬次,引起國際同行的廣泛重視和密切關注。該書融臨床信息學、醫學信息學、遺傳信息學、生物信息學和系統生物學為......
施普林格今年1月攜手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推出新刊《氣溶膠科學與工程》。該刊為季刊,有電子和印刷版,均由施普林格出版。氣溶膠科學研究空氣中懸浮的各種顆粒,其研究領域包括氣候與大氣模擬、吸入療法的開發......
9月9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靜海在院機關會見了由首席出版官StevenInchcoombe率領的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代表團。雙方重點討論了數據開放共享、學術期刊出版及相關業務培訓、科技評價等合作事宜......
《自然》及旗下44個子刊的主編和資深編輯9月6日齊聚上海,與施普林格?自然集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及首席出版官等高級管理人員,一道出席首次在中國舉辦的自然科研全球峰會。這是《自然》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