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9-10 21:33 原文鏈接: 自身抗體檢測的臨床應用

    自身抗體檢測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診治中的重要工具,隨著早期診斷、規范化治療的開展,自身抗體檢測在疾病診斷、監測及預后評估中發揮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視。但是,由于目前自身抗體檢測缺乏統一的標準化檢驗方法,加上工作條件、傳統診療習慣、結果判讀以及醫療保險限制等方面的因素影響,導至自身抗體檢測在臨床應用上存在著不統一、不規范現象。因此,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自身抗體臨床應用建議十分必要,可為廣大臨床醫生和檢驗醫師提供參考。

     

    《自身抗體檢測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臨床應用專家建議》(以下簡稱為《建議》)形成分3步進行。首先由來自全國大型教學醫院風濕免疫科醫師通過檢索國內外文獻并結合中國實際情況起草《建議》草案,然后將該草案提交由風濕免疫科、檢驗科、消化科、血液科、神經內科等組成的專家組討論,補充和提出修改意見,修改后的草案再次由起草成員討論,形成初步建議,并對每項建議條目進行解讀。最后提交由中國免疫學會臨床免疫分會專家進行投票評分(Delphi評分,分值從0分到10分,0分表示完全不贊同,10分表示完全贊同),計算所有專家打分的(平均值±標準差)作為每條建議的專家認可度。《建議》包括13條,每一條都附有基于GRADE法[1]的證據分級、證據質量和專家認可度及其95%的可信區間。

     

    1

    自身免疫性疾病概述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亂,機體產生針對自身抗原的病理性免疫應答反應而引起器官或系統損傷的一類疾病。根據臨床表現和病變累及的范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分為系統性和器官特異性,前者以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系統性硬化癥(SSc)、類風濕關節炎(RA)、抗磷脂綜合征(APS)等為代表;后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BC)、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AIT)、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IDDM)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認為是遺傳易感個體在環境因素如感染、紫外線及腫瘤、藥物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發生。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伴隨免疫系統功能紊亂、自身反應性T細胞、B細胞的活化和自身抗體、炎性因子的產生。由于自身抗體的產生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特征之一,因而,自身抗體本身就成為大多數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血清學標記物。

     

     

    2

    自身抗體的分類、臨床意義和檢測方法

     

    1.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相關自身抗體

    (1)抗核抗體(ANA)

    抗核抗體(ANA)是一組將自身真核細胞的各種成分脫氧核糖核蛋白、DNA、可提取核抗原和RNA等作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的總稱,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最重要的診斷指標之一。ANA的檢測方法很多,目前間接免疫熒光法(IIF)仍然是ANA檢測首選方法。ANA陽性提示體內存在一種或多種自身抗體,應結合其它臨床資料判定其意義。

     

    (2)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體譜

    ANA的靶抗原眾多,采用鹽析法從細胞核中提取出來,且不含DNA的一類抗原統稱為ENA。臨床常用抗ENA抗體主要包括抗Sm、U1-RNP、SSA、SSB、Jo-1、Scl-70和核糖體P蛋白抗體等[2]。其中抗 U1-RNP抗體可在多種風濕性疾病出現,但高滴度抗U1-RNP抗體對混合性結締組織病(MCTD)有診斷意義。抗Sm抗體是SLE高度特異性的血清學標記物[3],在一些檢測方法中,常與抗U1-RNP抗體相伴出現,現重組抗原的應用,可以出現單獨抗Sm抗體陽性。抗Ro(SS-A)抗體和/或抗La(SS-B)抗體陽性是診斷干燥綜合征的血清學標準。抗Ro(SS-A)抗體的靶抗原由分子量為60kD和52kD的兩種蛋白質組成,抗Ro-52kD可出現在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一般不作為診斷依據;抗Ro-60kD抗體與干燥綜合征密切相關。抗La(SS-B)抗體是干燥綜合征的特異性抗體。抗Scl-70抗體是系統性硬化癥分類標準中的血清學標記物,與預后不良、肺纖維化、心臟病變有關。抗著絲粒蛋白(CENP)抗體是局限型系統性硬化癥特異性的血清學標記物,提示預后良好。抗Jo-1抗體屬于抗氨基酰-tRNA合成酶抗體群,在皮肌炎(DM)或多發性肌炎(PM)患者中的陽性率約為25%-30%,該自身抗體群還包括抗PL-7、PL-12、EJ等。抗Mi-2抗體幾乎只出現于皮肌炎患者,陽性率約為20%。抗PM-1抗體是多發性肌炎較特異的抗體,在多發性肌炎患者中陽性率約為13%。目前,這些自身抗體的常用檢測方法是酶聯免疫吸附(ELISA)和免疫印跡法(IB)。

     

    (3)抗雙鏈DNA(dsDNA)抗體

    該自身抗體對診斷SLE有較高的特異性(95%),是SLE分類標準之一[3]。其抗體滴度在多數SLE患者中與病情活動程度相關,可作為治療監測和預后評價的指標,并與SLE患者的腎損害相關[4]。目前公認的檢測方法為間接免疫熒光法(IIF)、放射免疫法(Farr法)和ELISA法。

     

    (4)抗核小體抗體(AnuA)

    抗核小體抗體可出現于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早期,并且敏感性、特異性均較高。在SLE患者中陽性率為50%-90%,特異性>90%[5]。常用的檢測方法為ELISA。

     

    (5)抗C1q抗體

    抗C1q抗體除與低補體血癥蕁麻疹性血管炎、類風濕關節炎等相關外,與SLE患者并發狼瘡性腎炎及其活動性也密切相關[6]。常用的檢測方法是ELISA。

     

    (6)抗磷脂抗體譜

    抗磷脂抗體譜主要包括狼瘡抗凝物(LA)、抗心磷脂(CL)抗體、抗β2-糖蛋白1(β2-GP1)抗體、抗凝血酶原(PT)抗體和抗磷脂酰絲氨酸(PS)抗體等,在我國SLE患者中檢出率約為20%-30%,是SLE預后不良的重要標志[7]。檢測LA或抗CL-IgG/IgM或抗β2-GP1-IgG/IgM是診斷抗磷脂綜合征(APS)的血清學標準。LA通過體外凝血時間來定性測定,其它抗體常通過ELISA的方法進行定量檢測。

     

    (7)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

    ANCA的靶抗原有十余種,與臨床最相關的是蛋白酶3(PR3)和髓過氧化物酶(MPO),兩者與ANCA相關血管炎,即肉芽腫性多血管炎(GPA)、嗜酸性肉芽腫性多血管炎(EGPA)、顯微鏡下多血管炎(MPA),以及這些疾病的腎臟表現密切相關[8]。IIF和ELISA聯合應用是檢測ANCA的最佳方法。

     

    (8)抗內皮細胞抗體(AECA)

    AECA與血管炎和多種風濕病中的血管內皮損傷有關,如白塞病、肉芽腫性多血管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硬化癥、過敏性紫癜腎炎(HSPN)等。抗體滴度與病情活動性具有相關性。目前檢測AECA常用的方法是ELISA和IIF。

     

    (9)類風濕因子(RF)

    IgM-RF是RF主要的自身抗體類型,在類風濕關節炎(RA)患者中的陽性率為70%-90%,是2010年ACR/EULAR頒布的RA分類標準中的血清學檢測項目之一[9]。另外,IgA-RF和IgG-RF對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也可能有一定提示意義。免疫比濁法、ELISA和化學發光法是目前常用的RF定量檢測方法。除RA外,RF也可見于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種感染以及腫瘤性疾病等。

     

    (10)抗瓜氨酸化蛋白/肽抗體(ACPA)

    ACPA是一組對RA高度特異的自身抗體。抗角蛋白抗體/抗核周因子屬于抗絲聚蛋白抗體(AFA)群,可出現在類風濕關節炎早期,同時與類風濕關節炎病情活動性指標呈正相關,目前常用檢測方法為間接免疫熒光法。抗環瓜氨酸肽(CCP)抗體是RA最新的分類標準中的血清學檢測項目之一,敏感性、特異性均較好[10]。抗瓜氨酸化波形蛋白抗體對類風濕關節炎也有一定的診斷價值。目前,抗CCP抗體和抗瓜氨酸波形蛋白抗體檢測的最常用方法是ELISA。

     

    2.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相關自身抗體

     

    (1)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BC)相關ANA譜

    ANA在AIH患者中陽性率可高達70%-80%,是疾病診斷評分的指標之一,但是缺乏疾病特異性。PBC患者ANA陽性率為50%左右,在抗線粒體抗體(AMA)陰性PBC患者中的陽性率可達85%[11]。抗Sp100抗體和抗PML抗體在PBC患者中的陽性率分別可達30%和20%。抗gp210抗體和抗p62抗體在PBC患者中的陽性率分別是17%-35%和20%-30%,是PBC高度特異性的標記物(特異性>95%)。

     

    (2)I型、II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1型,AIH-2型)相關自身抗體

    抗平滑肌抗體(ASMA)和ANA與AIH-1型相對應。IIF是檢測ASMA獲得最佳特異性和敏感度的方法。抗肝腎微粒體-1(LKM-1)抗體、抗肝細胞溶質-1(LC-1)抗體用來定義AIH-2型,通常用ELISA或免疫印跡法來檢測。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腺(SLA/LP)抗體是AIH的特異性抗體,一般不作為AIH分型依據,可通過ELISA或免疫印跡法來檢測。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