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美酒,不僅味道甘醇,適當飲用還有益健康,受到大家的喜愛,不少市民選擇自己在家釀造。但是最近微信圈里熱傳的一條帖子讓許多人嚇了一跳。帖子說:自釀的葡萄酒可能甲醇超標,嚴重時可能致人失明、甚至死亡。那么,在家里自己釀造的葡萄酒真的有毒嗎?記者就此采訪了蘇大附一院營養科醫生楊晶。
【流傳話題】
喝自釀葡萄酒
等于自殺
近日,家住紅谷灘新區的市民張先生因喝自釀的葡萄酒中毒,險些雙目失明。據張先生回憶,前幾日,他請幾個好友下午來家中吃飯,并用家中自釀的葡萄酒招待大家。當天晚上,張先生突然感覺心跳加快、胸悶,并且視力模糊。家人發現他全身發抖,嘴唇發紫,立即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將他送醫救治。
經過醫生的治療,張先生恢復了健康。醫生告訴他,他是因為所喝葡萄酒中甲醇超標而引起的中毒。記者從急診科了解到,他們之前也接診過多起喝自釀酒中毒的情況,“引起中毒的原因有多種,有可能是飲酒過量,也有可能是喝酒前服用了頭孢等藥物而導致中毒。”
專家提醒,自己釀制葡萄酒一定要小心,因為自制葡萄酒中可能隱藏著甲醇、雜醇油等,這些都是有毒、有害的物質。有關專業部門曾對自釀葡萄酒樣品進行分析,顯示樣品中含有不同濃度的甲醇和雜醇油。甲醇、雜醇油的產生主要來源于原料。一方面,葡萄皮中的果膠在果膠酶或熱能的作用下分解出甲醇,霉變也會產生大量甲醇,發酵越徹底,甲醇含量會越高。另一方面,葡萄中的蛋白質水解為氨基酸,再經過酶的催化作用生成雜醇油。
自己釀造葡萄酒雖然實惠,但是,目前,大多數家庭釀制葡萄酒過程還沒有除去甲醇和雜醇油的工藝,大家在自行釀制和飲用時應該當心,避免此類有毒、有害物質對身體造成危害。
【記者求證】
A
自釀葡萄酒
大多是安全的
“可以說,大部分自釀葡萄酒都是安全的。”楊晶告訴記者,只要自釀葡萄酒的方法得當,符合衛生條件,一般來說,是沒有問題的。
甲醇對人體有強烈毒性,誤飲4毫升以上就會出現中毒癥狀,超過10毫升可能會失明,30毫升已能導致死亡。根據葡萄酒國家標準 GB15307-2006,每升葡萄酒中的甲醇含量必須在400毫克以下。楊晶說,葡萄在發酵過程中,確實會產生一些甲醇。但是一般來說,大部分自釀葡萄酒都是非常安全的,其甲醇含量在安全范圍以內。除非葡萄酒發酵時溫度特別高且使用了嚴重腐爛的葡萄,才可能導致葡萄酒甲醇含量超標。
其實,不僅是自釀的葡萄酒,所有的葡萄酒都含有微量甲醇。甲醇是在葡萄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原料中果膠物質水解,氨基酸脫氨和發酵原料的霉變,都會產生甲醇。但葡萄在自己發酵的時候甲醇的產量很少,一般都可以忽略。只要在釀造前注意挑選原料、仔細清洗,釀造中保持清潔,同時把發酵條件控制得當,盡量保持低溫發酵,自釀葡萄酒中的甲醇一般不會超標。如果市民對自釀的葡萄酒心存疑慮,可以取適當劑量進行食品安全檢測。
B
釀造時這些細節
多加注意
自釀葡萄酒因自購原料、無添加劑和防腐劑等優勢,受到人們青睞。不過,自釀葡萄酒也有很多講究,否則也容易帶毒或菌群超標。
“自釀葡萄酒首先要考慮的是衛生問題。”楊晶說,自釀葡萄酒有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變質、長霉,這與家庭釀制的局限性有關,原材料、器皿清洗不徹底,發酵過程中與空氣接觸,都是造成葡萄酒“長毛”的原因。楊晶提醒,市民自制葡萄酒時應反復清洗葡萄原料和器皿,畢竟葡萄發酵時間一般要7天,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被細菌感染了,那么很可能使得葡萄腐爛。而如果發酵容器沒有洗干凈,攪拌的時候容器不干凈,都有可能導致細菌感染。
在自釀葡萄酒的過程中,容器的選擇也很重要。自釀葡萄酒的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氣體,所以不要用塑料的飲料瓶盛放,最好用玻璃或陶瓷等材質的容器,千萬不要用鐵、鋁器皿,以免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毒物質。在澳大利亞,曾有人用浴缸盛放壓碎的葡萄,但因為浴缸上的搪瓷已經被侵蝕,導致這個人出現了鉛中毒癥狀。另外,葡萄酒制作完畢后,必須存放在特定的環境內,否則自釀的葡萄酒很容易變質。
自釀葡萄酒的另一個風險是農藥殘留。因為釀造葡萄酒時需要將葡萄連皮一塊發酵,噴灑在葡萄上的農藥很可能滲透到葡萄酒中,而市民又沒有條件對自家的葡萄酒進行檢驗,因此存在農殘超標的可能。楊晶表示,近年來,果農對農藥的使用也越來越規范,一些葡萄在種植時還套著袋子,再加上市民在自釀葡萄時通常會加以清洗,農藥殘留通常也不會超標。
此外,在自釀葡萄酒的過程中,要盡量保持低溫發酵,防止溫度過高引起酶的突變,產生有毒物質。在利用虹吸作用分離葡萄酒和沉淀物的過程中,也要注意衛生。同時要及時把葡萄酒和沉淀物分離開來,因為沉淀物中有死亡的酵母,葡萄酒長時間和它們混合在一起,會產生霉味。
C
自釀葡萄酒
這幾步很關鍵
楊晶提醒,出于口感和安全考慮,自釀葡萄酒還是有幾點值得注意。
原料葡萄要盡量選擇新鮮的葡萄,避免使用霉變、破損的葡萄。如果是釀紅葡萄酒,必須用紅色葡萄,顏色越深越好,成熟度越高越好;白葡萄酒用白(綠色)葡萄或紅皮白肉的葡萄(發酵前壓榨去皮)。一般不建議把不同品種的葡萄放在一起釀酒。
葡萄買回家后,最好用剪刀把葡萄一個個剪下來,放在盆里,注入清水,清水蓋過葡萄,然后在水里加點面粉,用手攪和幾下,倒掉臟水,再用清水洗上兩三遍,瀝干水,晾干。所有與葡萄接觸的容器、工具都要用清水沖洗消毒。
用手搗碎或者擠碎葡萄,再撒上酵母拌勻,隨后裝入容器,在室內自然發酵,瓶蓋不要完全密封。容器最好選擇透明的玻璃器皿。葡萄與糖的比例要根據葡萄的甜度適度增減,通常是5公斤葡萄加0.8到0.9公斤糖。加糖分兩次,第一次加糖,糖的比例占葡萄的10%,在器皿中鋪一層葡萄撒一層糖,靜放24小時;然后放酵母和剩余的糖,再靜置24小時。
葡萄與糖配好并非就萬事大吉了,而是每天需要攪拌一到兩次,這樣大約5到6天后,開始過濾。過濾時用漏勺按壓,把濾出的原漿,用虹吸管吸到容器里,再放5天。然后用虹吸管把純度更高的原漿吸入新的器皿,如此反復三次。
過濾后就可以封存了。將過濾后的原漿放入不透明陶瓷缸避光保存,用保鮮膜把缸口封住。靜放兩三個月后就可以直接飲用了。一般來說,三個月是可以飲用期,六個月是最佳飲用期。一旦開口的葡萄酒,最好盡快飲用。
D
葡萄酒雖好
但也不要多喝
楊晶告訴記者,葡萄酒保健的一個關鍵成分是白藜蘆醇,這種物質具有極強的抗氧化、防癌、抗輻射、抗炎、抑菌等作用,它主要存在于葡萄的皮和籽中,果肉的含量只有皮里的幾分之一到幾百分之一。另一種葡萄中的特殊保健成分叫做聚合型原花青素,有極高的抗氧化活性、抗癌、抗輻射和改善皮膚等作用,但它只存在于籽中。同時,葡萄皮和籽中還含有大量的單寧和類黃酮物質,同樣具有抗氧化作用。因此曾有人提出,吃葡萄要連皮和籽一起吃下去。不過楊晶對此并不認同。她指出,把葡萄皮和葡萄籽嚼碎咽下去的結果,只能是感到舌頭一陣陣發麻,因為其中含有大量單寧,它會產生強烈的澀味。
更令人沮喪的是,即使你忍受了口感上的不適,也并沒有獲得有效成分。因為白藜蘆醇、聚合型原花青素在水中都很難溶解,白藜蘆醇易溶于乙醚、甲醇、乙醇等,而聚合型原花青素則易溶于甲醇、丙酮、乙醇等。所以,將葡萄釀成葡萄酒反而能獲得這些有效成分,因為酒類是乙醇和水的混合物,用酒浸泡一段時間,可以有效地提取出葡萄皮和籽當中的活性成分。
“不過自釀葡萄酒雖然大多安全,但我們并不提倡多喝。”楊晶說,對于白藜蘆醇的抗氧化實驗,目前只做過大鼠實驗,對它們而言,確實是有一定效果的, “但如果把大鼠換算成人,要產生效果,喝的葡萄酒的量是相當多。而酒精對于人體是有一定傷害的,如果大量飲用反而會起到不好的作用。”楊晶提醒,普通人每天的飲酒量是有一定限制的,如果是葡萄酒,一般來說應該每天控制在250毫升以內。此外,她還表示,目前葡萄酒中的白藜蘆醇對人的作用還沒有經過大規模臨床試驗,是不是能產生像大鼠那樣的有益效果還很難說,所以更加不主張通過多喝葡萄酒來攝入白藜蘆醇。
“液態陽光甲醇,又稱綠色甲醇,其推廣應用,不僅可解決傳統化石燃料燃燒污染排放問題,更是該領域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有效技術路徑。”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李燦表示,推動液態陽光甲醇規模化生產,以此改......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工程科學團隊在3D打印技術制備車載甲醇重整制氫催化劑研究中取得進展。氫氣的高額運輸儲存成本和低能量密度是氫動力燃料電池汽車在市場上推廣應用的阻礙之一。車載甲醇重整制氫可在......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動力船成功首航。11月8日,以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為動力電源的示范游船“嘉鴻01”在廣東佛山南海丹灶仙湖首航。據悉,此次成功首航,標志著高溫甲醇燃料電池正式進軍綠色航運市場,為國家電動船發......
俄羅斯烏拉爾聯邦大學烏拉爾動力學研究所研發出用甲醇給電動汽車發動機提供能量的技術。該技術還適用于能源和冶金工業。相關研究發表在《國際氫能雜志》上。烏拉爾聯邦大學核電站和再生能源教研室主任謝爾蓋·謝克列......
美國斯坦福大學和比利時魯汶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在最新一期的《科學》雜志上深入闡述了一種催化劑的分子機制,利用這種機制有望開發出經濟的工業方法,在室溫下將甲烷轉化為甲醇,這或能從根本上改變世界使用天然氣的......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合成生物學與生物催化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周雍進團隊在甲醇酵母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取得進展,實現了甲醇酵母的高效代謝改造。科研人員在甲醇酵母代表菌株畢赤酵母中,構建了基因編......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周傳耀與廈門大學教授程俊等合作,結合紫外光電子能譜和程序升溫脫附譜等表面科學技術與理論計算,闡明了甲醇吸附結構對其在TiO2(110......
把“太陽能”裝進瓶子里?位于蘭州新區的全球首套規模化(千噸級)合成綠色甲醇示范裝置,不僅可以回收二氧化碳,還能生產“液態陽光”,未來可替代化石能源。“液態陽光”是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產生的電力電解水......
三種可能:你用的柱子填料不合適柱溫可能也有點低流速有點慢,或者是分流比開得太大了......
VDF膜一定要在純甲醇里浸潤的!不然蛋白結合不上去。在100%甲醇里短暫浸潤,其目的是為了活化PVDF膜上面的正電基團,使它更容易跟帶負電的蛋白質結合。小分子及大分子量的蛋白轉移時,多加或不加甲醇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