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拿大的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將微型可探測的發光二極管(LED)安全地插入到嚙齒動物腦中的方法。相關研究刊登在了近期出版的《科學》(Science)雜志上。 科學家研發了這種新的技術,并接著用他們的植入式裝置來刺激可自由行動的嚙齒動物的神經元,使得它們能將多巴胺及其它的神經遞質釋放到大腦中。這些裝置為基礎生物學研究帶來了新的機會,且研究人員提出,這些植入式的LEDs、傳感器及硅裝置最終也可能會找到廣泛的臨床應用。 此前,曾經有過將類似的光源、檢測器及致動器放置于腦中的案例,但直接將這些裝置插入腦組織受到許多因素的阻礙,其中包括插入時造成的組織損傷、插入后的持續刺激及電力供應問題。 據Kim及其他研究人員披露,現在,這些新的無線、超薄、機械性力順裝置可被安裝在針頭上并被插入到不同深度的腦組織內而不會引起任何的傷害。 他們提示,這種微創技術可能有一天會改變因應藥物、pH值、血氧及葡萄......閱讀全文
今年的美國神經科學學會(SfN)年會于11月3日-7日在圣地亞哥舉行。眾多科學家匯聚一堂,討論神經科學領域的最新進展。盡管我們沒法親臨現場,但BioTechniques的編輯Francesca Lake為我們帶來了會議的一些亮點。 Lake提到,我們如今有能力生成大量數據;然而,將這些數據轉化
血清素(Serotonin)是一種調節情緒和精神狀態的神經遞質,與許多神經系統疾病和精神疾病有關,包括抑郁癥。但是,由于我們沒有辦法獲得活體的人類血清素神經元來研究這些疾病,因此,大多數的血清素研究一直都是在實驗動物身上進行的。延伸閱讀:首次用iPS制備控制食欲的神經元。 最近,來自上海交通大
原文以A giant neuron found wrapped around entire mouse brain為標題 發布在2017年2月24日的《自然》新聞上 原文作者:Sara Reardon 3D重建圖像顯示,意識相關腦區存在一個“荊棘冠冕”型神經元。 腦部神經元分叉和其它神經
聽新樂曲給大腦以回報 無論是度過一個交響樂之夜還是一個重金屬音樂會之夜,幾乎每個人都喜歡聽音樂。現在,研究人員發現,大腦中一個叫做伏隔核的部分可能與人第一次聽到一首樂曲時所產生的愉悅感或者是受到獎勵的感覺有關。伏隔核——這是腹側紋狀體(腦子的獎賞中樞)的一部分——的神經活動
封面故事:人類祖先南方古猿源泉種的進化歷程 The Mosaic Nature of Australopithecus sediba 本周《科學》雜志中包含了6個研究的1組報告以及一篇伴隨性的介紹文章就南方古猿源泉種的解剖和可能的習性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見解;南方古猿源泉種是人們在2008年于南
我國著名疼痛醫學專家、全國三叉神經痛研究中心主任彭勝3月22日宣布,其領銜開展的國家863計劃項目“智能機器人三叉神經3D導航技術”已通過國家醫療器械監管部門批準,正式應用于臨床。這是全球首個將智能機器人應用于臨床治療三叉神經痛的創新醫療技術。這也是醫療機器人技術取得的又一突破。 最近醫療機
中樞神經系統是由許多不同類型的細胞構成的,包括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其中,根據不同的形態、大小和功能,神經元可以分為很多類型。而神經膠質細胞主要包括星形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和小膠質細胞。 AAV在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的應用包括很多方面,
中樞神經系統是由許多不同類型的細胞構成的,包括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其中,根據不同的形態、大小和功能,神經元可以分為很多類型。而神經膠質細胞主要包括星形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和小膠質細胞。AAV在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的應用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在神經系統
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9年4月19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 1.Science:開發出一種檢測CRISPR脫靶效應的新方法---DISCOVER-Seq doi:10.1126/science.aav9023; doi:1
最新的Cell Stem Cell上刊登了兩個中國研究小組的研究。他們使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了相同的生物身份交換:皮膚細胞變為神經細胞。這兩種方法,都僅僅是在細胞中添加一些化學物質,這或會開創用自身細胞治療疾病的新起點。 當科學家想將一種類型的細胞轉變成另一種或者變成更基本的干細胞,大部分都取決于
最近,加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技術,使用充滿氣體的微泡,聚集組織內的光線,有望為醫生提供一種微創的方式,用激光摧毀腫瘤,并提高醫學影像的診斷水平。 聚焦體內光線的主要挑戰在于,生物組織是光學不透明的。與透明玻璃不同的是,構成組織
高血壓腦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高血壓引起的腦出血簡稱高血壓腦出血,發病年齡主要發生在50至60歲之間的高血壓患者中,占非創傷性腦出血病因的50%左右。其死亡率是非創傷性腦出血的第一位。高血壓性腦出血是由高血壓引起的顱內動脈、靜
在《鋼鐵俠》《攻殼機動隊》等影片中,超級戰甲總是那么讓人向往——通過腦機接口的連接,戰甲如同身體的一部分,能完成各種挑戰極限的高難度動作。殊不知,在現實之中,類似的“超級戰甲”正在向人們走來。這得益于神經科學家和工程師們的努力,巴西籍神經生物學家、美國杜克大學神經中心主任米格爾·尼科萊利斯就是其
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紐約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神經科學家György Buzsáki就試圖進入大鼠腦部。當時在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工作的他,用乙醚和低溫來麻醉每只動物,穿過它的頭皮,并在顱骨上鉆孔。他小心地將16枚不銹鋼鍍金電極植入大鼠腦內。當他做這些手術時,這些直徑只有0.5毫米
①夢之墨液態金屬打印機和它打印出來的電路。②商湯科技人臉識別技術。③有著“新材料之王”稱譽的石墨烯。 北京,五四大街29號,在一片繁華鬧市之中,曾為北京大學舊址的紅樓傲然屹立。 90多年前,在國家浩劫、民族危亡的時刻,陳獨秀、李大釗、蔡元培等先驅們集聚在這里,高喊“德先生”與“賽先生”(民主與科
最近,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英國Newcastle大學的科學家在突破藥物如何滲透血腦屏障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們首次發現了一種簡單的方法,可以將藥物有效地輸送到大腦中,從而可以改善神經系統疾病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治療方法。 大腦中的毛細血管阻擋了大多數藥物
10月2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英國皇家學會合作交流項目初審結果。序號科學部編號項目名稱中方申請人中方依托單位11201101460基于展向扭曲結構的流動與噪聲控制研究劉宇南方科技大學21201101470面向旋轉環境下無線傳感器自供電的能量俘獲新機理
創傷性腦損傷(TBI)是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由于缺乏良好的診斷工具和干預手段,TBI患者數量被嚴重低估,尤其是在體育運動員和軍人群體中。目前TBI的診斷方式只有昂貴的神經影像技術和腦脊液(CSF)檢測。輕度創傷性腦損傷(mTBI)更是難以診斷,目前還沒有一種可以基于血液診斷的生物標志物。因此迫
2016年5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共批準注冊醫療器械產品123項。其中,境內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58項,進口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27項,進口第二類醫療器械產品38項。 附件 2016年5月批準注冊醫療器械產品目錄序號產品名稱注冊人名稱注冊證編號境內第三類醫療器械1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帶針山東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