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科學家研究發現,艾滋病毒已知的4種病株,均來自喀麥隆的黑猩猩及大猩猩,是人類首次完全確定艾滋病毒毒株的所有源頭。
目前已知艾滋病毒毒株共有4種,分別是M、N、O、P,每種各有不同源頭,其中傳播最廣的M和N早已證實來自黑猩猩,但較罕見的O和P則一直未能證實源頭。
研究員透過分析喀麥隆及鄰近地區的黑猩猩及大猩猩基因資料,終于證實O和P均是來自喀麥隆西南部的大猩猩。
全球至今只有兩宗P型病例,O型亦只有10萬人,主要集中在中西非。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在其生命周期中會將DNA副本插入人類免疫細胞。部分新感染的免疫細胞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轉變為休眠、潛伏狀態,這被稱為艾滋病病毒潛伏期。美國科學家發表在《臨床研究雜志》上的一項新......
MitoQ是一種可公開獲取的膳食補充劑,可作為線粒體抗氧化劑,通過一項小鼠研究發現,它可以抵消艾滋病毒和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對大腦、心臟、主動脈、肺、腎和肝臟內的線粒體造成的有害影響。感染艾滋病......
科學家幾十年前就發現,有些艾滋病患者能夠在沒有任何藥物幫助的情況下完全控制艾滋病病毒,但其中緣由一直未被揭示。在一項新研究中,美國科學家發現一種異常強大的抗感染白細胞CD8+T細胞或許發揮了關鍵作用。......
科學家說,一種治療艾滋病病毒(HIV)的新方法——從臍帶血中移植抗HIV的干細胞——已經取得了長期成功的結果。這種方法成功地用于治療“紐約病人”,一名患有白血病和攜帶HIV的自認為是混血兒的中年婦女,......
在去年2月的第29屆逆轉錄病毒和機會性感染年會上,美國科學家公布了首位女性艾滋病“治愈者”案例。16日出版的《細胞》雜志分享了這位“紐約病人”的全部治療細節,科學家認為從臍帶血中移植干細胞以治愈艾滋病......
一支國際研究團隊在英國《自然·醫學》月刊2月20日刊載的論文中說,一名獲稱“杜塞爾多夫病人”的艾滋病患者約10年前接受干細胞移植,停止抗艾藥物4年后體內未再檢測到活躍的艾滋病病毒,從而成為繼“柏林病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144.shtm中新網昆明12月14日電(記者胡遠航)記者14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國家疾控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報告現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21.5萬例,死亡40.8萬例,全國艾滋病疫情持續控制在低流行水平。我國艾滋病防治取得顯著成效國家疾控局......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自世界首例艾滋病感染者確診至今,人類一直在與艾滋病進行斗爭。對于艾滋病,我們需要充分了解它,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更有效地預防它。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楊仁國在接......
在世界艾滋病日,以下是每個人都必須知道的關于艾滋病毒HIV/艾滋病AIDS的10個重要事實。1.AIDS和HIV不同,HIV感染者并不總是感染艾滋病AIDS。艾滋病是艾滋病毒感染的最晚期階段。2.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