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方法原理:花粉是種子植物的雄配子體,它們在雄蕊的花藥中產生。在有性交配過秤中,攜帶著父本的遺傳信息的花粉粒經由蟲媒或風媒傳粉而落置在母本的柱頭上,花粉萌發出花粉管把該雄配子體內產生的精子送到雌配子體中完成受秸作用。盡管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花粉粒及其所落置的雌性結構均有極大的小同,但花粉的萌發和花粉管兒長都是有性生殖過程中必定要經歷的過程。有活力的花粉及花粉在雌性結構上的萌發、花粉管生長及花粉管之間的競爭是產生足量的有潛在適應能力子代個體的前提、采用體外萌發的方法,通過檢測花粉萌發率來了解花粉的活力;利用熒光染料對花粉管進行染色,則可以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到花粉管在雌性生殖器官中的生長途徑。
實驗材料:花粉
試劑、試劑盒:染液
儀器、耗材:培養皿
實驗步驟:
1 花粉的體外萌發試驗
在花粉萌發和花粉管伸長的體外試驗中,常用的培養某是蔗糖溶液或含蔗糖的瓊脂培養基。各種植物的花粉萌發要求的蔗糖質雖濃度不同,一般為 2%-20%, 某些水生植物的花粉在蒸餾水中有更高的萌發率。培養基中加人 0.01%的硼酸,對多數植物花粉萌發都有促進什用。有些植物的花粉要在加有蔗糖的明膠培養基上才有較好的萌發效果。
用液體培養基時,由于花粉沉降而導致萌發不計,可以采用懸滴培養法,也可以采用玻璃紙作為支傳物來進行花粉萌發。使用瓊脂培養基時,培養某倒在凹玻片上或者小培養皿中,使于在顯微鏡下觀察。
在研究花粉萌發時,首先應采用不同濃度的蔗糖、硼酸的組合配制培養基,從中篩選適當的配方。花粉粒放入培養基后,應選擇在最適溫度下培養'一般情況下,花粉在培養基上培養數十分鐘至數小時即可觀察到其萌發出花粉管,實驗過程應確定在培養了一致的時間后開始統計萌發率。-般將花粉管長度超過花粉直徑 2倍以上判定為己萌發,計算已萌發花粉在視野中全部花粉中的百分比,每組實驗材料統計 20個或更多視野為宜。
2 花粉管生長途徑的熒光顯微觀察
另外,在不使用熒光顯微鏡時,也有只使花粉管染色的方法:授粉后的雌蕊在酒精-三氯甲燒-醋酸 (3:4:1)溶液中固定 30min, 在 70%酒精、 50%酒精、 30%酒精、蒸餾水中逐一浸泡 2min 后取出,用苯胺藍-藏紅 O 染液(水溶性苯胺藍 0.75g, 藏紅 00.25g, 溶于加熱的 45%醋酸,過濾)染色,然后,在 45%醋酸溶液中透明 1 h, 以乳酸酚封片。于顯微鏡下觀察,花柱組織染成極淺的紫色,而花粉管染成深藍色,容易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