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碳納米管具有獨特的電學性能、機械性能、優越的物理和化學穩定性以及容易墨水化,使得碳納米管成為印刷薄膜晶體管,尤其是印刷柔性薄膜晶體管最理想的半導體材料之一。盡管半導體碳納米純化技術已日趨成熟,但高純度半導體碳納米管的可印刷墨水批量化制備、碳納米管的準確定位和高性能n型印刷碳納米管晶體管的構建等仍是制約印刷碳納米管薄膜晶體管應用的瓶頸,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最近,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印刷電子中心趙建文研究小組與馬昌期研究小組合作,設計并合成出一系列可高效分離高純度半導體碳納米管的聚合物(PDPPb5T)和大分子(6T、9T、12T等)等共軛化合物。利用PDPPb5T分離半導體碳納米管墨水并印刷構建的碳納米管薄膜晶體管已達到40 cm2V-1s-1的遷移率,開關比達到3×107,亞閾值擺幅達到130-146 mV/dec(圖1)。并與日本AIST和新加坡高性能計算所合作對聚合物選擇性分離半導體碳納米管的機理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圖2)。在此基礎上構造出了性能優異的CMOS反相器,相關工作已經發表在Nanoscale, 2016, 8, 4588-4598。
在以上工作基礎上,趙建文研究小組通過調整印刷工藝,在同一柔性基板的不同區域選擇性印刷P-DPPb5T和PFO-TP分離的半導體碳納米管墨水,構建出回滯小、亞閾值擺幅小(n型172 mV/dec和p型162 mV/dec)的n型和p型碳納米管薄膜晶體管器件,其開關比和遷移率分別具有高開關達到~105和~15 cm2V-1s-1,并制作出柔性CMOS反相器和3階環形振蕩器。其CMOS反相器在Vdd =1 V時,增益為30,噪聲容限達到84%,功耗僅為0.1μW。3階環形振蕩器的振蕩頻率可達到3.3 KHz(圖3)。相關工作已經發表在Small, 2016, DOI: 10.1002/smll.201600452。
趙建文從2008年開始一直從事基于溶液化半導體碳納米管選擇性分離、高性能碳納米管薄膜晶體管器件的構建及應用研究,在Chem. Commun., 2009, 7182-7184; JACS, 2010, 132(47):16747-9; JPCC 2011, 115, 6975; Sci China Chem, 2011,54,1484-1490發表論文4篇,申請ZL美國ZL2項(Patent US20130040439和Patent US20120171103)。自2010年加入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印刷電子學研究部以來,專注于可印刷半導體碳納米管墨水的批量化制備、高性能柔性印刷薄膜晶體管器件和電路等方面的應用研究。已實現可印刷高純半導體碳納米管墨水的批量化制備(如圖4所示),發表印刷碳納米管薄膜晶體管及印刷電路研究論文15篇,申請ZL15項(授權ZL2項:ZL 2012 1 056384.3和ZL 2012 1 0102957.8)。
以上工作得到國家自然基金、科技部“973”項目、中科院先導專項、江蘇省自然基金和蘇州納米所自有基金等的大力支持。
圖1 分離后碳納米管的吸收光譜、PLE光譜圖以及印刷薄膜晶體管器件電性能(Nanoscale, 2016, 8, 4588-4598.)
圖2 通過分子模擬計算得到的不同手性碳納米管與新型半導體聚合物P-DPPb5T相互作用示意圖。(Nanoscale, 2016, 8, 4588-4598.)
圖3 印刷p型和n型構建示意圖、CMOS反相器性能圖以及3階環形振蕩器。
圖4 可印刷半導體碳納米管墨水
目前人類空間運輸主要依靠火箭。雖然相關技術已足夠成熟,但其回收和燃料成本仍然太高。如果使用太空電梯,運輸費用會降至每公斤幾百美元。另外,如果太空電梯計劃能夠實現,人類太空旅行的成本也將降低,其中蘊含的......
建立碳納米管電學輸運性能與其手性結構的依存關系,對于設計和構建高性能碳基器件具有重要意義。十多年前,科研人員嘗試基于單根碳納米管構建晶體管,探測其電學輸運性能與結構的關系。由于單根碳納米管電學信號弱,......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電磁輻射污染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和關注。電磁屏蔽技術在電磁輻射污染控制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開發具有優異電磁屏蔽性能的電磁屏蔽材料是實現有效電磁屏蔽的關鍵。目前,傳統電磁屏蔽材料在低......
新一代航天器對宇航芯片的性能和抗輻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碳納米管器件的柵控效率高、驅動能力強,是后摩爾時代最具發展潛力的半導體技術之一,并具有較強的空間應用前景。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抗輻照器件技術重......
記者日前從華南理工大學獲悉,該校前沿軟物質學院林志偉教授與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研究員MingZheng,利用DNA首次實現了單壁碳納米管(SWCNTs)的可控有序修飾。相關研究發表于S......
近日,西南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勇教授與德國德累斯頓萊布尼茨高分子研究所PetraP?tschke博士合作在高分子學科頂級期刊《ProgressinPolymerScience》上發表了題為“S......
圖1非厄米拓撲聲子晶體構建和相位控制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11922407、12074183)等資助下,南京大學聲學研究所劉曉峻教授和程營教授課題組與西班牙約翰·克里斯滕森教授課題組合作,首......
據韓國科學技術院網站報道,該大學金相旭教授研究組在碳納米管化學生長過程中,發現了鐵(Fe)原子生成類似于我們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構的單原子混合結構,從而提出單一原子催化劑的概念,這是一項重要的基礎研究成......
單一手性碳納米管的規模化制備是揭示碳納米管新奇物理特性,發展其應用的前提和基礎,被認為是碳納米管研究領域的“圣杯”。然而,如何精確識別和篩選原子尺度結構上具有微小差異的不同手性碳納米管,實現單一手性碳......
電荷耦合器件(CCD)與電荷存儲器件(Memory)作為現代電子系統中兩個獨立分支分別沿著各自的路徑發展,同時具備光電傳感和存儲功能的碳基原型器件尚未見報道。近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以下簡稱金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