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于2017年11月28日的《自然-通訊》期刊的論文稱,他們將合成生物學和化學相結合,創造了一個現代化的技術平臺,可以生產新的抗生素以對抗日截短側耳素的衍生物是有效的抗菌藥物,但通常需要進行嚴苛的化學修飾。布里斯托爾大學研究人員鑒定了涉及截短側耳素生物合成的步驟,確定蘑菇Clitopilus passeckerianus中負責截短側耳素生產的遺傳途徑包含7個基因,并將整個途徑在具有工業應用價值的絲狀真菌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中重建,獲得了抗菌活性增強的半合成截短側耳素衍生物。由此創建的獨特的曲霉菌株系平臺包含了允許合成新的化合物的途徑基因組合。
微生物耐藥性增強是對人類健康的主要威脅。以擔子菌屬為代表的真菌是尚未開發的抗菌劑來源,目前由Clitopilus passeckerianus合成的截短側耳素是來自這些真菌的抗菌素中唯一實現商業衍生物的。
此外,鑒于新穎的作用模式和不會產生交叉耐藥性等優點,截短側耳素及其衍生物的應用潛力可能更大,特別是用于治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和多重耐藥的結核桿菌(XTB)。這項研究為今后其他擔子菌天然產物生物合成途徑在異源子囊菌宿主中的表征鋪平了道路。該平臺也使得對日益增多的有效抗生素類進行進一步化學修飾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