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離培育重要器官又近一步,不久可能使從人到人的移植成為歷史。專家已研發出三維打印技術,可用胚胎干細胞制造人體組織。這種由愛丁堡赫瑞-瓦特大學開發出的方法意味著病入膏肓的病人可輕易獲得肝臟、心臟和其他器官。
科學家已用這種方法培育出骨髓和皮膚。但他們也開始努力研究可能變成一種新器官的更微妙胚胎細胞結構。他們在實驗中用一個可調節“微型閥”制造多層人類胚胎干細胞。改變噴嘴直徑可準確控制分配細胞的速度。這些新的打印胚胎細胞保留了變成其他任何細胞類型的能力。研究人員相信他們最后能用這項技術培育器官,排除器官捐贈的需要以及出現免疫抑制和移植排斥等問題的可能性。
威爾-休博士和他的科研團隊正和英國中洛錫安郡干細胞技術公司Roslin Cellab密切合作。他說:“據我們所知,這些細胞被3D打印出來尚屬首次。這項技術將使我們制造出更精確的人體組織模型。從長遠來看,我們設想這項技術得到進一步發展,可用患者自己的細胞為醫療植入制造出可用的3D器官。這是第一步。這是把細胞變成你想要器官的干細胞技術的巨大進步。在我們看來,為了最后培育出你想要的任何組織或器官,最好是先精通這項技術。”
3D打印技術已被用于建造建筑模型和制作衣服。科學家用多層活細胞制造血管等結構對這項技術進行研究。專家相信只需10年就能用上第一批器官。克隆技術可制造胚胎干細胞或具有胚胎干細胞特性、含有患者遺傳編程的細胞。用這樣的細胞制造出的人造組織和器官可被植入患者體內,而且不會引發一個危險的免疫反應。
Roslin Cellab公司業務發展經理詹森-金表示:“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體胚胎干細胞打印,同時也是我們和赫瑞-瓦特大學密切合作的延續。正常情況下,我們可用2D技術培育出實驗室細胞,但有些細胞類型已用3D打印出來。但迄今為止,人體干細胞過于敏感,所以還不能做到這一點。這是我們希望實現的科學發展。我們認為它對可靠的無動物成分藥物測試具有非常重要的長遠意義。從長遠看,我們希望它會根據需要為移植提供器官,而不再需要捐贈,也不會出現免疫抑制和器官排斥等問題。”
英國現在有一萬多人需要器官移植。每年器官捐贈可挽救約1000個生命,但同時也有1000人死亡。患者為救命手術不得不等待長達3年半的時間。一個典型的腎臟患者要為替換器官等上1168天。心臟患者的等待時間明顯短,需253天。肝臟患者更短,只有142天。數據顯示,截止2012年3月,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器官捐贈登記表共有18693549人。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科學家研制出一款新型高速3D打印機。這款先進的生物打印機利用“動態界面打印”技術,巧妙借助聲波,能在幾秒內快速精準構建并打印出3D細胞結構。相關論文發表于新一期《自然》雜志。研究人員......
近日,海南省運動再生重點實驗室在海口正式揭牌,這也是海南首個省級運動再生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主要聚焦于運動系統先進組織工程材料、骨科3D精準醫療、骨與神經系統再生細胞藥物等三大研究方向。為便于開展運動......
·“目前尚無人源性SpV模型,這限制了對人體內SpV核團發育、功能及其病理機制的研究。因此,構建SpV類器官將為研究人類大腦提供新穎且重要的(有時甚至是唯一的)窗口。例如,如果希望在人源遺傳背景下研究......
記者26日從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了解到,該院強磁場中心王俊峰研究員團隊開發出新型3D生物打印復合材料,用于組織工程修復領域,并取得了系列研究進展。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期刊《材料與設計》和《國......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肝膽胰與肝移植外科劉昌教授、曲凱教授團隊與西北工業大學生態環境學院王文教授、邱強教授、王堃教授團隊合作,在肝臟功能起源研究方面取得進展,揭示了基因組重復事件在肝臟再生等復......
科技日報北京7月23日電(記者張夢然)包括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在內的研究團隊,首次開發出一種可“按需打印”且能與人體相容的器官構建模塊。這將為研究各種疾病進展和相應療法帶來極大助力。研究......
原腸運動是指大部分動物胚胎發育均會經歷的一個階段。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北京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院以及中國農業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用數字3D重構了首個完整人類原腸胚模型。4月23日,相關研究成果以3D......
自然界中,頭足類動物通過肌肉牽引色素細胞使其發生機械性擴張/收縮變化的方式,動態改變皮膚局部或整體的顏色,從而傳遞警示、求偶信息或偽裝保護自身。受此啟發,近十年間,國內外學者相繼提出了眾多信息顯示及變......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麻省總院于3月16日實施一例臨床異種腎移植,這位男性患者術后恢復良好,已于美國當地時間4月3日下午出院回家。“這是全球第一例接受基因編輯豬的器官移植走出醫院的病人。”華中科技大學同......
《自然·通訊》27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報道了一種更快捷、耗費人工更少的技術,能通過建模和三維(3D)打印為人們“量身定制”更加逼真的義眼。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技術生產的義眼外觀更自然,適配度更好。全球約有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