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征
大多為多年生,稀為一年生草本,更稀為半灌木。葉具齒,上部葉有時變全緣,具柄或無柄。花組成輪傘花序或聚傘花序,前者分離或聚集成穗狀或頭狀花序,后者則成對著生,組成總狀或圓錐狀花序;苞葉十分變小,常呈苞片狀,苞片狹,通常不比花萼長,但也有與花等長或比花長。花大都為兩性,但偶有雌花兩性花同株或異株現象。
花萼具(13)15-(17)脈,管狀,倒錐形,稀鐘形或瓶形,果時稀增大呈卵形,微彎或直,具斜或整齊的喉,或為二唇形,齒5,直或斜向前伸,等大或不等大,錐形,狹披針形,三角形或長圓狀三角形等,漸尖,芒狀漸尖或刺狀漸尖。花冠小或中等大,冠筒內無毛環,但有時在喉部有短柔毛,下部狹窄,通常向上驟然擴展成喉,稀向冠檐逐漸擴展,冠檐二唇形,上唇直或稍向前傾,近扁平或內凹,2深裂或淺裂,也有頂端微缺,下唇大于上唇很多,3裂,中裂片最寬大,內凹或近扁平,斜伸,水平或下垂,頂端具彎缺,邊緣全緣、波狀或具牙齒,基部具爪或無,內面基部具隆起或無,具髯毛或無,側裂片十分細小,直伸或外反,卵圓形或半圓形,明顯至不明顯。雄蕊4,近平行,沿花冠上唇上升,后對較長,內藏或伸出于花冠上唇,前對較短,通常內藏,均能育,藥室2,橢圓狀,通常呈水平叉開,不貫通為1室;在雌花中,雄蕊成為退化雄蕊,內藏于冠筒擴展部分;花絲扁平,無毛,先端無附屬器或具突起的附屬器。花柱絲狀,伸出,先端近相等2裂。花盤杯狀,具等大4裂,或前1裂片較大。小
堅果長圓狀卵形,橢圓柱形,卵形,或倒卵形,腹面微具棱,光滑或具突起。
分布情況
約250種,主要分布于歐亞溫帶,東自日本海西至大西洋東岸的西班牙、摩洛哥,分布中心在地中海、近東及中亞,在非洲自北非延至熱帶山區。我國產38種,1變種,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西藏及新疆等地的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