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7-13 15:37 原文鏈接: 熒光顯微鏡簡介

    什么是熒光顯微鏡?

    熒光顯微鏡是以紫外線為光源, 用以照射被檢物體, 使之發出熒光, 然后在顯微鏡下觀察物體的形狀及其所在位置。熒光顯微鏡用于研究細胞內物質的吸收、運輸、化學物質的分布及定位等。

    細胞中有些物質,如葉綠素等,受紫外線照射后可發熒光;另有一些物質本身雖不能發熒光,但如果用熒光染料或熒光抗體染色后,經紫外線照射亦可發熒光,熒光顯微鏡就是對這類物質進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工具之一。

    熒光顯微鏡和普通顯微鏡有以下的區別:

    1. 照明方式通常為落射式,即光源通過物鏡投射于樣品上;

    2.光源為紫外光,波長較短,分辨力高于普通顯微鏡;

    3.有兩個特殊的濾光片,光源前的用以濾除可見光,目鏡和物鏡之間的用于濾除紫外線,用以保護人目。

    熒光顯微鏡的應用與注意

    使用:

    一、將材料片放在顯微鏡的載物臺上。

    二、打開熒光顯微鏡穩壓器,然后啟動紫外燈,紫外燈15min內不得關閉,關閉后3min內不得再啟動。

    三、將激發濾光片轉至v,分色片調到v,選用495或475nm阻擋濾光片。

    四、選用uvFL40、uvFL100熒光接物鏡鏡檢。

    五、在玻片上加無熒光油,先用40 x,再用100 x調焦鏡檢.呈現熒光。

    六、因熒光物質受紫外光照射時隨時間的增長熒光逐漸變弱,因此鏡檢時應經常變換視野。

    七、亦可用uvFL10或uvFL20低倍鏡鏡檢材料(用低倍鏡時不加無熒光油)。

    熒光圖像的記錄方法:

    熒光顯微鏡所看到的熒光圖像,一是具有形態學特征,二是具有熒光的顏色和亮度,在判斷結果時,必須將二者結合起來綜合判斷。結果記錄根據主觀指標,即憑工作者目力觀察。作為一般定性觀察,基本上可靠的。隨著技術科學的發展,在不同程度上采用客觀指標記錄判斷結果,如用細胞分光光度計,圖像分析儀等儀器。但這些儀器記錄的結果,也必須結合主觀的判斷。

    熒光顯微鏡攝影技術對于記錄熒光圖像十分必要,由于熒光很易褪色減弱,要即時攝影記錄結果。方法與普通顯微攝影技術基本相同。只是需要采用高速感光膠片如ASA200以上或24。以上。因紫外光對熒光猝滅作用大,如FITC的標記物,在紫外光下照射30s,熒光亮度降低50%。所以,曝光速度太慢,就不能將熒光圖像拍攝下來。一般研究型熒光顯微鏡都有半自動或全自動顯微攝影系統裝置。

    注意事項:

    (1)嚴格按照熒光顯微鏡出廠說明書要求進行操作,不要隨意改變程序。

    (2)應在暗室中進行檢查。進入暗室后,接上電源,點燃超高壓汞燈5~15min,待光源發出強光穩定后,眼睛完全適應暗室,再開始觀察標本。

    (3)防止紫外線對眼睛的損害,在調整光源時應戴上防護眼鏡。

    (4)檢查時間每次以1~2h為宜,超過90min,超高壓汞燈發光強度逐漸下降,熒光減弱;標本受紫外線照射3~5min后,熒光也明顯減弱;所以,最多不得超過2~3h。

    (5)熒光顯微鏡光源壽命有限,標本應集中檢查,以節 省時間,保護光源。天熱時,應加電扇散熱降溫,新換燈泡應從開始就記錄使用時間。燈熄滅后欲再用時,須待燈泡充分冷卻后才能點燃。一天中應避免數次點燃光源。

    (6)標本染色后立即觀察,因時間久了熒光會逐漸減弱。若將標本放在聚乙烯塑料袋中4℃保存,可延緩熒光減弱時間,防止封裱劑蒸發。

    (7)熒光亮度的判斷標準:一般分為四級,即“一”—無或可見微弱熒光。“+”—僅能見明確可見的熒光。“++”—可見有明亮。


    相關文章

    5納米分辨率熒光顯微鏡面世

    細胞內部結構究竟如何?標準顯微鏡在回答這個問題方面無法勝任。在一項最新研究中,來自德國哥廷根大學、哥廷根醫學中心和英國牛津大學的科學家,成功開發出一款分辨率達到5納米的熒光顯微鏡。這款高分辨率顯微鏡有......

    5納米分辨率熒光顯微鏡面世

    細胞內部結構究竟如何?標準顯微鏡在回答這個問題方面無法勝任。在一項最新研究中,來自德國哥廷根大學、哥廷根醫學中心和英國牛津大學的科學家,成功開發出一款分辨率達到5納米的熒光顯微鏡。這款高分辨率顯微鏡有......

    Nature子刊:武漢大學團隊開發基于水凝膠的分子張力熒光顯微鏡

    細胞外基質(ECM)剛性是影響多種生物過程的重要機械線索。然而,對剛性傳感的分子機制的理解受到當前細胞力測量技術的空間分辨率和力靈敏度的限制。2023年10月5日,武漢大學劉鄭團隊在NatureMet......

    國際最新研發出智能手機熒光顯微鏡

    近日,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篇技術概念驗證研究論文,研究人員展示研發的一個可以將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轉化成熒光顯微鏡的裝置,成本不到50美元。這一被命名為“熒光鏡”(G......

    近400萬!卡爾蔡司熒光顯微鏡中標

    一、項目編號:0613-227123062259(招標文件編號:0613-227123062259)二、項目名稱:熒光顯微鏡三、中標(成交)信息供應商名稱:上海智慧灣科學技術有限公司供應商地址:上海市......

    150萬!贛南醫學院生物平臺省部共建進口設備采購項目

    潛在投標人應在江西省公共資源交易網(網址:http://jxsggzy.cn/web/)獲取招標文件,并于2022年09月06日09點30分(北京時間)前遞交投標文件。項目編號:HHZX22-058項......

    NatureMethods:新型光片超分辨顯微成像實現精細觀測

    華中科技大學課題組3月12日在NatureMethods在線發表研究論文,提出了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超分辨熒光顯微鏡,實現對活細胞的精細動態和相互作用進行快速、三維、長時程地觀測。細胞的穩態離不開內部多......

    計算超分辨圖像重建算法拓展熒光顯微鏡分辨率極限

    自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超分辨顯微技術以來,超分辨成像技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成像的分辨率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然而受限于熒光分子單位時間內發出的光子數,超分辨成像技術在時間分辨率和空間分辨率上難于......

    發明計算超分辨圖像重建算法拓展熒光顯微鏡分辨率極限

    自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超分辨顯微技術以來,超分辨成像技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成像的分辨率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然而受限于熒光分子單位時間內發出的光子數,超分辨成像技術在時間分辨率和空間分辨率上難于......

    NatureBiotechnology:北大陳良怡提升熒光顯微鏡兩倍分辨率

    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熒光超分辨顯微技術,利用熒光分子的化學開關特性(PALM/FPALM/STORM)或者物理的直接受激輻射現象(STED),實現超越衍射極限的超分辨成像。盡管如此,活細胞中的......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