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人工智能已成為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隨著人工智能與傳統產業的不斷融合發展,醫療器械行業已成為人工智能技術廣泛應用的領域。新技術新產品的大量出現,對人工智能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和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跨部門、跨領域、跨行業的創新合作平臺應運而生,恰逢其時。
為了應對深度學習技術帶來的監管挑戰,并為相應醫療器械軟件注冊申報提供專業建議。6月28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官網公布了深度學習輔助決策醫療器械軟件審評要點及相關說明。
緊接著20天后,7月17日,人工智能醫療器械創新推進會在京召開,宣布成立人工智能醫療器械創新合作平臺。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張峰,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副院長何昆侖致辭。國家藥監局局長焦紅、副局長徐景和出席會議。
創新推進會宣布人工智能醫療器械創新合作平臺成立。創新合作平臺由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聯合國家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中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清華大學等14家單位共同發起,旨在積極應對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給監管、產業帶來的新風險、新挑戰;統籌力量,協調各方在數據管理、標準制定、臨床評價、檢測檢驗等環節的作用,力爭建立我國人工智能醫療器械科學評價體系;鼓勵創新,加快人工智能科技成果在醫療器械領域轉化應用。
創新合作平臺的成立,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醫療器械科技創新的重要舉措。創新合作平臺致力于通過構建開放協同共享的人工智能醫療器械創新體系,服務于科學監管、科技創新、產品轉化,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醫療器械技術與產品早日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在智慧醫療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更好地保護和促進公眾健康。
今日(10月21日)晚間,國產電生理龍頭企業微電生理(688351.SH)正式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報告。受益于銷售規模增長與降本增效措施,微電生理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91億元,同比增長23.21%,......
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辦。記者17日從丹麥駐華大使館獲悉,丹麥將在本屆進博會上新設生命科學館,以食品館和生命科學館“雙國家館”形式參展。據介紹,丹麥生命科學館占地140......
10月12日至15日,第90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以下簡稱“CMEF”)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舉辦,來自海內外的4000家企業攜數萬款醫療器械產品集中亮相,其中包括世界最小的8K內窺鏡、帶凈化......
10月14日是世界標準日,醫療器械標準高質量發展交流會在京召開。國家藥監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雷平出席并講話。會議指出,醫療器械標準為產品全生命周期科學監管、產業規范創新發展提供科學遵循和技術支撐。近年來......
10月14日,2024國際光化學技術與產業大會在武漢開幕。參加會議的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教授本杰明·李斯特(BenjaminList),在會議期間接受了《中國科學......
Meta首席人工智能科學家、有“AI教父”之稱的楊立昆(YannLeCun)似乎并不不擔心人工智能會對人類構成威脅。他在接受最新采訪時詳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并在回答有關AI是否聰明到足以對人類構成威脅......
10月14日是世界標準日,醫療器械標準高質量發展交流會在京召開。國家藥監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雷平出席并講話。會議指出,醫療器械標準為產品全生命周期科學監管、產業規范創新發展提供科學遵循和技術支撐。近年來......
2024年10月10日,深化部市合作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座談會在京召開,北京市委書記尹力,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金壯龍,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殷勇講話。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單忠德,......
關于征集參與“腹壁軟組織缺損修復組織工程醫療器械產品評價技術研究”相關工作企業及單位信息的通知各有關單位:為積極推動藥品監管科學體系建設重點項目醫療器械上市前研究項目任務“腹壁軟組織缺損修復組織工程醫......
關于2024年11月~12月醫療器械注冊受理前技術問題咨詢工作安排的通告(2024年第28號)為做好醫療器械注冊受理前技術問題咨詢工作,指導行政相對人安排咨詢時間,保證咨詢工作質量,現就近期咨詢工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