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研究生發明出靠細菌照明的燈管
你家中所有的燈具或許都是以類似的原理工作,當你接通電源的時候,燈泡就會發出光線。但白熾燈、熒光燈以及LED燈,它們都無法與由細菌供能的生物發光類燈具相提并論。雖然這種名為Ambio 的燈并非最實用的照明方式,但是它卻當屬最酷的燈具之一。
不幸的是,這種細菌燈具目前并非能夠買到的真實產品。這個研究項目是由荷蘭埃因霍恩設計學院的研究生Teresa van Dongen進行的。這種燈具是由填滿人造海水的玻璃燈管和從章魚身上采集到的細菌群落組成。這些生物體能夠借助一種名為細菌熒光素酶的生物酶產生光線。熒光素酶是一種氧化酶,因此它需要氧氣才能工作。
玻璃燈管懸掛在一個鋼構架上,一端安裝了一個巨大的重物。使用者只要輕推重物,燈管就會前后擺動,這就會使水中的細菌與氧氣混合發生氧化,因此發出光。當燈管中的細菌停止搖晃時,這種怪異的藍色光線就會消失。
即使這種燈具不實用,大概也會有很多人很樂意花錢購買這樣一種生物發光燈具。然而,這種燈具真正的限制在于,燈管中閉合的生態系統只能夠讓細菌存活大約3天時間。細菌死亡后,負責發光的生物酶就會快速退化。van Dongen現在正與科學家一起努力延長燈管中的細菌壽命,這樣才能夠讓這項技術真正在現實生活中應用。
在人類肉眼難以察覺的微觀世界中,微生物無處不在,它們之間的博弈與互動構成了復雜的生態系統網絡。鐵是微生物維持生存的必需元素,也是微生物之間的博弈互動所爭奪的核心稀缺資源。然而,微生物在鐵元素博弈中遵循......
近日,包括天津大學生物安全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北洋講席教授張衛文在內的一個由國際頂尖合成生物學家組成的國際專家團隊在《科學》發文,呼吁謹慎并采取集體行動來解決鏡像細菌發展帶來的潛在風險。據介紹,“鏡像細......
想象一下,有一款新型疫苗,接種時不需要用針扎進肌肉注射,只需在皮膚上涂抹一種乳膏,使用起來毫無痛感,不會引起發熱、腫脹、發紅或手臂疼痛。人們無需排隊等待接種,而且其價格低廉。據最新一期《自然》雜志報道......
科學家擔心,人造細菌會從培養皿中“逃脫”,從而引發一場全球瘟疫,屆時地球上的生命將無法抵御。近日,38位科學家在《科學》發文呼吁,世界各國政府應該停止資助并禁止有關“鏡像細菌”的研究,因為這種細菌的化......
無論是人類還是細菌,生命過程中都會面臨病毒的威脅。你知道嗎?細菌雖然比人類簡單,卻也有自己的“免疫系統”用來保護自己免受感染。北京時間12月13日,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藥理系、重慶中國藥科大學創新研究院......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先進科學》在線發表了四川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趙興洪/萬紅平團隊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成果成功利用仿噬菌體策略增強了肽類抗生素的治療效能,為細菌耐藥性控制提供了新策略。這是該團隊繼今年6月......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腫瘤中心教授陳念永團隊在《納米生物技術雜志》上發表論文,揭示了細菌可以通過多種策略與納米材料偶聯,在抗腫瘤治療中發揮多種作用。腫瘤生物學復雜性和異質性阻礙了有效癌癥治療方法的開發......
圖片來源: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美國科學家在人們常用的牙刷和淋浴噴頭上,發現了600多種能夠感染細菌的病毒,其中不乏許多未被人類發現的“新面孔”。研究團隊表示,這些病毒對人類并......
上海交通大學與美國羅格斯大學微生物組與人體健康聯合實驗室牽頭的研究團隊,首次找到了腸道菌群里面的核心成員。該研究成果10月7日晚在線發表于《細胞》雜志。構建“蹺蹺板”模型該研究負責人、微生物組與人體健......
《柳葉刀》最新發布的全球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研究顯示,2025年至2050年間,抗微生物藥物耐藥預計直接導致超過3900萬人死亡。抗微生物藥物耐藥已成為全球健康的重大威脅,由此導致的死亡人數將在未來幾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