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廣播公司近日報道,美國檢方以“竊取英國制藥公司商業機密”為由起訴5名華人。此案結局如何尚未可知,然而,去年美國的兩起“華裔科學家間諜案”,最后都被證實是場鬧劇。
美國天普大學物理系主任郗小星在家中被聯邦特工抓走,司法部指控其向中國提供“袖珍加熱器”的電路圖,然而幾個月后,有專家發現郗小星和中國是正常的學術交流,提供的也并非是袖珍加熱器的電路圖,美方撤銷了對他的指控。
此前,美國司法部還曾指控華裔水文學家陳霞芬涉嫌竊取政府機密數據并輸送給中國。但2015年3月檢方在開庭前突然撤訴,原因是找不到證據,最終不了了之。
作為科技強國,美國的科研隊伍中匯聚了大量來自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其中有相當多的華人或華裔。據統計,美國目前大約35%的科學與工程博士來自外國出生者,而外國出生者中的22%來自中國大陸。
美國今天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離不開各國科學家的貢獻,其中華裔科學家功不可沒。然而,華裔科學家在美國卻屢屢受到歧視、懷疑等不公正待遇。人們不禁要問,在美國這樣一個標榜人權、公正的國家,為何讓無辜科學家的名譽受損,讓其家人飽受煎熬,上演抓了又放、起訴又撤訴這樣的鬧劇?美國人權的“雙重標準”,可見一斑。
據報道,凡是涉及“技術泄密”類案子的華人,結果通常很慘。以陳霞芬為例,盡管檢方已經撤銷指控,但陳霞芬因此案不僅被迫向親友借錢支付高昂的訴訟費,恢復工作也面臨很大困難。
郗小星的案子再一次讓在美華裔學者圈人人自危。有網友稱:“華裔科學家在美國得不到公正對待,生存空間受擠壓,精神和心理壓力很大。華裔混得再好,也被美國主流社會當作外國人,另眼相看。”還有網友稱:“現在只要你與中國有學術交流,都可能被定為間諜。真可怕!”
雖然我們惋惜國內優秀人才的不斷流失,但也不得不承認,美國強大科研隊伍的建立,靠的是它完善的吸引人才的機制,能夠使人充分發揮才智的人文環境。希望每一位科學家都能公平享受到這種機制和寬松環境,不分種族,不分膚色。讓科學家心無旁騖地探索未知,而不是人人自危、畏首畏尾。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項目管理辦法》,為加強交叉科學發展戰略頂層設計,促進交叉科學領域學術交流和科學傳播等活動,交叉科學部現公開發布2022年專項項目(科技活動項目)申請的通知。一、定位、資助范圍......
中新網北京7月26日電(記者高凱)26日下午,第二次青藏科考系列學術交流女科學家專題交流會在京召開。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楊曉燕研究員當日圍繞“史前農業跨青藏高原傳播”,介紹了科考中新發現的40多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550.shtm今天(7月12日)上午,“巔峰使命-2022”珠峰聯合科考學......
美國三院院士遭“不公正”起訴后,7位諾獎得主帶頭反對!3月1日,包括7位諾獎得主在內的40位科學家簽署聯名信,公開質疑美國聯邦政府對哈佛大學教授CharlesLieber的起訴,并批評哈佛大學未能為他......
2月3日,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網站發布《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就媒體報道中國學者將被限制進入英國答記者問》。全文如下:記者問:最近有媒體報道稱,中國學者將因偷竊知識產權而被限制進入英國,你對此有何評論?使館......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項目管理辦法》,為加強學科發展戰略頂層設計,促進本領域國際(地區)合作交流和人才培養,工程與材料科學部現公開發布2020年度第1期專項項目(科技活動項目)申請的通知。一、定位......
為進一步加強博士后國際交流,提升博士后培養質量,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關于印發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的通知》(人社部函[2012]310號)精神,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組織開展了20......
據日媒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上月簽署了暫時禁止中東等7國國民入境的總統令,但由于法院作出的臨時裁定,該總統令現在被禁止執行。不久前,由世界各國的學術團體組成的“國際科學會議”發表聲明表示,總統令不僅不妥......
近日,美國工程科學學會(SocietyofEngineeringSciences,SES)公布了2017年A.C.EringenMedal的獲得者,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國加州理工大學伯克利分校Ernes......
科技日報北京10月17日電(記者房琳琳)推特是全球范圍內最有名的社交媒體之一,擁有包括科學家們在內的數以億計的注冊用戶。據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全球科學新聞服務平臺EurekAlert!近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