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4-18 10:23 原文鏈接: 蔣高明:霧霾是不合理人為活動的結果

      霧霾大范圍出現在中國,是幾十年環境污染的總爆發。為什么霧霾“看好”中國?這其中的自然因素是,上世紀中期以來,在全球氣候變化影響下,我國北方地區干旱和暖冬現象日益加劇;冬春季西北風弱小,甚至不刮風,出現了霧霾天氣的自然條件。這是“天災”的一面。

      然而,霧霾不僅僅跟氣候條件有關,在更大程度上,是與人為經濟活動高度關聯的。如果只有水蒸氣,沒有或較少空氣污染物,那么我們面臨的是沒有危害的霧,當年的霧都重慶就是如此。在構成霧霾的三大成分中,氧化型有機顆粒物、氮富集有機物、烴類有機顆粒物,就與汽車尾氣排放、燃煤、垃圾焚燒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霧霾是不合理人為活動的結果,是“人禍”。讓我們分析一下。

      第一,發達國家將污染轉移到中國。我國充當世界加工廠的同時,也將污染引了進來。目前,中國幾乎是全球最大的水泥、鋼鐵、玻璃、化工、造紙、農藥、化肥、電解鋁、紙張生產國,有些重污染企業是由境外轉移到境內的。很多人到歐盟旅行,發現他們的天藍、水清、草綠,殊不知他們也曾經有過煙塵滾滾的歷史。后來,他們的很多污染企業遷到中國,結果他們的藍天多了,而我們的霧霾天增加了。日本某造紙集團,1995年進入中國,子公司遍布中國各地,所生產紙張供應世界各地。歐洲一些國家,為了保護自身環境,竟然要求中國把煤炭煉成焦炭出口歐洲,而焦炭冶煉的黑煙遮天蔽日,煙塵過后周圍連石頭都是黑色的。更令人不能接受的事實是,歐洲、美國、日本、韓國的洋垃圾都運到中國來處理。中國成了名副其實的“垃圾場”,霧霾豈有不爆發之理?

      第二,快速城市化大大提升了城市消費能力,增大了環保壓力。如今像北京、上海、天津、廣州這樣的大城市,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城市群。大量人口涌進城市,吃喝拉撒睡都需要更多的農民工來滿足。當城市宅男宅女們鼠標輕松一點,實現網絡購物時,背后一大批人開始在城鄉之間忙碌。電子商務加重了物流,物流帶來了能源消耗,霧霾來源增加。另外,當年的大城市自行車流被汽車流所取代。我國能源結構以燃煤為主,即使使用的所謂清潔型電動車,其最初電能還是來自燃煤。巨大城市中,車流、物流、人流、取暖、日常生活,加上城市周圍被工業包圍,污染物制造得越來越多。過度包裝、奢侈消費形成的垃圾,也只有依靠焚燒來減少體積,使霧霾天氣“雪上加霜”。

      第三,以房地產為主的嚴重過剩產能造成了大量污染和浪費。過去一二十年里,中國經濟的引擎是房地產業,圍繞這個產業,水泥、玻璃、鋼鐵、塑料、化工等高耗能產業在全國各地布局,排放的各類污染越來越多。鄉村自然河道里的沙子被封存在城市高樓里;大量森林被砍伐;濕地消失;連山上的石頭也在城市建筑中派上了用場。遺憾的是,大量建筑竟然不是用來滿足居住需求的,而是一些人積累財富的一種載體。那些建立在三、四線城市上的建筑群,有些一出生就注定成為廢棄物。建設和拆除那些建筑排放的大量污染物在城市上空難以散去,為霧霾貢獻了大量物質。

      第四,城市建筑侵占了綠地和濕地,霧霾沒有“落腳點”。城市里的“水泥叢林”,是建立在消滅綠地、農田、濕地基礎之上的。那些自然要素是塵霾的天然沉降處。遺憾的是,城市中大量水泥空間,尤其高大的建筑,阻擋了霧霾向地面沉降、向外擴散的路徑,只能長時間飄浮在空中。污染物與水分結合后體積擴大,更容易懸浮而不容易“落地”。消除霧霾只有靠老天刮風、下雨、日曬這幾條自然途徑了。

      第五,農業變成了污染源,生產食物的同時不斷制造污染。現代農業以大量化肥、農藥、農膜、除草劑大量投入為代價。當前,中國人均化肥消耗量達到80多斤,農藥5斤,還有半斤抗生素。大量化肥產出的氮氧化物成為霧霾元兇之一。農業成為最不被人看好的產業,只有農村的老人和婦女在堅持種地。由于沒有力氣,他們只好借助現代化工手段。生產化肥、農藥、除草劑、農膜需要開動更多的工廠,排放更多的污染物。原本能夠循環起來的秸稈被作為廢棄物在地頭焚燒,也客觀造成了霧霾環境。除了中國人自己需求的農資外,中國還為世界其他國家,尤其發達國家生產嚴重污染的農藥、化肥和除草劑,如中國草甘膦的產量占全世界的 60%。中國在為發達國家提供廉價農資的同時,將污染留給了自己。生態系統健康和人體健康下降后,就借助制藥廠和醫院。植物藥、獸藥和人藥,大都是化工產品,消費越多污染就越大。

      建議國家提高環保門檻,果斷淘汰過度產能;對不達標排放的中外企業實施最嚴格的管控;堅決杜絕洋垃圾進入中國焚燒;理性發展城鎮化,讓廣大農村煥發生機,能夠帶動就業和養人養老;發展生態循環型工農業,從源頭減少污染物排放;加大城市綠色空間建設。全社會一起行動起來,讓霧霾這一魔影早日從人民的心目中散去。

    相關文章

    一文了解火電行業建設項目溫室氣體排放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指南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要求,將溫室氣體管控納入環評管理,規范重點行業溫室氣體排放環境影響評價技術......

    關于舉辦2024年環境空氣質量預報技術實操培訓班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為提升空氣質量預報能力,按照《生態環境部2024年度培訓計劃》,由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主辦,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承辦的2......

    液相色譜樣品預處理——污染問題

    一般檢測的環境、容器、試劑都是影響測定結果的因素。1、環境污染儀器室的有害氣體、氣溶液、灰塵等等都能造成污染,影響檢測結果,這種污染很難校正。因此,儀器室與其他實驗室應隔離,保持清潔,儀器室內應安裝空......

    癌癥藥物“污染”問題值得全球關注

    細胞抑制劑會對水生生物造成重大危害。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癌癥是最令人擔憂的全球疾病之一。2020年約有1000萬人死于癌癥,預計到2040年,癌癥新增病例將增至2950萬例。......

    未來城市AI創意設計大賽征集啟動會舉辦

    5月10日,由騰訊研究院、清華大學建筑學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聯合發起的“人人參與,AI創未來——騰訊未來城市AI創意設計大賽征集”啟動會暨“AI與設計創新”研討會在清華大學建筑學院舉行。活動現場......

    我國首次完成全國683個城市城區范圍確定

    “實現城市城區空間范圍確定的標準化,是科學實施城市統計監測、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性工作。”3月27日,自然資源部舉行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土空間規劃局二級巡視員王偉介紹,我國首次......

    我國首次完成全國683個城市城區范圍確定

    “實現城市城區空間范圍確定的標準化,是科學實施城市統計監測、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性工作。”3月27日,自然資源部舉行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土空間規劃局二級巡視員王偉介紹,我國首次......

    校園食堂除“三害”浙江金華有妙招

    春季氣溫回暖,又到了鼠類、蟑螂、蒼蠅等害蟲危害食堂食品安全的活躍時節,校園食堂除“三害”——生物防治這一校園食品安全的難點問題也擺到了監管面前。為徹底解決鼠患等有害生物侵入校園食堂問題,近期浙江省金華......

    研究揭示北方典型城市霧霾中碳氣溶膠來源特征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牛振川研究員團隊以北京市和西安市作為京津冀地區和汾渭平原的典型代表,分析了兩個城市2019年1月一次涉及京津冀和汾渭平原的大規模霧霾事件中碳氣溶膠的來源特征,研究發現二次化石燃......

    生態環境部:1月全國339個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78.5%

    2月22日,生態環境部向媒體公布了2024年1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總體情況1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78.5%,同比上升4.2個百分點;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