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晉中靈石縣金桃鋁材店,應淘汰燃煤鍋爐沒拆除;河南三門峽澠池縣天意高新科技公司物料堆場,揚塵治理措施沒落實……近日,生態環境部通報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工作進展,其中汾渭平原存在的問題不少。
從今年8月20日起,90個督查組進駐汾渭平原11個城市的83個縣市區進行督查,將持續到明年4月28日。督查組是怎樣開展工作的,在汾渭平原發現了哪些問題,如何推動當地整改?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已發現涉氣環境問題4613個,汾渭平原環保欠賬不少
汾渭平原是黃河流域汾河平原、渭河平原(又稱關中平原)及臺塬階地的總稱,包括11個地級市:山西省呂梁、晉中、臨汾、運城,河南省洛陽、三門峽,陜西省西安、寶雞、渭南、咸陽、銅川。汾渭平原已被列為環境污染三大重點防控區域之一。
汾渭平原地處煤炭產區,嚴重依賴煤炭的焦炭、電解鋁等行業集中分布,并由此帶來機動車污染問題,給大氣環境質量帶來了很大壓力。“汾渭平原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主要存在3方面問題。”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說,一是結構性污染較為突出,重化產業聚集,能源結構偏煤、產業結構偏重、運輸結構偏公路的問題比較突出;二是散煤清潔化替代、“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相對緩慢滯后;三是治污壓力傳導還不到位。
前不久,生態環境部公布《汾渭平原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提出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等六大類23條治理措施,推進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強化督查工作重點與行動方案高度契合。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強化督查主要針對“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工業企業環境問題治理情況、清潔取暖及燃煤替代、運輸結構及方式調整、重污染天氣應急措施落實等工作。“生態環境部在汾渭平原安排了90個督查組,每個督查組由3人組成,主要從地方環保系統和生態環境部直屬單位抽調,每個督查組現場督查2周。”
為了有效傳導壓力,督促地方落實環保主體責任,生態環境部探索建立了排查、交辦、核查、約談、專項督察的“五步法”強化督查模式:從全國抽調環境執法業務骨干,對重點區域開展不間斷檢查;將檢查發現的環境問題移交當地政府,建立檢查問題臺賬;定期對交辦問題整改情況進行核查;對問題整改不力、責任落實不到位且大氣污染問題突出的城市,進行掛牌督辦或公開約談、量化問責。
截至目前,督查組已在汾渭平原開展4個輪次強化監督,共檢查3.52萬個企業(點位),發現涉氣環境問題4613個,其中,工業企業問題1401個,揚塵問題1246個,揮發性有機物問題662個,燃煤鍋爐淘汰問題541個,涉氣“散亂污”問題359個。
“從強化督查情況看,汾渭平原高污染、高耗能企業存量很大,散煤問題比較突出,環保欠賬不少,環境監管也有待進一步加強。”曾在陜西渭南參加強化督查的督查一組組長簡元澤說。
與地方政府合力攻堅,破解長期解決不了的突出問題
異地督查,督查隊員“人生地不熟”,如何保證督查效率?“督查組每天晚上都會制定第二天的工作計劃,嚴查重點行業、重點區域。對前期排查出的停產搬遷等企業就不再消耗過多精力。”簡元澤說,同時,生態環境部會將在線監測和熱點網格報警情況作為問題線索推送督查組,各地信訪舉報也是重要手段,這都為實施精準打擊提供了有力支持。
簡元澤介紹,強化督查采取獨立檢查方式,不要地方各級環保部門陪同。督查組吃住行自己負責,獨立開展工作,不增加被督查地方的負擔,客觀真實地反映地方存在的環境問題。“強化督查不是要代替地方工作,而是協調支持地方,共同破解長期解決不了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有時,由于督查組對情況不了解,難免出現對問題的誤報。強化督查建立了申訴機制,地方可以在規定時間內向生態環境部提交申訴材料,避免誤報情況。有的申訴會被認可,有的則會被認定無效。簡元澤舉例說,散煤問題是督查的重點,督查組在渭南發現了散煤治理存在的問題。但一開始渭南覺得問題比較小,沒有必要報,就提交了申訴材料,結果生態環境部認定必須按照問題處理。
強化督查組不會輕易放過疑點。9月20日,強化督查組在陜西西咸新區三橋藺高工業園檢查時,到了一家據稱已經停產整治的企業。督查隊員伸手觸摸機器,卻發現機器還有余溫,這家實際上在偷偷生產的企業暴露出來。
生態環境部每天都會發布強化督查發現的問題,包括企業所在地、問題類型等,并第一時間向各城市推送,督促及時整改。銅川市環保局副局長焦新學告訴記者,銅川各區縣都成立了專門的指揮機構,接到督查組交辦問題后,列入清單,企業完成整改以后,才能銷號。截至目前,督查組共向銅川交辦問題285個,244個已整改到位。其中,生態環境部督辦問題129個,115個已整改到位。沒有整改到位的問題,正在按時序要求抓緊整改。
因環保設備更新不到位、揚塵治理進度緩慢等問題,10月3日,銅川市弘鑫鈣業有限公司被督查組公開通報。隨后,銅川市王益區環保局對該公司下達整改通知單,并對整改工作提出具體要求。“公司第一時間召開專項會議,找問題,找原因,研究制定施工方案。”弘鑫鈣業董事長孔慶強說,公司投資4500余萬元,完成了環保整改工作,2個近2萬平方米的物料大棚全部密閉,噴淋設施正常使用,公司也已經恢復正常生產和經營。
“以前對環保工作不重視,總是抱著僥幸心理。這次被公開通報后,我們痛定思痛,認識到環保問題不解決,企業就沒有出路,企業要想長期發展,環保工作必須落實到位。”孔慶強表示。
“掛牌督辦、公開約談、量化問責是實實在在的壓力,在地方解決環保問題自身動力不足的情況下,強化督查帶來的外部壓力,能有效解決地方‘慢作為’‘不作為’的問題。”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有關負責人說。
過去地方查不到、不愿查、不敢查的問題都反映出來
汾渭平原是我國PM2.5濃度年均值第二高的區域,僅次于京津冀區域。2017年,汾渭平原11個城市的PM2.5濃度年均值達68微克/立方米。這里還是我國二氧化硫濃度最高的區域。
2015年至2017年,在全國空氣質量不斷改善的大背景下,汾渭平原PM2.5、PM10、二氧化氮、臭氧濃度卻均呈上升趨勢,優良天數比例逐年下降,呈惡化趨勢。在今年前10個月全國16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排行榜上,臨汾位列倒數第一,西安、晉中、渭南等5個城市也在倒數20名之列。
“強化督查不是來找茬、挑刺的,而是要切實幫助地方找出問題,改善環境質量,實現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強化督查力度大、內容細,就像是對地方環保工作進行了一次全面、徹底的體檢,把地方污染底數摸清了,過去地方查不到、不愿查、不敢查的問題都反映出來。這將推動地方提升環保治理水平,明確下一步工作方向。”焦新學說。
因為粉煤灰露天堆放、沒有按照時限要求拆除燃煤鍋爐,銅川華原新綠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被督查組公開通報。現在,這家公司已經建起物料大棚并投入使用,燃氣鍋爐也已投入使用。
焦新學表示,銅川將持續發力,抓好“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6項重點工作,同時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從發展路徑上破解環境污染問題。
生態環境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汾渭平原11個城市今年10月PM2.5濃度為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7%。PM2.5平均濃度最低的城市是銅川,為38微克/立方米。從改善幅度看,8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其中6個城市降幅滿足秋冬季改善目標進度要求。
十九大以來尤其是進入2019年,我國聚焦打贏藍天保衛戰等七大標志性重大戰役,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重大進展。2020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打好水源地保護、渤海綜合治理......
近日發布的《生態治理藍皮書:中國生態治理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過去幾年中國在環境問題治理上取得了諸多成效。但多位專家和學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20年在打贏污染防治攻堅的舉措上仍有......
“只要激光雷達一開啟,任何污染源都逃不出它的‘火眼金睛’。”11月25日,在新站高新區的激光雷達監測中心里,當工作人員開啟激光雷達設備后,轄區內工地揚塵情況盡收眼底。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
11月25日,陜西省人民政府召開政策例行吹風會,邀請了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專家學者,現場解讀《汾渭平原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中涉及陜西省的政策措施,陜西領到哪些任務?西安......
9月2日,從太原市有關部門了解到,目前,太原鋼鐵集團公司和大唐太原第二熱電廠已率先完成“公轉鐵”目標任務,為山西省重點工業企業履行環保主體責任,推進全省運輸結構調整帶了好頭。長期以來,山西產業結構偏重......
生態環境部近日向媒體公布了2019年5月、6月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以下簡稱“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城市降塵監測結果。一、“2+26”城市5月,“2+26”城市降塵量均值范圍......
2019年8月19日(星期一)上午10時,吉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在省政務大廳三樓新聞發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會議的主題是介紹吉林省2019年打贏藍天保衛戰“一微克”行動計劃有關情況。吉林省政府新聞辦于20......
主持人:二十一世紀議程管理中心是在業內很有影響的單位,成立20多年,在這個行當里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剛才柯主任對科技促進環保產業發展的介紹中,既正視存在的問題,原創核心技術能力弱、自主創新能力弱、......
甘肅省大氣污染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于日前正式印發《甘肅省打贏藍天保衛戰2019年實施方案》,今年全省14個市州所在城市PM10、PM2.5年均濃度較2015年分別下降20%、21.4%,空氣質量平均優良......
日前江蘇鹽城印發《鹽城市打贏藍天保衛戰實施方案》。全文如下:鹽城市打贏藍天保衛戰實施方案打贏藍天保衛戰,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事關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事關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