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方法原理 | 在甲基化干擾實驗中,探針通過將鳥嘌呤N-7及腺嘌呤N-3位用硫酸二甲酯 (DMS)進行甲基化而產生。這些甲基化的堿基可被哌啶特異性切割。 |
---|---|
實驗材料 | |
試劑、試劑盒 | TE 緩沖液 pH 7.5 ?8.0硫酸二甲酯(DMS)DMS反應緩沖液DMS終止緩沖液10 mg mL tRNA 溶液0.3 mol L 乙酸鈉1 mmol L EDTA pH 5. 21 mol L哌啶(從10 mol L哌啶儲液稀釋)終止 加樣染液 儀器與耗材:水浴鍋 |
儀器、耗材 | |
實驗步驟 | 1) 制備單末端標記的DNA探針。 2) 取約106 cpm的探針溶于5?10μL TE緩沖液中。加入200μL DMS反應緩沖液及 1μl DMS。在禍旋混合器上充分混勻。室溫溫育5 min。 注意:DMS是一種強毒性物質,必須在通風櫥內小心操作。含有DMS的液體應倒在指定的 DMS廢液瓶中,接觸過DMS的吸液頭應放入一個專門的DMS固體廢物瓶中,由安全部門處理。 3) 在探針混合液中加入以下試劑:40μL DMS終止緩沖液、1μL 10 mg/mL tRNA 溶液、600μL 100% 乙醇。混勻后置于干冰/乙醇浴中10 min。微量離心機4℃以最大速度離心10 min。用延長的巴斯德吸管小心吸出上清,置于液體DMS廢液瓶中。 4) 將沉淀重懸于250μL 0. 3 mol/L乙酸鈉、1 mmol/L EDTA中,放置在冰上。加入750μL 100%乙醇,混勻,如步驟3 —樣用乙醇沉淀DNA。 5) 按步驟4重復乙醇沉淀DNA 1次。用70%乙醇洗DNA沉淀1次,離心10 min。小心除去上清,將管子倒扣在吸水紙上,在空氣中晾干10 min。 6) 在閃爍計數儀上測量DNA沉淀的契侖科夫計數,計算其cpm值。用TE緩沖液重 懸至約 20 000 cpm/μL。 7) 用優化的DNA結合條件,如同基本方案步驟9建立一個反應體系,但反應體積放大約5倍(50μL體積中用105 cpm探針)。 8) 將結合反應液加入3個非變性聚丙烯酰胺凝膠樣品孔中。按遷移率變動分析法的條件對其進行電泳。 9) 將凝膠進行放射自顯影,切出相應于蛋白質-DNA結合物及非結合探針的顯影帶,用電洗脫的方法從膠中將DNA純化至DEAE膜上。 10) 用100μL 1 mol/L哌啶重懸沉淀。置于90?95°C水浴中,在管子上加上一玻璃板以防蓋子沖開。小心將管子從水浴中取出,置于干冰上。 11) 在蓋子上用大注射器針頭扎孔,在真空蒸發器(如Speed- vac)中凍干1 h或直至完全凍干。加100μL蒸餾水。再次冷凍和凍干。重復加水,冷凍和凍干。切倫科夫計數并測定樣品的cpm值。 12) 在沉淀中加足夠的終止/加樣染液,濃度以1?2μL體積中含有需加樣的樣品量為宜(3000 cpm足以自顯影過夜)。95°C加熱5 min,迅速置于冰上冷卻。 13) 將非結合探針及蛋白質-DNA結合物加于6%或8%的聚丙驗的烯酰胺/尿素測序膠上。同測序膠一樣進行電泳及放射自干擾的鳥嘌呤和腺嘌呤用顯影。加樣的DNA-蛋白質結合物及非結合探針的計數值相等,以便對不同的樣品進行精確的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