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15日7時,3名試航員乘“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開始進行7000米級海試第一次下潛試驗。這是試航員崔維成進入“蛟龍”號(6月15日攝)。
這是參加第一次下潛試驗的三名試航員,從左到右為崔維成、葉聰、楊波(6月15日攝)。
6月15日,試驗中的“蛟龍”號被吊起準備入水。
6月15日,試航員葉聰通過“蛟龍”號觀察窗向外揮手。
6月15日,試驗中的“蛟龍”號被吊起準備入水。
6月15日拍攝的試驗中正在被放入水中的“蛟龍”號。
圖表:揭秘“中國蛟龍”
圖表:各國深海載人潛水器下潛深度
科技日報哈爾濱11月25日電(記者李麗云通訊員金聲霍萍)25日,哈爾濱工程大學宣布,由該校科研團隊自主研發的“悟空號”全海深AUV(無人無纜潛水器),于當地時間11月6日15時47分,在馬里亞納海溝“......
10月10日,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對外發布,在剛剛結束的我國馬里亞納海溝深淵科學考察中,由該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以下簡稱“海斗一號”)取得世界級成果,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負責研制的全海深載人潛水器鈦合金載人艙于10月21日在無錫通過驗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全海深載人潛水器載人艙”項目負責人、項目組成員、金屬所專項任務處相關負責人參加了驗收會。全海深......
當載人潛水器潛入深海中,聲波成為穿透海水與水面聯系的唯一可用媒介。然而,海底聲信號到達水面后,受母船自身噪聲污染變得不再清晰。常規做法是使水面接收換能器遠離噪聲源,但這會給母船操控帶來不便。中國科學院......
從自然資源部了解到,我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去年從大洋深處帶回了海洋生物。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4500米水深下生活的海洋生物體內,竟檢出了微塑料。據了解,微塑料的概念是英國科研人員于2004年首次提出......
7月17日,國內最大馬力無人遙控潛水器下線,主要用于對沉船沉物等進行應急救險、搜尋和打撈等作業。受訪者供圖國內最大馬力“深海機器人”下線7月17日,國內最大馬力的無人遙控潛水器......
17日,記者從中車株洲所獲悉,該公司旗下中車時代電氣上海中車艾森迪海洋裝備有限公司生產的國內最大馬力無人遙控潛水器,在上海下線。這是中國中車并購英國SMD公司后,在國內研制生產的首臺套深海裝備。它不僅......
北京6月4日電,我國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4日結束為期2個多月的南海試驗性應用科考航次,返回三亞。本次科考任務成果豐碩,最大下潛深度達到3407.7米。為了對潛水......
6月4日上午8點半,中國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結束為期兩個多月的南海試驗性應用科考航次,返回三亞。本次科考任務成果豐碩,最大下潛深度達到3407.7米。為了對潛水器性能進行全方位測試,“深海勇......
今天(4日)上午8點半,中國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結束為期兩個多月的南海試驗性應用科考航次,返回三亞。本次科考任務成果豐碩,最大下潛深度達到3407.7米。為了對潛水器性能進行全方位測試,“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