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蜘蛛種類擁有很短的生物鐘,比如每天早上它們都產生超過5個小時的時差。但不知何故,它們似乎并未因此產生不良影響。
小圓蛛是最常見的一種制作圓網的蜘蛛。它們在夜間活動捕食獵物,并在黎明前的幾個小時內重建一張整潔的網。
為了研究這些蜘蛛的晝夜節律,美國東田納西州大學生物學家Darrell Moore和團隊記錄了與圓蛛物種密切相關的不同活動模式。這些蜘蛛被放在黑暗的玻璃管中,它們的活動由紅外傳感器監視。
Moore發現,其中三個物種的生物鐘平均只有17.4、18.5和19小時。他還發現有兩個物種的生物鐘異常緩慢,平均分別為28.2和28.5小時,還有一個物種完全沒有節律。
“我們從沒有見到過這樣的生物鐘。”該研究參與者、華盛頓與李大學的Natalia Toporikova說。
然后,研究小組轉變了實驗,將日光推進或延遲了6個小時。他們發現蜘蛛能在24小時內調整時差,而其他動物則會產生時差效應,在一個星期內生物節律失常。
Moore說,在大多數物種中維持24小時晝夜節律的正常選擇壓力在這些蜘蛛中則有所松動。較短的晝夜節律可能是一種適應,可以讓它們在黎明前織網,從而避免被鳥類或其他捕食者吃掉。研究人員在近日于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神經科學學會會議上報告了相關發現。
白天,蜘蛛坐在網上靜止不動,這種策略可以讓它們盡量不引起掠食者的注目。當夜幕降臨時,蜘蛛會突然活躍起來,尋找獵物并建造捕獵網。當它們被置于黑暗中時,蜘蛛自由運轉的生物鐘會讓其在夜幕降臨前幾個小時就變得活躍起來。這表明,在野外,傍晚的日光會抑制它們的活動,而隨著日落又會重新激發它們的活躍性。
“更短的調節時間可以讓它們早起從而獲得早上的食物來源,如果食物在黎明時分就出現,那么早早醒來并織出一張結實的網就非常重要。”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的Sigrid Veasey說。
對人類而言,生理節律的長期失調與從癌癥到抑郁癥等許多疾病有關。蜘蛛是否為它們不調和的生物鐘付出代價仍未可知。為了更好地理解它們,該團隊正在測量參與一天中生物鐘變化的基因活性如何變化。
記者15日從井岡山大學蜘蛛生物學研究團隊了解到,該團隊近年在對井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管蛛資源調查中,發現了一種蜘蛛新物種。上述研究成果已在國際期刊《BiodiversityDataJournal》上......
中新網南昌9月15日電(記者吳鵬泉)記者15日從井岡山大學蜘蛛生物學研究團隊了解到,該團隊近年在對井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管蛛資源調查中,發現了一種蜘蛛新物種。上述研究成果已在國際期刊《Biodive......
日升月落,晨昏交替,這些自然節律深刻影響著地球生命,形成了晝夜節律,即俗稱的生物鐘。生物鐘最早于1970年代發現,是生物為了適應地球自轉產生的晝夜更替而形成的一種節律性生命活動,這個無形的“時鐘”精密......
在果蠅機體中,生物鐘(晝夜節律鐘,circadianclocks)也控制著機體的脂肪代謝,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JournalofLipidResearch上題為“Thecircadianclock......
生物鐘的準確性和穩定性與健康息息相關。節律如果發生異常,可引發睡眠障礙、代謝紊亂、免疫力下降,嚴重時可導致腫瘤、糖尿病、精神異常等重大疾病的發生。大腦的視交叉上核(SCN)是生物鐘的指揮中樞,協調外周......
生物鐘作為植物細胞內在計時機制,通過協調基因表達的節律性和代謝穩態等,使植物更好地適應地球自轉和公轉引起的晝夜性和季節性環境變化。當植物內源生物鐘系統和外界光-暗周期相一致時,植物會獲得最佳生長,因此......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067.shtm......
根據喬治亞大學的一項新研究,Jorō(約羅)蜘蛛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害羞的蜘蛛。"人們認為這種蜘蛛可能會影響其他物種的方式之一是,它具有攻擊性,并超過了所有其他的本地蜘蛛,"該研究的主......
近日,廣東省科學院南繁種業研究所生物逆境與植物保護技術中心團隊研發的蜘蛛引誘劑及引誘方法獲得國家發明ZL授權,可為茶園害蟲綠色防控及農藥減量減施提供科技支撐。該發明技術具有簡單有效、安全、環保等優點,......
中新網南昌12月17日電(記者吳鵬泉)記者17日從井岡山大學蜘蛛生物學研究團隊獲悉,該團隊近期在對贛中南地區蜘蛛資源調查中發現了兩種蜘蛛新物種。井岡山大學副教授劉科科等科研人員將上述團隊在江西省吉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