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細胞分析儀的臨床檢驗結果是否可靠,除了檢驗儀器和設備,以及檢驗人員的業務素質外,主要取決于臨床檢驗的質量控制。臨床檢驗的質量控制包括病人的準備、標本收集、運送、分析前處理、分析過程、結果計算、報告書寫等全過程。這中間,除了過失誤差外,影響檢驗結果的主要是生理學變異及分析變異(即誤差)。
(1)藥物對臨床檢驗結果的干擾與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二方面。
藥物對臨床檢驗分析方法的干擾:某些藥物本身或其代謝產物可對臨床檢測的任何步驟進行干擾。
藥物通過其生理作用、藥理作用及毒理作用改變機體生理參數。這類影響有的是臨床治療所需要的,有的則是不需要的,即平時所說的藥物的副作用。故在采取檢驗標本前,應事先了解患者是否服用了某些藥物。
(2)影響機體生理指標的主要因素。
運動:強烈的肌肉運動明顯影響體內代謝。運動對生理指標的影響與機體平時有無體育訓練及有無疾病有關。故一般在做血液檢查時,應該采取晨血,住院病人可在起床前采血。而在院外,匆忙起床趕到醫院門診采血的病人應至少休息15分鐘后再抽血。
緊張與情緒激動:可影響神經內分泌功能和呼吸。造成非酯化脂肪酸和乳酸升高。因此,取血標本時,應在患者相對安靜和情緒穩定時采取。
飲食的影響:早晨空腹采血可以相對避免飲食對某些臨床檢驗結果的影響。血液化學成分可因飲食量及性質而異。大量進食后取血檢測,可使葡萄糖、鉀、堿性磷酸酶及甘油三酯升高。
取血的體位對結果的影響:體位改變可引起某些生理指標的顯著變化。所以住院病人與門診病人檢查的結果會有所差別。
以上這些就是標本對血細胞分析儀檢測結果的影響,因此用戶在檢測前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