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血細胞分析儀檢測的過程中,有時候會出現檢測不準的情況,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如周圍環境、儀器自身故障、操作等方面,以下就血樣、試劑等方面的影響因素做簡要分析,希望能夠對遇到此類情況的檢測者有所幫助。
1.血樣方面,如果我們檢測的血液標本采集后混勻時用力過大,致使血小板出現溶解破裂,計數結果偏低。建議是樣本混勻15分鐘之后再檢測。
2.試劑方面,①稀釋液的理化指標不合格,對儀器所有的檢測結果都會造成影響。常見影響有血小板本底高,白細胞分類不好,HCT漂移等。②如果溶血素試劑的溶血不完全,則會造成紅細胞沒有被完全破壞,部分紅細胞被當作白細胞計數,造成白細胞計數結果偏高。
3.長期使用質量差的清洗劑,會導致水路系統管道變色、變性、發硬、堵塞,會造成液體流通速度以及壓力的改變
4.在對血細胞分析儀的工作環境清潔時,出面了大量灰塵,血細胞分析儀的計數器是顆粒技術,對環境的要求比較嚴格。
5.血細胞分析儀放置的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低,盡量室溫為15—35℃。
6.儀器長時間不用,再次使用沒有深度清潔,導致堵孔嚴重,檢測結果極不準確。
7.采集血液樣本不夠細心,使得采血用的棉球纖維混入稀釋劑,導致上機測試時堵孔。
8.以為儀器有灼燒電路,可自行排堵,就不做每日清洗工作。
9.儀器配備有專門的試劑,在運輸過程中,若出現泡沫等現象,沒有進行靜置而是直接進行測量,導致測量結果出現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