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末期腎病患者一旦開始透析,就很容易并發感染,雖然主要是由革蘭陽性菌引起,但德國哈勒-維騰貝格馬丁路德大學的 Girndt 教授呼吁大家關注感染革蘭陰性菌的血液透析患者,文章近期發表在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雜志上。
透析患者是否出現血流感染( BSI)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選擇的透析方式是靜脈置管還是動靜脈內瘺。中心靜脈置管 (CVCs)的患者菌血癥的發病率和致死率更高。但奇怪的是,年紀越大的人,BSI 的發病率反而越低。
血液透析是細菌性心內膜炎的重要危險因素,但對透析患者感染革蘭陰性菌性菌血癥的研究重視還不透徹,但很有必要。
因為革蘭氏陰性菌 BSI 其實并不少見,此類 BSI 的預后很差,而且此類 BSI 并不是和置管相關,主要是由軟組織或足部潰瘍引起的。做好衛生防護可以有效降低導管引起的 BSI,尤其要注重手衛生,還要注意導管的消毒。
近年來,抗生素耐藥性的增加,革蘭陰性菌 BSI 尤其值得關注。至少在歐洲的很多國家耐甲氧西林金葡菌開始減少,多重耐藥革蘭陰性菌在逐步增多,直接導致以后抗生素經驗用藥的改變。
對于透析患者革蘭陰性菌 BSI 值得關注,我們應記住以下幾點:
1、 要避免漏診,對于非特異癥狀要進行積極血培養。
2、BSI 并不完全是由金葡菌引起的,所以在進行經驗用藥時,要選擇抗革蘭陽性及陰性菌的廣譜抗生素,再根據病原學檢查調整用藥。
3、各地透析中心能合作收集患者 BSI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