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09-20 11:17 原文鏈接: 袁隆平談超級稻畝產破九百公斤稱無轉基因技術

    2010年7月,袁隆平廣西田間地頭推廣水稻良種。

      昨日(9月19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導的超級稻第三期目標畝產900公斤高產攻關獲得成功,湖南隆回縣百畝試驗田畝產達到926.6公斤。當天下午,湖南省農科院舉行發布會,農業部高產攻關驗收組組長程式華宣布,經專家組驗收,由袁隆平研制的“Y兩優2號”百畝超級雜交稻試驗田平均畝產926.6公斤。

      據了解,實現雜交水稻大面積畝產900公斤是世界雜交水稻史上迄今尚無人登臨的一個高峰。

      ■ 焦點

      靠什么突破900公斤

      袁隆平說,此次畝產突破900公斤,概括起來主要有三點:良種、良法和良田,缺一不可。良種是核心,良法是手段,良田是基礎,三良必須配套。在良法上,除了栽培技術、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今年有個特別的地方,使用了專門的超級稻專用肥,起了很大的作用。去年畝產840公斤的時候,沒有使用這種肥料。

      除了這三點,袁隆平還強調天氣因素也很重要。

      900公斤的超級稻推廣耕種的話,也需要良種、良法和良田這三個條件。

      中國水稻所所長、研究員程式華坦言,該品種水稻目前只能在得到驗收的湖南境內推廣,由于全國水土、氣候差異較大,因此大面積推廣還有相當的難度。

      產量怎樣算出來的

      9月18日,在邵陽隆回縣羊古坳鄉雷鋒村,由農業部組織專家,對袁隆平院士研制的“Y兩優2號”百畝超級雜交稻試驗地進行現場測產驗收。

      此次驗收由中國水稻所所長、研究員程式華掛帥,成員來自江西農業大學、江蘇農科院、湖南農業大學、沈陽農業大學等單位。

      專家組將107.9畝等待驗收的試驗田分18組并編號,再從中選取三塊田進行檢測。其中一塊由高產攻關示范小組推薦,其他2塊則由專家組成員抽簽后確定。

      經隨機選擇,最終確定了2、5、8號片區作為現場測產地。“一般按高中低標準,選3塊區進行現場測產,到時取平均值算產量。”程式華說。

      由于在山區,還沒有實現機械化收割。村民用鐮刀收割水稻后,拿到打谷機上脫粒,然后把谷子裝進蛇皮袋。專家組成員用紅筆在已編號的蛇皮袋上畫圈確認,防止有人從別的地方搬來稻谷作弊。

      程式華介紹,脫粒完成后,還要將稻粒篩選干凈,最后進行水分檢測與稱重。由于收割前晚下了一場大雨,致使雜交稻含水量超出可準確檢測的范圍。“

      三塊試驗田的水稻,經烘干、除雜等計算后,加權平均百畝片平均畝產926.6公斤。

      之前,袁隆平根據公布的畝產的稻穗量、每一株稻穗的接穗率、每一粒稻谷的粒重數據,預測出的畝產量為930公斤。

      為何追求更高畝產

      在溫飽問題已經基本解決的今天,為什么還要不斷追求更高畝產?

      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馬國輝介紹,當前國家下大力氣來確保18億畝耕地的紅線,在我國現有耕地增量有限的情況下,提高水稻單產是保證我國糧食安全非常重要的一條途徑。

      據袁隆平介紹,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為主食,現在每公頃生產的稻米可養活27人,到2050年,每公頃必須養活43人。袁隆平告訴記者,中國雜交水稻在世界許多國家都適合種植,如果世界上雜交稻種植面積增加7500萬公頃,每公頃按增產2噸計算,可增產糧食1.5億噸,能多養活四五億人口,有效保障世界糧食安全。為幫助人類告別饑荒,中國科技人員已做好準備。

      ■ 聲音

      雜交水稻沒有轉基因

      超級雜交稻和普通水稻在口感上有何不同?在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上有何不同?

      對于這些普通消費者關注的問題,袁隆平表示,在80、90年代,主要解決溫飽問題,追求產量,品質和口感是第二位的。現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不滿足于吃飽,而是要吃好,所以我們也做了戰略調整,既要高產,又要優質。但有一條原則,不以犧牲產量為代價求優質,我們做到了超級稻口感好得不得了。

      對于“雜交水稻中有沒有轉基因技術”的疑慮,袁隆平明確表示“沒有”。此外,曾有人對雜交水稻是否有副作用也抱有疑問,袁隆平說,我們推廣雜交水稻時是1976年,已經35年了,并沒有出現副作用。

    相關文章

    袁隆平院士超級稻永久科研試驗站在廣西灌陽揭牌

    為紀念袁隆平院士誕辰92周年,9月14日,袁隆平院士銅像落成揭幕暨袁隆平院士超級稻永久科研試驗站揭牌儀式,在廣西桂林市灌陽縣新圩鎮小龍村舉行。袁隆平之子、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定陽在揭幕......

    《中國現代科學家袁隆平》紀念郵票首發

    9月7日是“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誕辰92周年。當日,《中國現代科學家--袁隆平》紀念郵票首發儀式在位于長沙的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舉行。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周義祥、袁隆平院士......

    28位院士共論“袁隆平精神”

    5月22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之際,28位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共論如何弘揚袁隆平科技創新精神。大家紛紛表示,要在科技創新中勇攀高峰,做一......

    傳承薪火23位院士在長沙植下“院士林”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逝世一周年之際,23位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齊聚長沙,在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內,共同植下一片“院士林”。現場,每位院士攜手1名湖南省農業......

    520這天,長沙這所高校里有了一座“隆平樓”

    5月20日,一個特別有愛的日子。這一天,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夫人、兒子,生前同仁、學生、好友,來到湖南農業大學,與學校師生一起默哀,深刻緬懷老先生。在袁隆平院士逝世即將一周年之際,湖南農業大學為他們......

    當庭道歉!侵害袁隆平院士名譽、榮譽案宣判

    5月19日上午,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公益訴訟起訴人天津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訴被告張某侵害著名農業科學家袁隆平名譽、榮譽一案公開開庭審理,法院當庭宣判,被告張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國家級新聞......

    三亞南繁基地又獲豐收科研人員:傳承袁隆平精神

    5月7日,海南三亞崖州區(壩頭)南繁公共試驗基地,幾位游客在金黃的稻田中拍照。這里是雜交水稻雙季畝產1500公斤攻關試驗示范點。前一日,該示范點早稻測產910公斤。科研工作者說,對完成今年雙季畝產15......

    三亞南繁基地又獲豐收科研人員傳承袁隆平精神

    5月7日,海南三亞崖州區(壩頭)南繁公共試驗基地,幾位游客在金黃的稻田中拍照。這里是雜交水稻雙季畝產1500公斤攻關試驗示范點。前一日,該示范點早稻測產910公斤。科研工作者說,對完成今年雙季畝產15......

    悲痛!袁隆平院士安葬,卻以另一種方式活著!

    11月15日,在湖南長沙唐人萬壽園陵墓,袁隆平院士骨灰安葬儀式舉行。同日9時38分,由湖南省農科院主辦袁隆平院士追思禮,展開對老先生的深情懷念,及近期科研成果進展的分享。11月15日上午,“雜交水稻之......

    袁隆平院士骨灰安葬儀式11月15日在長沙舉行

    11月15日,在湖南長沙唐人萬壽園陵墓,袁隆平院士骨灰安葬儀式舉行。同日9點38分,將由湖南省農科院主辦袁隆平院士追思禮,展開對老先生的深情懷念,及近期科研成果進展的分享。......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