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的形勢發展來看,中國不會出現糧食危機。”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9月17日在昆明開幕的第五屆中國雜交粳稻科技創新論壇上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世界糧食市場動蕩局面不會對中國造成太大影響。
袁隆平分析說,中國很重視糧食生產和安全,最重要的一項就是保護耕地,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政府同時還出臺了一系列的支農惠農政策,特別是最低保護價,保護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即便是有天災,總有一些地方是豐收的,最后達到一個相對的平衡,中國這么大,不會出現全國性的天災。”
對于目前世界糧食危機問題,袁隆平說,由于石油漲價,有些產糧大國將很大一部分糧食作為生物能源,其次,全球變暖對農作物生長造成不利影響,晚上溫度提高一度,農作物減產百分之十。“第三個原因就是一些糧食巨頭囤積居奇,造成糧食價格上漲。”
不過袁隆平坦言,因國家有力的調控政策,中國的糧食價格不會出現暴漲的現象。
除了糧食危機及雜交水稻等專業性問題外,袁隆平對“八卦”問題也風趣回應:“我帶著老伴和孫女只是去長沙車展上散散心,被記者拍到了卻說我是去買車了。其實我就只是看了看QQ和奔奔等大眾性轎車。”
袁隆平說,他只有兩部車,一部是國家獎勵的奧迪,另一輛是“天天跟著我去稻田的賽歐”。對于外界盛傳的六輛坐駕的傳聞,袁隆平笑說著,那全是單位的車,只是因為以他名義購車會有更多的優惠。
談興正濃的袁隆平甚至談起了他的老朋友華國鋒。當回憶起兩年前與華國鋒會面的場景時,袁隆平說:“他當時很激動,握著我的手足足握了半個小時。”袁隆平說在得知華國鋒逝世消息后,他第一時間發了唁電。“華老是一個謙虛、忠厚老實、平易近人的老領導。”
袁隆平最后用調侃的語氣說起了“隆平高科”。他本來不想當名譽董事長,但因涉及將水稻推向國外的戰略性問題,他還是半推半就地答應了。
袁隆平機智幽默的回答引來現場掌聲一片。當有記者問及他是否喜歡類似“超級女聲”等選秀類節目時,他一本正經地說“超級女聲”是抄襲。正當現場人員面面相覷之時,袁隆平大笑道:“我們叫‘超級水稻’,他們叫‘超級女聲’,而我們又比他們早,肯定是抄襲我們的。”現場又傳來一片笑聲。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選名單,共有133人新當選為院士。新當選院士正在進行哪些研究?未來有什么研究計劃?如何更好履行院士責任?圍繞這些話題,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兩位院......
11月22日,2023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正式揭曉,45歲的顏寧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新晉兩院院士工作高校、本科畢業院校統計:15所985掛零。顏寧回應當選院士:“帽子”不重要。11月23日上午,在女科......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鈦合金學者、材料科學家、中國鈦合金研究與應用的創始人之一,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員曹春曉,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11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曹春曉,1934年8......
香港中文大學(港中大)23日表示,港中大醫學院教授盧煜明獲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以表彰他在醫學遺傳研究方面重大的成就和貢獻。據悉,今年共有59位科學家獲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盧煜明是香港唯一一位獲選的學者......
11月22日,2023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正式揭曉,中國科學院增選院士59人,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74人。其中,現年45歲的結構生物學家顏寧新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帽子不會改變你這個人,不改變你是誰,最......
2023年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2023年當選院士名單,共產生59名中國科學院院士、7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高校共10人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名單如下:部屬......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分別公布2023年院士增選結果。此輪兩院院士增選人數合計133人,其中,中國科學院增選院士59人,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74人。共有52所高校上榜,雙非高校占比較高據統......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分別公布了2023年院士最終增選結果。2023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59名中國科學院院士;2023年院士增選共選舉產生7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其中,清華大學、深圳醫學......
2023年兩院院士增選工作已經結束,現院士增選名單已經公布。此前名單未公布時,卻有多方小道消息傳出。兩院官方尚且沒有公告消息,小道消息從何而來?2023年兩院院士有效候選人2023年5月31日,中國工......
據南京林業大學消息,世界著名林木遺傳育種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林業大學原校長王明庥,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11月18日10時1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1歲。王明庥據公開資料,王明庥,男,漢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