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起,每年的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這種擁有超大體重,又非常聰明的物種已身處困境。為了補充圈養的亞洲象的數量,對野生亞洲象進行活體捕捉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目前,全球剩下的瀕臨滅絕的亞洲象中,有三分之一(約1.5萬頭)被圈養在許多國家,圈養大象的主要來源是野外捕獲。最近,一項發表于《自然—通訊》的研究顯示,與圈養的大象相比,被捕獲的野生大象壽命更短。
出于各種各樣的目的,捕獲野生物種其實是一種常見現象,其中也包括了必要的醫學實驗、保護和研究等。不過,科學家對于這些從野外捕獲和真正由圈養繁殖成功的動物長期生存狀況的差異并不清楚。然而,這正是動物福利專家、獸醫和生態學家迫切需要知道的。
這一次,芬蘭圖爾庫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緬甸森林營地伐木象的統計記錄,調查了1951年至2000年間5150頭大象的壽命,研究野生捕捉對亞洲象死亡率的長期影響。
研究人員指出,以往對其他物種捕獲后死亡率監測的長期研究僅在捕獲后較短的時間內調查,最大隨訪時間為5年。此前的一項研究表明,捕獲對雌象死亡率的負面影響持續時間大約為8年。而這項研究認為,捕獲對野生大象死亡率的顯著負面影響大約會持續10年。
研究結果顯示,被捕獲的2072頭野生大象在任何年齡段都比3078頭半圈養繁殖的大象有更高的死亡率,并且,野生捕獲大象的死亡率在捕獲后的第一年最高,此后幾年緩慢下降。此外,他們還發現,捕獲時大象年齡越大,死亡風險也越大。
雖然學界關于捕捉和馴化效果的研究還很少,但在一些樣本有限的海洋哺乳動物和靈長類的研究中,的確報告了野生捕獲動物比圈養出生的有更高的死亡率,同時,年齡會增加死亡成本。
研究人員解釋,在捕獲后的一年里,最高的死亡率可能主要與捕獲相關的傷害和創傷有關。而隨后的嚴格馴服和破壞也會導致一些剛被捕獲幸存下來的動物在短時間內死亡。
然而,除了捕捉和訓練帶來的急性壓力,野生大象很可能遭到慢性壓力。盡管目前還沒有直接比較野生和圈養大象在類似飼養系統中的應激激素水平或健康狀況的研究,但長期壓力可能會導致它們的免疫系統功能紊亂、更高的死亡率和更低的壽命,而隨后的健康狀況也會下降。這種壓力的影響也因年齡的不同而不同。
不可忽視的是,對于這種高度社會化的物種來說,捕獲后對社會結構的破壞可能對它們產生更嚴重的后果,長期影響它們的認知和行為。
值得一提的是,通常情況下,大多數大象都是在相對年輕時被捕獲的,它們仍然依賴母親和年長的群體伴侶來保護和教導。而在大象的幼年時期,這種與群體伴侶的分離可能是一種非常不利的經歷。而有意思的是,這項研究發現,在捕獲后,受到最不利影響的是年老的動物,而不是年輕的動物。
這也許是因為,年長的大象比年幼的大象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馴服,而且在被捕獲后可能比年幼的大象受到更嚴厲的馴服等。
大象的基因和衰老速度或能幫助研究人員尋找到抵御癌癥及健康長壽的新線索;2015年歐盟國家中有130萬人死于癌癥,超過了28個國家死亡總人數的四分之一,盡管近些年來癌癥療法得到了明顯改善,但患者癌癥的確......
大象的基因和衰老速度或能幫助研究人員尋找到抵御癌癥及健康長壽的新線索;2015年歐盟國家中有130萬人死于癌癥,超過了28個國家死亡總人數的四分之一,盡管近些年來癌癥療法得到了明顯改善,但患者癌癥的確......
自2012年起,每年的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這種擁有超大體重,又非常聰明的物種已身處困境。為了補充圈養的亞洲象的數量,對野生亞洲象進行活體捕捉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目前,全球剩下的瀕......
大象體內癌細胞的數量是人類的100倍。統計顯示,有約17%的人死于癌癥,卻只有不到5%的大象死于癌癥。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大象特有的一種“僵尸基因”或許是它們抗癌的關鍵所在。美國猶他州大學研究人員3年前......
大象體內癌細胞的數量是人類的100倍。統計顯示,有約17%的人死于癌癥,卻只有不到5%的大象死于癌癥。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大象特有的一種“僵尸基因”或許是它們抗癌的關鍵所在。美國猶他州大學研究人員3年前......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最新的研究報告說,通過繪制大象基因組圖譜,他們發現大象數百萬年的進化過程復雜,曾存在廣泛的種間雜交。圖片來源于網絡這項研究由美國、加拿大、德國、瑞典等國的研究人員聯合展開,他們對現存和......
每當細胞分裂一次,細胞中的DNA就有可能會發生突變,而這些突變就會誘發癌癥發生。如果所有細胞都有著相同的機會產生誘發癌癥的突變,那么具有較多細胞的大型長壽動物相比小型短命動物而言會進行更多的細胞分裂,......
古基因組改寫大象歷史滅絕大象DNA揭示物種間復雜關系本報訊一個神秘古化石的基因組已經動搖了大象的家族樹。現代大象被劃分為3個種:亞洲象(Elephasmaximus)和兩種非洲象——森林象(Loxod......
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讓我們對DNA損傷修復的研究有了一些認識,知道DNA損傷非常容易發生,但是生物進化獲得了能修復這些損傷的系統。盡管如此,在多細胞生物大量DNA損傷和修復過程中,仍然無法完全避免出現D......
泰國等地猖獗的非法捕獵大象威脅的不僅僅是生態系統中的這一種動物,森林本身也可能受到了破壞。根據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發布的消息,大象是重要的種子散播器,并在擴大某些樹種的分布范圍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研究人員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