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南科技大學粘土礦物與生命起源課題組與英國布里斯托大學Stephen Mann院士課題組合作,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粘土礦物原始細胞間的化學信號通訊。相關成果發表在Wiley出版社微鈉尺度研究領域綜合性期刊《Small》上(中國科學院JCR分區工程技術類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8.36)。
生命起源是現代自然科學正在探索的重大科學問題之一,迄今為止古生物學家發現的最古老生物化石是距今約三十五億年前的藍藻細胞,但仍未能發現更為早期的原始生命形式。可能原因之一是在地球早期環境,無機礦物與生物分子組合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生命形式,使得原始細胞與無機礦物的界限不清晰,使得常規古生物研究方法無法分辨原始細胞化石。因而,結合地球早期環境條件,對現生微生物細胞結構與功能的模擬研究是探索生命起源與演化的有效途徑之一。粘土礦物因其高比表面積、選擇性吸附和催化活性等可能在原始生命形成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得到科學家的廣泛關注。
課題負責人西南科技大學董發勤教授介紹,現有研究證實,粘土礦物具有催化氨基酸、多肽、蛋白質等關鍵生物分子的合成與富集功能。以甲基硅氧烷柱撐高鐵蒙脫構建的粘土礦物原始細胞模型保留了粘土礦物的選擇性吸附特性和過氧化物酶類催化功能。以葡萄糖分子為控制開關,二氧化硅原始細胞包埋的葡萄糖氧化酶催化生成的H2O2,經傳遞觸發粘土原始細胞膜的過氧化氫酶類反應,形成對溫度響應的聚N-異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包覆的復合細胞膜,構建高鐵蒙脫石膜自我催化的膜自主重塑性,進一步介導胞內堿性磷酸酶的去磷酸化反應,從而首次實現了原始細胞間的化學信號通訊。
根據《科學報告》25日發表的一篇論文,生命起源所需分子的前體,可能產生自富含鐵的顆粒,來自隕星或地球上約44億年前的火山爆發。此前研究表明,有機分子的前體,如烴類、醛類和醇類,可能是小行星和彗星帶來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700.shtm科技日報北京6月27日電(實習記者張佳欣)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在27......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950.shtm科技日報北京3月23日電(記者劉霞)據美國《科學新聞》網站22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在最......
受精卵前100個細胞(囊胚)的組織方式對于妊娠是否成功、器官形成甚至以后對個體疾病(比如阿爾茲海默病等)的發生都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然而,截止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并沒有找到一個好的方法來模擬囊胚形成的......
眾所周知,我們是由精子與卵子結合的受精卵發育而來的。這也是科學界普遍認同的說法。但是,最近國際知名期刊JournalofAssistedReproductionandGenetics刊發了一則論文稱,......
生命如何在地球上起源是至今未解的問題,科學界認為RNA(核糖核酸)在其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但一直沒找到模擬遠古地球環境而合成RNA的方法。科研人員近日找到一種新“配方”,可以用遠古地球上存在的簡單物質模......
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被稱為二酰胺磷酸鹽(DAP)的化合物,能夠在相同條件下同時磷酸化地球早期生命形式中的三種關鍵物質。他們在最新一期《自然·化學》雜志上刊發論文稱,這一化......
北京時間9月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1966年,一位年輕的化學家提出了一個頗有爭議的地球生命起源假說。50年過去了,他的理論是否得到了某種程度的驗證?從表面上看,毫無生氣的石頭似乎怎么也無法和生命聯......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慕尼黑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嘌呤類堿基腺嘌呤和鳥嘌呤如何能夠容易地和高產率地合成,從而提供更多證據證實RNA可能是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6年5月13日那期Sc......
日前,西南科技大學粘土礦物與生命起源課題組與英國布里斯托大學StephenMann院士課題組合作,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粘土礦物原始細胞間的化學信號通訊。相關成果發表在Wiley出版社微鈉尺度研究領域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