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行勇)近日,西安交大電氣學院教授鄭曉泉課題組與美國斯坦福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崔屹、麻省理工學院核工系教授李巨課題組共同合作,通過一種特殊方法,在納米硅負極外表面包覆一層人工的二氧化鈦納米層,合成出高機械強度的Si@TiO2yolk-shell結構負極,制備出具有高壓實密度的Si@TiO2結構硅負極全電池,實現了較傳統石墨負極2倍的體積比容量和2倍的質量比容量。
目前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只用于低階電源需求,而硅因其理論比容量是傳統石墨負極的10倍以上,被認為有望成為下一代鋰離子電池大容量負極材料。然而,硅負極在充放電過程中的庫倫效率低這一難題一直未被攻克。
經過實驗測試,該新成果的二氧化鈦外殼的機械強度是無定形碳的5倍,可以使穩定的庫倫效率達到99.9%以上,滿足工業化的應用標準,將有效推動硅主體負極在電池工業中的商業應用。該項成果于近日發表在《能源與環境科學》上。
一邊是價格探底,一邊是裝機量保持增長,2024年上半年,儲能企業在“冰火兩重天”的競爭格局下,不斷尋找新機會。6月25日,在夏季達沃斯論壇現場,寧德時代董事長兼CEO曾毓群回應公司號召員工“奮斗一百天......
全固態鋰電池具備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的特點,有望成為超越傳統液態鋰離子電池的下一代電池技術。而電極材料(包括正極和負極)與固態電解質的界面不穩定性阻礙了固態電池的發展。因此,探討正極/固態電解質界面不......
在澳大利亞雅拉山谷中,一場電池技術革命正悄然上演。這里,鈉離子電池為住宅樓和商業企業提供穩定的電力支持,邁出可持續電池應用的重要一步。鋰電池幾乎憑借一己之力成為影響人們生活最廣泛、最深遠的科技之一,但......
工信部7日在其官方網站發布2024年1-4月全國鋰離子電池行業運行情況。數據顯示,2024年1-4月,我國鋰離子電池(下稱“鋰電池”)產業保持增長態勢。根據鋰電池行業規范公告企業信息和行業協會測算,1......
記者23日從清華大學獲悉,該校化學工程系劉凱課題組摒棄傳統電解液設計方式,研發出電場輔助超分子自組裝層技術。該技術仿佛給鋰電池穿上一個穿脫自如的智能防護衣,有望解決電動車冬季“趴窩”問題。相關研究成果......
5月14日消息,今日,美國白宮發布公告,拜登宣布對中國鋼鐵和鋁、半導體、電動汽車、電池、關鍵礦物、太陽能電池、船舶、起重機、醫療用品等提高關稅。電動汽車:關稅將從25%提高到100%。電池、電池組件和......
工業和信息化部8日發布《鋰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24年本)》(征求意見稿)和《鋰電池行業規范公告管理辦法(2024年本)》(征求意見稿),關于“減少單純擴大產能”與高能量密度指標引發產業鏈關注。有鋰電......
在儲能需求高漲的當下,電池技術呈現多元化發展,除主流鋰電池外,鎂、鈉等新興材料也在電化學領域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動力。業界普遍認為,擁有相對安全和高能量密度的鎂電池在多個應用場景下都有望替代鋰電池,成為......
編者按:2023年5月起,“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與中國科學報社聯合發起“科學家回信”活動,邀請廣大讀者向自己心中向往尊敬的科學家、科技工作者提問、留言。活動啟動后,“學習強國”“科學網App”收到了讀者......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郗凱、丁書江團隊聯合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周光敏等人系統地分析了電池全生命周期中正極材料(鈷酸鋰、三元正極、磷酸鐵鋰、錳酸鋰)、石墨負極和集流體的降解機制、缺陷類型與表征方法,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