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太赫茲頻段可變焦消色差超透鏡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Journal of Science: Advanced Materials and Devices上。
超透鏡是一種二維平面透鏡結構,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易于集成等特點,可實現對太赫茲波振幅、相位、偏振等參量的靈活調控,有望解決天然材料在太赫茲頻段電磁響應不足而導致的效率低、體積大等問題。近年來,消色差超透鏡由于能夠有效消除寬頻帶成像產生的色差問題而備受關注。然而,如何在實現寬頻帶消色差的同時,賦予超透鏡連續變焦的能力,仍是目前亟待解決的難題。
研究團隊基于Ⅲ-Ⅴ族半導體材料銻化銦(InSb)設計了性能優異的單元結構。隨后,該團隊采用幾何相位和傳輸相位相結合的方式,巧妙設計超透鏡單元結構的排布方式與空間取向,采用單層超透鏡實現了太赫茲波的寬頻帶聚焦,有效消除了色差現象。進一步,該研究通過改變器件工作溫度,進而調控器件單元結構的相位補償范圍,實現了焦距736.25 μm (NA = 0.62)至 861.02 μm(NA = 0.56)的連續變焦。該成果為設計多功能消色差超透鏡提供了新思路,并有望進一步拓展太赫茲頻段超透鏡在顯微成像和內窺鏡等領域的實際應用。
近日,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太赫茲頻段可變焦消色差超透鏡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JournalofScience:AdvancedMaterial......
近日,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太赫茲頻段可變焦消色差超透鏡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JournalofScience:AdvancedMaterial......
光纖內窺鏡示意圖。研究團隊供圖近日,暨南大學光子技術研究院關柏鷗團隊與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鏡中心黃衛團隊合作,在新型內窺鏡技術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他們研制出一種新型內窺鏡技術,不僅能以高空間分辨率提供......
開展的基于光子相關技術的自由場聲壓復現研究取得可喜進展。為避免影響自由場中的聲傳播,雙光束激光干涉系統建于消聲箱外側,光束穿過吸聲材料在自由場中部形成測量體,并采用兩路輔助光束和兩路測量光束確定測量體......
9月22日至28日,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副所長趙震聲一行赴日本大阪大學訪問交流。訪問期間舉行了理化所與日本大阪大學先進光子學研究中心合作協議簽訂儀式。9月22日,趙震聲研究員和日本大阪大學先進光子學研......
為保持歐盟工業的優勢和提高未來競爭力,歐盟委員會于2010年7月成立了由高層專家組成的工作班子,系統地研究歐盟工業的優勢和未來的發展方向。2011年6月28日,歐委會副主席兼工業和企業委員塔亞尼(TA......
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三屆學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于1月15日在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舉行。林尊祺院士、侯洵院士等我國瞬態光學與光子學領域的知名專家以及實驗室部分科研骨干出席了會議。學術......
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依托于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超快光學為骨干學科,開展光子學前沿、超快光子技術、超快光電子學和超快現象及過程分析等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進行瞬態光學與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