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5-25 17:10 原文鏈接: 要點關注!2020年教育部優秀成果獎啟動申報

      雖未在教育部官網發布正式通知,但已然在部分高校官網發布,標志著2020年教育部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正式啟動。與往年相比,本年度該獎勵5月底發布通知,6月30日結束申報,時間緊、任務重,有幾個問題需要重點關注。

      1、提名獎種

      教育部高校優秀成果獎設立四類獎種: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青年科學獎。

      2、提名資格單位

      1) 教育部三大獎(自然獎、發明獎、進步獎)

       中央部委所屬高等學校的各類成果,可由學校直接提名,提名數量不限;

       地方高等學校的各類成果,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提名,提名數量不限;

       三名及以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可聯合提名。

      2)青年科技獎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校長

       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各學部;

       中國科協所屬的有關全國學會(中國數學會、中國物理學會、中國力學會、中國化學會、中國地質學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化工學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中國動力工程學會、中國電子學會、中國通信學會、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農學會、中華醫學會);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三名及以上聯合提名)。

      3、提名項目要求

      1)提名項目第一完成單位是國內高校。

      2)提名自然科學獎項目提供的代表性論文(專著)應當于2017年12月31日前公開發表,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項目應當于2017年12月31日前完成整體技術應用。

      3)列入國家或省部級計劃、基金支持的項目,應當在項目整體驗收通過后提名。

      4)同一人同一年度只能作為一個提名項目的完成人。

      5)已獲得或正在申報的國家級或省部級科技獎勵的項目技術內容和已通過2019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形式審查但未獲獎項目相關技術內容,不得提名2020年度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

      6)2019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項目的完成人和已通過形式審查但未獲獎項目的完成人,不能作為2020年度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提名項目完成人。

      7)專用項目的相關內容應當在提名前已定密,并需提供相應的定密文件。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青年科技獎提名要求:

       青年科學獎授予已經取得突出原創性學術成果、具有趕超或保持國際先進水平能力的青年學者。每年授予名額不超過10名。青年科學獎候選人應同時符合下列條件:(一)為在校青年教師,在國內高校連續工作3年以上,被提名當年未滿40周歲(1980年1月1日后出生);(二)長期從事科技創新,并取得了有較大影響的原創性成果;(三)具備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良好的科學道德、扎實的學術素養和高尚的師德風尚;(四)潛心研究工作,積極開展人才培養,具有獨立開展研究的能力與較強的科研發展潛力。

       曾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省級科學技術獎和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的項目使用過的成果可以在本年度青年科學獎的提名材料中使用。本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省級科學技術獎和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被提名項目使用過的成果可以在本年度青年科學獎的提名材料中使用。5篇代表作沒有時間限制。

      4、評審方式

       教育部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實行定標定額。

       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設一等獎、二等獎,對于特別優秀的成果可授予特等獎。青年科學獎不設等級。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每年獎勵總數不超過310項。

       評審方式:通訊評審、會議評審、現場考察等。

      5、日程安排

      1)2020年5月30日前:專家或組織提名前,請責任提名專家或組織于2020年5月30日前通過本人電子郵件或組織單位郵箱向教育部提出申請;

      2)2020年6月15日前:按照保密規定填寫和提名。專用項目需按要求于2020年6月15日前至教育部科學技術司進行成果登記。

      3)公示時間要求:通用項目通過網絡或書面進行公示并上傳公示情況,專用項目按保密規定通過內部渠道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公示并以書面形式報送公示情況。公示時間不少于5個工作日。

      4)2020年6月30日:通用項目電子版提名材料直接通過管理信息系統報送,截止時間為2020年6月30日17:00。

      5)2020年7月7日:紙質材料報送截止時間2020年7月7日。

      6)2020年教育部獎勵年度安排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

      年度工作日程(2020年)

      6、提名材料形式審查常見不合格情況(注意最常見)

      1)論文、專利等相關技術內容重復使用;(最常見)

      2)自然獎論文發表不滿兩年;(最常見)

      3)發明獎、進步獎整體技術應用時間不滿兩年;(最常見)

      4)完成人同一年度被兩個以上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項目提名;(最常見)

      5)通用項目提名書中出現涉密材料;(嚴禁)

      6)自然獎完成人不是代表性論文專著的作者;

      7)發明獎前三完成人不是發明專利的發明人;

      8)必備附件未提交或不完整;

      9)其他不符合《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等法規文件以及當年度提名工作通知要求的情況。

      7、外國人也可作為自然獎候選人,要求如下:

      為貫徹實施《關于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精神,經研究,決定自2019年起將外國人納入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獎提名范圍。現將有關事項補充說明如下。

      1)納入提名范圍的外國人指不具有中國國籍,依法在中國國內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單位工作,為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人員。

      2)外國人應長期在華從事科研工作、對華友好、為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等條件。其中:

      ——長期在華從事科研工作指:在中國國內單位連續任職工作不少于5年,每年在華從事科技研發工作時間不少于6個月。

      ——對華友好指:尊重中國現行的方針政策,無違反中國法律法規的不良記錄等。

      ——為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做出突出貢獻指:與中方合作取得具有重要科學技術價值的創新成果,對國內科學發展、技術進步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或者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且中方按約享有相關成果的知識產權。

      3)提名材料所使用的科技成果的知識產權應屬中方所有或與中方共有,且不存在權屬爭議。涉及外國人的代表性論文(專著)的第一完成單位應是國內單位。

      共有知識產權的成果用于提名材料中應事先征得全部共有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同意。

      4)外國人在國外取得的論文(專著)等知識產權歸屬不明確或有爭議的成果,不可用于自然科學獎提名。

    相關文章

    教育部:推動1000所以上高校支撐服務10000家以上企業

    總臺記者今天(7月11日)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工信部和國家知識產權局等三部委近日聯合印發《關于組織開展“千校萬企”協同創新伙伴行動的通知》,力爭利用5年時間,有組織推動1000所以上高校支撐服務10......

    教育部發布預警:高校招生錄取期間,謹防詐騙

    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即將開始,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長等待錄取信息的急切心理,設置“招生陷阱”誘騙考生和家長。教育部再次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只有在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的志愿填報系統填報志愿并且......

    教育部發布預警:高校招生錄取期間,謹防詐騙

    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即將開始,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長等待錄取信息的急切心理,設置“招生陷阱”誘騙考生和家長。教育部再次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只有在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的志愿填報系統填報志愿并且......

    教育部升級就業平臺提供一站式不斷線就業服務

    為主動應對疫情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影響,積極推進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教育部全新升級上線了“國家24365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以下簡稱“24365就業平臺”)。“24365就業平臺”集就業服務、就業指導......

    教育部發布預警:高校招生錄取期間,謹防詐騙

    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即將開始,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長等待錄取信息的急切心理,設置“招生陷阱”誘騙考生和家長。教育部再次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只有在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的志愿填報系統填報志愿并且......

    教育部:推薦使用全國高校畢業生網上簽約平臺

    為優化高校畢業生求職就業服務流程,方便用人單位與畢業生網上簽約,今天,教育部發布《關于推薦使用全國高校畢業生網上簽約平臺的公告》。目前,教育部已開通全國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登記與網上簽約平臺(http:......

    教育部:嚴格按規定組織高校新生入學資格復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863.shtm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高考工作的決策部署,近日,教育部對2022......

    教育部|正式設立香港科技大學(廣州)

    近日,教育部依法批準正式設立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該校是廣州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舉辦的具有法人資格的合作辦學機構,是教育部建設高水平示范性合作大學的有益嘗試。學校融合內地與香港優質教育資源,探索前沿交叉......

    教育部:76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教育部28日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田立新透露,截至2021年底,18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中文教育,76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外國正在學習中文人數超過2500萬,......

    教育部:十年來普通話普及率提高到80.72%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713.shtm中新網6月28日電教育部28日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司長......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