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各直屬檢驗檢疫局,認監委信息中心,各有機產品認證機構:
近來,隨著人民群眾生活不斷改善,有機產品認證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其中標志使用不規范、有機產品不能追溯等是人民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問題。
根據《認證認可條例》、《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為進一步規范有機產品標志使用,確保銷售的有機產品符合相應法律法規和認證依據標準要求,便捷社會公眾和監管部門對有機產品及其標志的辨識,現就進一步加強國家有機產品認證標志(以下簡稱認證標志)管理提出以下要求:
一、各認證機構應當充分利用現代成熟的防偽、追溯和信息化技術,結合國家認監委統一的編碼規則(見附件1)要求,認證標志編碼前應當注明"有機碼"字樣,賦予每枚認證標志唯一編碼(應使用暗碼),同時鼓勵認證機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采取更為嚴格防偽、追溯技術手段,確保本機構發放的每枚認證標志能夠從市場溯源到每張對應的認證證書、產品和生產企業,做到信息可追溯、標識可防偽、數量可控制。
二、對于自動化流水線大批量生產的獲證產品,獲證組織可以在產品標簽或零售包裝上印制認證標志,但應當采用技術手段,在零售包裝或產品上標注認證標志編碼(可使用明碼)。獲證組織在產品標簽印制之前,應將該標簽式樣、印制數量、認證標志編碼報認證機構審核和備案,確保認證標志的使用符合《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和《有機產品》國家標準的要求。
三、為便利消費者和監管部門辨識,國家認監委將建立認證標志備案信息數據庫,各認證機構應當將所發放的每枚認證標志編碼和認證標志使用(見附件2)等方面信息及時傳輸至該數據庫。國家認監委將提供該數據庫統一的查詢方式,為社會公眾和監管部門服務。
四、各認證機構應當嚴格按照《關于國家有機產品認證標志印制和發放有關問題的通知》(國認注[2005]34號)的條件,選擇承擔認證標志印制的單位。同時,加強對認證標志印制單位的管理,督促印制單位建立認證標志出入庫臺帳,堅決杜絕認證標志印制單位私印、濫發認證標志行為的發生。
五、各認證機構應當建立認證標志發放臺帳,嚴格按照獲證產品數量,控制認證標志的發放量。同時,督促獲證組織建立認證標志使用臺帳,并采取通知或不通知檢查的方式,對獲證組織使用認證標志的情況進行檢查,確保獲證產品數量與認證標志使用量相匹配。
六、各認證機構每年應當定期或不定期的通過市場抽樣方式,驗證相關組織合法、規范使用認證標志情況。對于違規使用認證標志的,應當及時暫停、撤銷該組織認證證書;情況嚴重的,應當及時向當地認證監管部門報告,以便相關監管部門進一步追查相關方面的法律責任。
七、請各認證機構加強與國家認監委的溝通與聯系,并在2011年11月30日前,將本機構根據上述要求制定的認證標志管理方案(含認證標志防偽、追溯技術方案概況)和認證標志印制單位名單報國家認監委備案。
八、各認證機構制定的認證標志管理方案應當在2012年3月1日前實施,對于拒不按照要求使用認證標志的獲證組織,認證機構應當暫停、撤銷認證證書。對于已領取認證標志或已印制標簽尚未用完的獲證組織,認證機構應當加強對該獲證組織的認證標志使用的監督,并督促獲證組織在2012年12月31日前使用完畢。
九、各局應當加強對認證標志的監管,對偽造、冒用、超期、超范圍使用認證標志的,應當按照《認證認可條例》、《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和《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管理辦法》等法規、規章規定處理;對未按規定使用或者不規范使用認證標志的零售有機產品,各局應當將相關情況通報銷售單位,同時責令頒證認證機構及時暫停、撤銷該組織認證證書,認證機構拒不暫停或者撤銷認證證書的,應當按《認證認可條例》第六十條第三項的規定依法處理。
聯系人: 王茂華 程正華
電 話: 010-82262763 82262708
附件:
1. 國家有機產品認證標志編碼規則.doc
2. 國家有機產品認證標志編碼備案信息要求.doc
二○一一年十月十四日
英國《自然》雜志及其子刊27日在線發表了基因組聚集數據庫(gnomAD)團隊的系列研究論文,介紹了研究人員對這個大型數據庫的多方面分析,其結果有助人們深入認識人類基因功能,提升對罕見和常見遺傳病的理解......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科技界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進行了總動員。科技期刊第一時間投入戰斗,密切跟蹤科研攻關進展,緊貼一線診療實踐,快速發表優秀成果,薈萃科學抗疫中國智慧,強化國際共享合作,充分彰顯了......
在2019年12月20日召開的中國認證認可協會三屆六次常務理事會上,協會發布《2018認證機構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分析研究了2018年認證認可行業的總體發展狀況,基于數據分析反映了......
12月31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生物信息與分子設計中心構建的棉花資源和網絡數據庫網站正式上線。用戶可在該網站上進行數據挖掘和分析、可視化展示等,操作簡單快捷,結果準確易懂。該數據庫網站(Gos......
近日,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NIST)目前開始提供新的生物特征識別研究數據-指紋、面部照片和虹膜掃描。這些專門為研究目的而創建的數據主要用于測試系統,該系統在授予訪問權限之前可以驗證一個人的身份-無......
WebofScienceTM核心合集作為全球權威的學術信息數據庫,50多年來一直遵循嚴格的選刊標準,遴選全球最具學術影響力的高質量期刊。WebofScienceTM核心合集的四大期刊庫分別是:1、Sc......
ESI數據庫更新了2019年11月最新ESI數據,這也是2019年最后一期的ESI數據。據統計,全球共有6214家科研機構上榜。內地高校6所新進入ESI前1%,新增32個學科基于本期ESI數據,我們與......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開發的人類表觀組關聯分析數據庫EWASDataHub正式上線。該項研究成果以EWASDataHub:aresourceofDNAmethylat......
WebofScienceTM核心合集作為全球權威的學術信息數據庫,50多年來一直遵循嚴格的選刊標準,遴選全球最具學術影響力的高質量期刊。WebofScienceTM核心合集的四大期刊庫分別是:Scie......
一個巨大的數據庫正在印度悄無聲息地建立,有望讓免費的論文挖掘成為可能——但是,這合法么?CarlMalamud正在發起一場運動,他要解放被付費墻封鎖住的信息,而且已經取得了初步勝利。此前幾十年,他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