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08-23 11:06 原文鏈接: 評論:土地污染治理很緊迫

      在我國古代一直存在著社稷祭祀的制度。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壇包含著古人對土地的崇拜。東青、南紅、西白、北黑、中黃,五方五色之分,絕非牽強,事實上正與我國各地的土壤特色相配。比如,南紅,是因為我國南方許多地方高溫多雨,土壤中礦物質風化作用強烈,分解徹底,易溶于水的礦物質幾乎全部流失,只剩下氧化鐵等礦物質殘留土壤上層,而氧化鐵呈紅色,紅土由此形成。

      然而,這種“特色相配”似乎正在成為歷史,以色辨土如今已變成一件難事了。隨著我國城市化的推進,化工污染成為重大污染源。無論是空氣污染還是水體污染,最終都會回歸土壤,造成土壤污染。某地一家開工30年的電鍍廠對當地造成嚴重污染,土壤及水坑都顯露紅色、黃色,給人一種觸目驚心的視覺沖擊,其地表水毒物超過國家環境標準1萬倍,放一條魚進去一分鐘就死了。盡管這家工廠已經被關閉了,但它造成的污染卻成為埋在土壤中的一顆毒瘤,難以根除。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凡被污染的土地大都色彩鮮艷,而且“特色相配”。事實上,這并不難解釋,就如同前文講五色土壤成色由其中的礦物質成分決定一樣,被污染的土壤顏色也與污染物的顏色一致。不講顏色,就特色而言,造成危害最嚴重的土壤污染是重金屬污染。根據中國科學院應用生態研究所的研究資料,目前我國受鎘、砷、鉻、鉛等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近兩千萬公頃,約占耕地總面積的1/5,全國每年因重金屬污染而減產糧食1000多萬噸。

      專家指出,不規范的采礦業及其下游冶煉產業是造成土地重金屬污染的主要元兇,而在農耕區,過度使用化肥則是其重要罪魁之一。一些磷肥和復合肥中鎘含量超標,能夠使土壤和作物吸收到不易被移除的鎘。即便是有機肥料也難逃重金屬污染。在一些小規模的養殖場,人們常常在豬、雞等農畜的飼料中添加含砷制劑,因為這種重金屬可以殺死豬體內的寄生蟲,促進牲畜生長,甚至可能“讓豬肉的顏色變得更紅潤”。這些牲畜的糞便又是農民樂于購買的有機肥料。當含砷的肥料被堆積入田時,肥料內的重金屬就會悄無聲息地潛入地下,并隨著耕種傳遞到農作物中。

      這些重金屬超標的土地隱蔽性非常強,常常令人難以發現。如果土壤僅僅重金屬含量超標或遭受輕度污染,莊稼非但不會遭受影響,有時甚至會“長得更好”。另外,即使大多數時候將真兇捉拿歸案,解藥卻無處可尋。我們知道,土壤重金屬污染一旦形成即具有不可逆性,很難恢復,遠比水污染、空氣污染治理要困難。目前,科學家們只有兩種方法來對付隱藏在土壤中的重金屬:一是在田地中播撒化學調理劑;二是種植易吸收重金屬的富集植物。然而讓人無奈的是,調理劑有可能傷害土壤本來的養分,而種植富集植物的治療速度極慢。有時,即便將富集植物種上10年,一片農田也恢復不到清潔土壤的水平。

      再難治理也要治理。當前各地土壤污染治理修復工作大都由政府花錢,而那些化工污染企業要么是國有企業,要么是集體企業,它們“污染賺錢走人”,完了都讓政府買單,實在是無奈之舉。因此,要治理土壤污染,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盡快出臺土壤修復法等相關法律與土壤修復的國家技術標準,使土壤修復有法有據;同時,要盡快明確“誰污染誰治理”(或者“誰受益誰治理”)的原則,理順管理體制,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此外,要立足預防,建立相關的土壤污染防治與修復基金,為生產中的污染及搬遷后土壤修復做好資金準備。

    相關文章

    微塑料污染的生態影響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教授章家恩團隊在微塑料污染生態影響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據悉,這是該......

    創造記錄!這篇發表19天Science文章由于污染問題而被撤回

    2021年11月中旬在非洲南部首次發現的SARS-CoV-2Omicron變種(BA.1)的地理和進化起源仍然未知。2022年12月1日,洪堡大學CarloFischer等人在Science在線發表題......

    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試行)

    關于公開征求《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索引號000014672/2022-00464分類海洋生態環境管理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生成日期2022-11-28文號環辦便函......

    210億!財政部下達2023年大氣污染防治資金,最高河北35億

     因疫情影響,導致各種會議、展會暫停或延期舉辦,為了充分展示秸稈、畜禽糞污等農林廢棄物行業發展,展示優秀品牌企業、挖掘創新技術、推廣應用產品,傳播區域項目信息,宣傳先進經驗,現誠邀地方政府、......

    關于發布《印刷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四項標準公告

    關于發布《印刷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四項國家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公告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現批準《印刷工業大氣污染物排......

    生態環境部等15部門聯合發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生態環境部等15部門日前聯合印發《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國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基本消除;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取得積極成效,臭氧濃......

    日本公司曝大丑聞,這是輻射檢測儀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東京電力公司再被曝丑聞。日本媒體近日報道,東京電力公司在外界視察福島第一核電站時,用難以檢測出放射性物質的儀器檢測核污染水,從而宣傳核污染水排海的安全性。東電用特殊儀器檢測污染水應付視察近日,日本當地......

    空氣污染加劇氣候變化負面影響

    根據9月23日發表于《科學進展》的一項研究,空氣污染對人類健康、農業和經濟的影響因污染物排放地的不同而產生差異。這項研究可能會激勵某些國家減少導致氣候變化的排放。該研究由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和加......

    生態環境部權威解答:新污染物監測如何開展?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新污染物治理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新污染物治理工作進行全面部署。我國新污染物治理起步較晚,工作基礎相對比較薄弱,面臨法律法規、管理體制、科技支撐、資源配置等諸多不足和......

    把自然講給你聽:如何應對臭氧污染?

    到2025年,要實現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調整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的結構,實行污染管控、增加新能源使用,才能有效治理臭氧污染陽光燦爛的晴熱天氣,天空常常湛藍如洗。但是,如果你在看似空氣清新的戶外聞到一......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