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7-25 10:56 原文鏈接: 評論:地表水抗生素污染急需治理

      近期發表在國內學術期刊《科學通報》上的一篇文章稱,我國地表水中含有68種抗生素,而且被檢出抗生素的總體濃度水平與檢出頻率均較高。一些抗生素在珠江、黃浦江等地的檢出頻率高達100%,有些抗生素檢出的濃度高達每升幾百納克。而工業發達的國家僅小于20納克。

      此前,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的研究人員發現,珠江廣州河段中紅霉素、羅紅霉素、弗諾沙星等9種常用抗生素,其總濃度最高超過了每升水2000納克,高于歐美等國家河流中相應抗生素含量的3~4倍。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水質安全受到威脅,公眾必然會為此付出沉重的生命健康代價。

      地表水的物質含量是人類生產生活的直接反映。雖然目前地表水中抗生素的來源仍存在一定爭議,但根據此前的研究,污水處理廠、畜牧養殖、制藥廠以及醫院、農業耕地等為主要的污染來源。我國是抗生素生產和使用大國,年產抗生素原料大約21萬噸,其中85%用于國內的醫療和農業,人均年消費量超過美國10倍。

      從醫療領域看,我國是世界上濫用抗生素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藥物產量的70%是抗生素,這一比例在西方國家只有30%。我國目前使用和銷售量前15位的藥品中,有10種都是抗菌藥物,全國每年人均輸液8瓶,遠高于國際上的2.5~3.3瓶的數量,“吊瓶大國”、“抗生素大國”由此得名。而這些進入人體內的抗生素,被吸收用于治病的僅占20%左右,近70%~90%會被排泄出來,最終通過生活污水進入自然環境當中。

      從種植、養殖業來看,過量使用抗生素的情況同樣十分嚴重。抗生素雞、多寶魚事件便是最好的例證。在農業種植方面,以大量的抗生素來殺滅病蟲害,成為追求高產的一種手段,一些殺蟲劑、殺螨劑、除草劑等,大多屬于抗生素。尤其是在養殖業的應用上,抗生素藥類殘留最容易污染水體。

      地表水含抗生素的危害不可小視。這既是環境污染,也是生物污染。水中抗生素含量過高且長期攝入的話,會損害人的肝、腎、神經系統等,同時,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形成耐藥抗藥體質。抗生素長期高濃度存在于地表水中,會對地表微生物鏈起到殺傷作用,最終威脅自然生態環境。

      “地表水含抗生素”絕非危言聳聽,倘若不能改變濫用抗生素的問題,賴以生存的水資源遲早會成為奪命之水。為此,必須高度重視并有效治理,防患于未然。

      首先,減少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當務之急。要提升國民衛生素質,加強醫藥衛生教育,自覺抵制濫用藥物的陋習,樹立藥物合理使用的觀念。嚴格執行處方藥物管理法規,對亂賣處方藥物的藥店及亂開抗生素藥的醫生予以嚴懲。加強對醫療機構使用抗菌藥物的考核,對于濫用抗生素的醫院予以降級等,醫生取消處方權。同時,借鑒歐盟國家有關全面禁止在飼料中添加任何抗生素的做法,盡快出臺相應規范,對種植、養殖業使用抗生素的情況進行嚴格限制,從源頭上予以控制。

      其次,嚴格藥物企業、原料和制劑企業等的管理規范。近年來,國家已經開始采取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辦法,要求企業對生產的廢料和殘渣進行規范處理。如果進一步嚴格相關標準,會更有利于環境治理。

      第三,國家應制定戰略規劃和開展相關研究項目,開發研制能夠取代抗生素的藥物,如中藥類、微生物類、生物制品類,逐步減少并最終停止使用抗生素。同時,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加大對抗生素替代物研究的支持力度,積極引導養殖戶主動放棄飼用抗生素,采用替代物進行綠色養殖。

    相關文章

    年產逾3000只攻關創新藥物

    29日,在位于廣州增城的國家犬類實驗動物資源庫,繁育人員汪榮根帶著記錄本在比格犬種犬房巡查,檢查種犬的生產信息卡,觀察后代的性狀情況,同時記錄下種犬的生產數據,為種群的生產力評價、標準性狀選育、系譜檔......

    葉明亮:發展高效藥物靶標鑒定新方法

    近日,大連化物所生物分離分析新材料與技術研究組(1809組)葉明亮研究員團隊和吉林大學胡良海教授團隊、我所分子模擬與設計研究組(1106組)李國輝研究員團隊合作,利用蛋白質結合藥物以后對變性引起的沉淀......

    質譜成像:腫瘤和藥物研究的火眼金睛

    質譜成像和熒光成像結合的多模態成像是近年來研究的熱點,可在分子水平精準表征腫瘤組織及藥物在組織中的分布,并助力研究者設計探針來動態示蹤抗癌藥物的作用機制。近日,分析測試百科網采訪了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

    mRNA疫苗行業分析報告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新冠病毒傳播速度快,感染面積大,毒株易變異等特點,導致疫情防控難度升級。為建立疫情防護屏障,人們需要在短時間內研發生產相應疫苗,并且快速、大規模生產和接種。傳統......

    我國在研惡性腫瘤類藥物已到臨床后期階段

    國家衛生健康委8月25日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建東在發布會上介紹:惡性腫瘤牽扯到千家萬戶,是大家非常恐懼的疾病。在過去十幾年,新藥創制重大專項對惡性腫瘤研究......

    一種免疫蛋白有望應對抗生素耐藥性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日前發布公報說,該校科研人員參與的一項研究發現,免疫系統中一種特定的蛋白質可殺滅包括耐藥菌在內的細菌,這可能有助于未來研發新型藥物,治療包括腦膜炎、肺炎和敗血癥在內的一些傳染病。研究表......

    某些藥物可能增加高溫相關心臟病風險

    根據《自然·心血管研究》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和&beta;受體阻滯劑的患者,非致命高溫相關心臟病風險或上升。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證實這一效應。此前研究人員已經證實,暴露于寒冷......

    大變天!非醫保藥成集采主力軍?十億級品種市場生變

    “八省二區”省際聯盟集采消息頻頻傳出,第三批未全面落地,第四批已聞風而至。據悉,該省際聯盟集采(第四批)正式文件已公布,擬納入18個集采品種,其中13個非醫保藥,不乏乙酰半胱氨酸、頭孢孟多等在2021......

    預防遺傳學NabsFDA批準肥胖藥物

    PreventionGenetics近日表示,它的POMC/PCSK1/LEPR伴隨診斷已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II類設備的上市許可。該公司最近被ExactSciences收購,與RhythmPh......

    中國首款3D打印藥物產品三迭紀T19獲NMPA臨床試驗(IND)批

    近日,南京三迭紀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三迭紀”)宣布公司首個3D打印藥物產品T19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藥物臨床試驗(IND)批準。該產品在中國按照2.2類改良型新藥進行注冊申報,是已......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