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大利亞研究人員提出一項能在10分鐘內完成的癌細胞檢測。這項檢測通過識別癌細胞和健康細胞之間的DNA差異,可快速完成初步診斷。
圖片來源于網絡
甲基基團附著到DNA上的過程(被稱為甲基化)受到遺傳操控。在所有“成熟”的人類細胞中,DNA都攜帶這些修飾。癌細胞與健康細胞的基因組信息具有顯著差異,進而導致大多數類型癌細胞的甲基化水平和模式存在差異。
昆士蘭大學的Matt Trau及同事發現,癌細胞中不同的甲基化情況會影響DNA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在這些特性中,研究人員發現DNA與金納米粒子的連接尤為緊密,并利用這一特性開發出一種癌癥檢測方法。只需極少量來自患者的純化基因組DNA,就能在10分鐘內完成檢測,且檢測結果僅憑肉眼就能辨別。
為確認有效性,研究人員在代表不同癌癥類型的100多個人類樣本(來自72名癌癥患者和31名健康個體的基因組DNA)中測試了這一方法。相關論文近日刊登于《自然—通訊》。
但研究人員表示,在目前階段,此方法只能檢測是否有癌細胞存在,無法識別其類型或疾病進展。今后應對更多樣本進行測試,并在可能的情況下開展更詳細的分析研究。
科技日報北京9月10日電 (記者張夢然)德國“3D物質定制”卓越集群、馬克斯普朗克醫學研究所、海德堡大學有機體研究中心和分子生物學中心合作,開發出一種新的分子工程技術。研究團隊利用特定折疊的......
DNA因其標志性的雙螺旋結構而廣為人知。但澳大利亞加文醫學研究所科學家發現,人類基因組還含有超過5萬個不尋常的結狀DNA結構,稱為i-基序。最新一期《EMBO》雜志發表了這些獨特DNA結構的第一張綜合......
DNA雙螺旋結構中伸出的結狀i-基序結構已被定位在人類基因組的50000個位置上,集中在包括控制基因活動的區域在內的關鍵功能區域。圖片來源:加文醫學研究所科技日報北京9月1日電 (記者張夢然......
美國科學家發現了DNA內長期潛伏的“空間語法”,這是理解基因活動如何在人類基因組中編碼的關鍵。這項研究或重塑科學家對基因調控的理解,更深入地揭示遺傳變異如何影響發育或疾病中的基因表達。相關論文發表于《......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醫學實驗室和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于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揭示了如何識別DNA損傷并啟動其修復的基本機制。他們使用尖端的成像技術來可視化DNA修復蛋白是如何在單個D......
DNA包含了維持生命所需的基礎信息。理解這些信息是如何存儲和組織的,一直是20世紀最大的科學挑戰之一。現在,借助GROVER這一基于人類DNA訓練的新型大型語言模型,研究人員有望解碼基因組中隱藏的復雜......
科技日報北京8月6日電 (記者張佳欣)DNA包含了維持生命所需的基礎信息。理解這些信息是如何存儲和組織的,一直是20世紀最大的科學挑戰之一。現在,借助GROVER這一基于人類DNA訓練的新型......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醫學實驗室和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合作解開了一個數十年之久的謎團。他們揭示了如何識別DNA損傷并啟動其修復的基本機制。這項研究使用尖端的成像技術來可視化DNA修復蛋白是如何在單個D......
基因組信息在生命科學研究中具有重要價值。基于三代長讀長的測序組裝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基因組學研究。其中,PacBio高保真測序技術因高精度的測序質量被認為是三代測序的金標準。然而,PacBio標準建庫方......
目前,陸地鈾儲量有限,而海洋存在豐富的鈾。因此,從海水中提取可以作為鈾的另一種來源,以確保核能滿足工業發展的需求。有研究發現,吸附是從海水中提取鈾的有效方法,但由于海水中鈾的濃度低且海水成分復雜,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