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呈現紅色就是因為其中含有亞鐵血紅素的緣故。它可以在肺部或腮部臨時與氧氣分子結合,該分子中的Fe2+在氧分壓高時,與氧結合形成氧合血紅蛋白(HbO2);在氧分壓低時,又與氧解離,身體的組織中釋放出氧氣,成為還原血紅蛋白,由此實現運輸氧的功能。血紅蛋白也可以運送由機體產生的二氧化碳(不到氧氣總量的2%,更多的二氧化碳由血漿解決)。血紅蛋白中Fe2+(亞鐵離子)如果氧化成Fe3+(鐵離子),則稱高鐵血紅蛋白,則喪失攜帶氧氣的能力,而且血紅蛋白與一氧化碳的親和力比氧的大210倍。
每個紅細胞含有兩億到二十億個血紅素分子,占了紅細胞重量的三分之一。每個血紅素分子由四個次體構成,每個次體包含一個血基質(heme)以及一個和血基質連接的多肽。血紅素內的多肽稱為球蛋白(globin),而每個血基質當中有一個鐵原子,此處可以和一個氧分子結合。因此,一個血紅素可以和四個氧分子結合。女性血紅素的平均濃度為14g/L,男性的血紅素平均濃度為16g/L。在體內,不是只有血紅素含有鐵原子,像細胞色素是另外一種含鐵原子的分子。
肺中的氧氣張力高,血紅素在微血管中與氧結合,形成充氧血紅素,充氧血紅素在氧氣張力較低的組織微血管中釋出氧氣。而二氧化碳是以碳酸、重碳酸離子以及鉀和鈉的重碳酸鹽的形式進行運輸。血紅素和氧結合時,血液就變得鮮紅,變成動脈血,和二氧化碳結合時,血液就變得暗紅,變成靜脈血。
血紅素既能和它們很快地結合,而且還能夠和它們分開。當紅細胞流經肺里的時候,它就跟氧結合在一起并把氧運送到人體全身的各個角落里,讓肌肉、骨骼、神經等細胞得到氧氣,能夠正常地工作。紅細胞把氧氣送出后就很快地和氧氣分離,立刻帶走了這些細胞排出的二氧化碳,運回肺部呼出體外。
另外,并非所有的血紅素的構造都相同,例如胎兒的血紅素比成年人的血紅素有著更強的氧親和力,在任何氧分壓下,都有著比母親血紅素為高的百分比,因而能從母親的血液中獲取氧,胎兒出生后二十個星期,血紅素就變為成年人的形式了。
紅細胞就是這樣忠誠地把氧氣運輸給人身體組織的各部位,再從各部位運送出代謝產物二氧化碳,所以紅細胞是我們人體內不可缺少的“運輸隊”。
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 富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是一種含鐵的蛋白質,呈紅色。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與氧分離。血紅蛋白的這一特性,使紅細胞具有運輸氧氣的功能。
紅細胞除可運送氧氣外,還可運送部分來自組織細胞中的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