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于1930年12月,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突出貢獻是創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
● 這個國際生物醫學大獎被視為諾貝爾獎“風向標”
● 獲獎原因為“發現了治療瘧疾的藥物――青蒿素”
● 廣州中醫藥大學李國橋教授也曾參與該項目的研究
昨天,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公布消息,2011年國際生物醫學大獎“拉斯克獎”日前揭曉, 81歲高齡的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了其中的臨床醫學獎,獲獎理由是“因為發現青蒿素――一種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中國生物醫學界獲得的世界級最高大獎,使屠呦呦這個特別的名字,成為大家矚目的焦點。據中藥研究所工作人員透露,目前屠呦呦已前往美國領獎。
迄今為止,共有超過300人次獲得拉斯克獎,而其中有80位在隨后的幾年中獲得了諾貝爾獎,所以該獎項也被視為諾貝爾獎的“風向標”。中國人第一次獲得如此重量級的獎項,注定將會載入我國科技史冊。近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預言性地公開指出,非院士的屠呦呦和另外一位中醫科學家值得獲得諾貝爾獎。
據介紹,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1951年至1955年就讀于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她僅有大學本科學位,已有的資料對她的介紹也很簡單。1967年5月23日我國啟動了抗瘧新藥研發,遍布全國60多個單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員組成了抗瘧新藥研發大軍,她與其他幾位中醫研究院的研究人員一道被召集加入“523任務”。正是在大型研究抗瘧疾藥物的“523任務”中,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青蒿素,成為發現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
受葛洪青蒿治瘧疾啟發
饒毅表示,關于青蒿素的發現過程還有一定爭議,主要的一個問題是,屠呦呦是否可以作為其代表人物?饒毅認為,是屠呦呦提出了用乙醚提取青蒿素,這一點至今被認為是當時發現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關鍵所在。
青蒿素是從中藥黃花蒿中提取的一種抗瘧成分,具有抗白血病和免疫調節功能。屠呦呦說,青蒿抗瘧疾的問題,實際上晉代葛洪在其《肘后備急方》中就有關于瘧疾的治療方藥,其中記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古人用的是青蒿鮮汁,也正是受此啟發,她采用了乙醚來制取青蒿。青蒿素的確切療效,也是中藥在國際上獲得承認的一個重要標志。
因為種種原因,我國沒有獲得青蒿素的知識產權。
截至2022年9月3日,GreggL.Semenza至少糾正了6篇文章,撤回了5篇文章。其中,在2022年9月2日,GreggL.Semenza撤回了4篇PNAS文章。2019年,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聯......
瘧疾至今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黃花蒿是全球普遍使用的抗瘧疾藥物——青蒿素的主要天然資源,保障全球優質廉價的青蒿素原料供應對于全球瘧疾防控有重要價值。但黃花蒿基因組雜合度和重復度很高,致使高質量的黃花蒿基......
“我最大的夢想就是用古老的中醫藥,促進人類健康,讓全世界的人們都能分享到它的好處。自己一輩子想的,就是老老實實把科研做好,把課題做好,希望把青蒿素的研究做得更深入,開發出更多藥物來,造福更多人,這也是......
“我最大的夢想就是用古老的中醫藥,促進人類健康,讓全世界的人們都能分享到它的好處。自己一輩子想的,就是老老實實把科研做好,把課題做好,希望把青蒿素的研究做得更深入,開發出更多藥物來,造福更多人,這也是......
弗蘭克·威爾切克和阿道夫·普拉森西亞在訪談中當今的科學領域中充滿了科學家和人文學者之間的對話和互動。新知識的前沿是跨越傳統學科界限合作的產物。我相信,新知將在不同研究背景的科研人員一起解決具體問題時碰......
90年前,當英國物理學家查德威克通過實驗發現一種新粒子時,他一定想不到,90年后的人們,會受益于他的發現,用上核能發電。2022年是聯合國確定的“基礎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年”,相關活動將由聯合國教科......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4/478054.shtm每年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瘧疾日,4月26日則是中國的“全國瘧疾日&rdq......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4/477948.shtm新華社內羅畢4月25日電題:為全球抗瘧貢獻中國智慧與方案新華社記者朱紹斌4月25日是......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4/477941.shtm中新社北京4月25日電題:探訪屠呦呦工作室:青蒿素問世50周年,為何她仍牽掛?中新社......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4/477941.shtm中新社北京4月25日電題:探訪屠呦呦工作室:青蒿素問世50周年,為何她仍牽掛?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