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3-12 15:58 原文鏈接: 謝德體代表:促進秸稈利用產業化形成先進的配套技術

      “應盡快完善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組織和管理機制,加強秸稈資源化利用技術的研究,促進秸稈利用產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形成成熟、完善、先進的配套技術。”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西南大學教授謝德體建議加大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

    圖片.png

    全國人大代表、西南大學教授謝德體(受訪者供圖)

      “中國農民對作物秸稈的利用有悠久的歷史。”謝德體說,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中國糧食產量連續7年超過6億噸,按粒稈比1∶1.2計算,再加上其他作物秸稈,目前全國農作物秸稈總產量超過10億噸。

      謝德體指出,秸稈是一種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資源。然而隨著省柴節煤技術的推廣,燒煤和使用液化氣的普及,在我國農村中有大量富余秸稈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直接造成大氣污染。或者被丟棄在田邊、地角、溪溝,一遇大雨,沖入江河,形成漂浮物造成堵塞。

      謝德體表示,作物秸稈是農業生產重要的有機肥料,秸稈還田是我國沃土工程的重要內容,秸稈覆蓋已成為農業增產增收的重要技術措施。長期還田可提高土壤有機質。秸稈覆蓋地面,干旱期減少了土壤水的地面蒸發量,保持了耕層蓄水量。同時,農田覆蓋秸稈也有很好的抑制雜草生長的作用。

      謝德體指出,秸稈不僅可以作為飼料源喂食家畜,秸稈還可以作為原料源,代替磚、木等材料,有效保護耕地和森林資源。秸稈墻板的保溫性、裝飾性和耐久性均屬上乘,許多發達國家已把“秸稈板”當作木板和瓷磚的替代品廣泛應用于建筑行業。

      “如果用5億噸生物質代替煤炭,可減排700-800萬噸二氧化硫,減排氧化亞氮3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2億噸,這將帶來巨大的生態、環境、經濟效益。”謝德體說,農作物秸稈能源轉化的主要方式是秸稈氣化。除秸稈氣化以外,秸稈還可以用來加工壓塊燃料、制取煤氣、沼氣,轉化為生物油。


    相關文章

    今年秸稈綜合利用率計劃達95%以上黑龍江省印發秸稈綜合利用方案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黑龍江省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實施方案(暫行)》(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2023年,全省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秸稈還田率達到68%以上。其中,北大荒農墾集......

    “快速熱化學反應過程分析儀”項目已形成樣機產品

    由沈陽化工大學等10家單位組成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快速熱化學反應過程分析儀”項目組今天召開研究進展與成果產業化推進會。該項目2022年立項,經過項目團隊一年多的科技攻關,現已形成“快速熱化學反應過程分......

    秸稈熱解炭高效高值利用方法被發現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種植廢棄物清潔轉化與高值利用創新團隊,揭示了不同秸稈熱解炭促進厭氧發酵性能及微生物組學特性,實現了秸稈熱解炭的高效高值利用,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生物資源技......

    解決卡脖子+空心化中科科儀高端儀器裝備產業化項目主體全面封頂

    9月16日,中建二局江蘇分公司承建的蘇州中科科儀高端儀器裝備產業化項目主體全面封頂,這標志著項目建設全面轉入二次結構和裝飾裝修施工階段。當日上午,蘇州中科科儀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蘇州城市建設項目管理有限......

    智能科技,改變生產生活

    以“智行天下能動未來”為主題的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于5月18日—21日在天津舉辦。大會智能科技展設置了人工智能、5G+工業互聯網等10個主題展示區和5G、智能網聯車2個智能體驗區,展示了智慧病房系統、智......

    生態產業化與全面鄉村振興國際論壇在陜西漢中舉行

    5月6日—7日,由國際地理聯合會農業地理與土地工程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陜西理工大學、漢中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生態產業化與全面鄉村振興國際論壇在陜西省漢中市舉行。來自亞洲、歐洲、大洋洲的......

    加強人工智能共性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協同發展

    “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交通、旅游等實體經濟重要領域深度融合。”4月20日下午,國新辦舉行一季度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在答問時表示,將用好融合應用這把金鑰匙,開......

    長期秸稈還田土壤碳效應

    7月5日從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生態循環農業團隊在長期秸稈還田土壤碳效應的研究中取得最新進展,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國際期刊《整體環境科學》上。稻麥輪作是長江流域主要種植方式,在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中發揮......

    活性炭對秸稈厭氧消化系統生物和非生物影響

    我國是秸稈大國。秸稈的資源化利用技術不斷發展,仍有大量的秸稈廢棄物被就地焚燒、填埋。粗放處理方式造成環境污染,導致生物質資源浪費。秸稈中蘊含著大量可被轉化的生物質(半纖維素、纖維素等),經厭氧消化后可......

    循環流化床煤氣化技術加速產業化

    日前,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循環流化床煤氣化(CGAS)技術開發及產業化”項目亮相2021中國(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備受關注。記者獲悉,該項目源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