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3-29 11:25 原文鏈接: 譚蔚泓院士獲頒拉夫·亞當與匹茲堡分析化學成就獎

      近日,在美國費城召開的匹茲堡分析化學和光譜應用會議暨展覽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譚蔚泓教授因核酸適體在生物傳感,光譜分析,化學生物學、納米醫學和分子醫學等方面取得的諸多突破性、原創性成就,同時獲得拉夫·亞當(Ralph N. Adams)生物分析化學成就獎與匹茲堡分析化學成就獎(Pittsburgh Analytical Chemistry)。值得一提的是,這兩項大獎是自2004年譚蔚泓院士首次拿到匹茲堡成就獎(Pittcon Achievement Award)之后再度榮獲大獎,成為匹茲堡會議歷史上第一位在同一年拿到這兩個科學成就大獎的科學家。

    參加Ralph N. Adams獎分論壇的專家、學者

      匹茲堡分析化學和光譜應用會議暨展覽會(Pittsburgh Conference on 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Applied Spectroscopy,PITTCON)是全球最具權威和歷史最悠久的分析化學、譜學科學和生物分析及實驗室儀器等相關領域學術會議及展覽會。拉夫·亞當生物分析化學成就獎旨在表彰個人對生物分析化學領域的重要貢獻。匹茲堡分析化學成就獎是分析化學領域的最高獎項,旨在表彰個人對分析化學領域的巨大貢獻,兩個獎項每年全世界范圍內都只頒發給一位科學家。

      核酸適體被稱為化學家“抗體”,是由DNA/RNA單鏈構成的核酸分子,可特異性地識別單個蛋白、小分子和細胞及各種人體樣本。由譚蔚泓院士首創基于以活細胞為篩選靶標的核酸適體細胞篩選新方法(Cell-SELEX),方法簡單、快速、并具有可重復性。通過Cell-SELEX方法,能有效產生大量的高親和力和高選擇性的多種疾病的核酸適體探針,將它們應用于生物醫學的前沿研究和臨床中,將有望在包括癌癥的超靈敏檢測、分子成像、藥物的靶向輸送和診療及癌癥生物標志物發現上帶來新的突破。

    應邀參加Pittcon會議的分子醫學研究院團隊成員

      大會評獎委員會主席阿密特·哥什(Amit Ghosh)博士說:匹茲堡分析化學和光譜應用會全體評獎委員會一致選擇將這兩項大獎同時頒發給譚蔚泓教授的主要原因,正是在于表彰譚教授在生物傳感,光譜分析,化學生物學與納米醫學等方面的卓越貢獻!為祝賀獲獎者,大會特別開設拉夫·亞當獎論壇以及匹茲堡分析化學獎論壇研討相關領域的前緣發展。 大會邀請譚蔚泓院士發布兩個主題報告,成為本次會議的一大亮點。

      在拉夫·亞當獎論壇上,大會主席邀請有美國三院院士大衛· 瓦特(David R. Walt)教授、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雷納德·芝諾比(Renato Zenobi)教授、中國科學院化學所方曉紅教授、美國伊利諾斯大學杰出教授、著名華裔學者聶書明教授和譚蔚泓院士五位教授圍繞生物分析,納米材料和生物醫藥的發展及臨床應用等研究方向做了精彩報告。

    應邀參加匹茲堡分析化學獎分論壇的專家、學者

      譚蔚泓院士的報告再次闡明了分子醫學的基本概念,明確了從分子的角度研究疾病發生發展過程的重要意義。同時,譚蔚泓院士討論了基于核酸適體的診斷試劑和靶向藥物用于白血病和胰腺癌等惡性腫瘤早期診斷與治療的方法。可喜的是,這些研究成果已經陸續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和其它相關醫院進入臨床前研究。

      匹茲堡分析化學獎論壇上,大會主席邀請美國四院院士、西北大學查德·莫金(Chad A. Mirkin)教授,美國伊利諾斯大學、美國分析化學雜志《Analytical Chemistry》主編喬納森·斯維得(Jonathan V. Sweedler)教授,美國伊利諾斯大學杰出教授、著名華裔學者陸藝教授,美國馬薩諸塞大學游明旭教授和譚蔚泓院士五位教授圍繞納米制備,DNA納米技術,神經科學分析化學方法,質譜技術,細胞成像等世界前沿研究方向做了精彩報告并展開了激烈討論。

      譚蔚泓院士的報告圍繞本研究團隊在使用DNA構造生物分子探針,實現精準生物分析和臨床診斷方面的研究進展。他指出,核酸適體在生物傳感與細胞分析中將發揮更加巨大的作用。通過核酸分子網絡的設計和應用, 可以進一步了解生命過程和疾病的起因與發展, 為人類更好地實現精準醫學提供革命性的分子工具和方法。


      相關介紹:

      譚蔚泓,美國密西根大學物理化學博士。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現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院長、 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生物學院教授。現任教育部科技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部咨詢委員會委員, 科技部納米研究計劃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化學會副理事長等。現任美國化學會JACS雜志副主編。連續5年(2014-2018)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相關文章

    科學家自稱“鄉下人”,陳能寬背后還有這些故事

    在中國文學史上,著名作家沈從文一直自稱“鄉下人”,他的湘西小說始終注目于鄉土世界在轉型過程中,不同文化碰撞下人的生存方式和命運軌跡,“愛憎和哀樂自有它獨特的式樣”。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也有這樣一位自稱......

    生態環境部與中國科學院聯合發布

    5月22日,2023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全球主場宣傳活動在昆明舉辦。為紀念中國作為主席國推動達成的“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是“從協議到協力:復元生物多樣性”(Fr......

    生物醫學領域免費chatGPT梅斯小智開放內測

    生物醫學領域免費chatGPT----梅斯小智開放內測,歡迎大家試用!https://mschat.medsci.cn/ 打開注冊登錄即可(通過手機號+驗證碼即可自動注冊和登錄)。歡迎大家反......

    2023年全球生物科研試劑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分析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義翹神州(301047);諾唯贊(688105);阿拉丁(688179);百普賽斯(301080);優寧維(301166);泰坦科技(688133)等本文核心數據:全球生物科研試劑市......

    2023年全球生物科研試劑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分析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義翹神州(301047);諾唯贊(688105);阿拉丁(688179);百普賽斯(301080);優寧維(301166);泰坦科技(688133)等本文核心數據:全球生物科研試劑市......

    清華大學李亞棟院士/王定勝副教授團隊成果登上《Nature》!

    有機催化劑取代貴金屬催化劑生產氯氣在化學工業中,許多產品的生產都依賴于氯氣。這些氯氣大部分是通過一種稱為氯堿電解的過程制造的,該過程的能量消耗相當于全球電力生產的1%,導致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因此,對該......

    一周前沿科技盤點?|生物大分子什么樣?AI讓誰如虎添翼

    在AI的加持下,用冷凍電鏡觀察目前已知細胞中最大、最復雜的蛋白質復合體——核孔復合體的結構越發清晰,未來我們對生命本質也將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隨著計算機技術快速滲透,機器學習也在光學成像領域獲......

    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資源學家孫九林逝世

    5月10日,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網站發布訃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我國著名資源學家孫九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5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孫九林......

    第十四屆全國生物醫藥色譜質譜學術交流會云南普洱開幕

    5月5日-8日,由中國化學會色譜專業委員會、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色譜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云南師范大學承辦的“第十四屆全國生物醫藥色譜質譜及相關技術學術交流會”于云南省普洱市盛......

    生物塑料如何能夠改變氣候危機

    循環型生物經濟可以極大地控制快速增長的塑料行業的氣候、污染和資源消耗影響。根據目前的政策,到2100年,全球塑料產量可能會增加兩倍。今天,塑料部門對所有溫室氣體排放的近5%負責。通過為循環的、以生物為......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