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粒的轉化是指將質粒或以它為載體構建的重組子導入細菌的過程。將連接產物轉化到感受態細胞中,實現重組克隆的增殖,便于后續分子操作(1)用于基因的克隆增殖;(2)篩選目的細胞。
實驗方法原理 | 熱激法:大腸桿菌在0 ℃ CaCl2低滲溶液中,菌細胞膨脹成球形,轉化混合物中的DNA形成抗DNase的羥基-鈣磷酸復合物粘附于細胞表面,經42 ℃短時間熱沖擊處理,促進細胞吸收DNA復合物,在豐富培養基上生長數小時后,球狀細胞復原并分裂增殖。在被轉化的細胞中,重組子基因得到表達,在選擇性培養基平板上可挑選所需的轉化子。 |
---|
實驗材料 | 外源片段與載體的連接產物大腸桿菌感受態細胞 |
---|
試劑、試劑盒 | X-galAmpLA培養基水抗生素 |
---|
儀器、耗材 | 培養皿滅菌鍋離心管搖床 |
---|
實驗步驟 | 1. l ml X-gal (20 mg/ml),25 ml Amp(100 mg/ml),250 ml制備選擇性培養基平板:在融化的250 ml LA培養基中250 mI PTG (200 mg/ml),混勻后倒入滅菌培養皿中;
2. 取出3管制備好的感受態細胞,放在冰上融化;
3. 每100 ul感受態細胞加入約20 ng質粒DNA,3管分別加連接產物、標準超螺旋質粒DNA(陽性對照)及不加入任何DNA(陰性對照),用移液器輕輕吸打均勻,在冰上放置30分鐘;
4. 熱擊:將離心管放置42 ℃水浴,熱擊90秒,注意:勿搖動離心管;
5. 冰鎮:快速將離心管轉移至冰浴,放置1-2分鐘;
6. SOC培養基,在37 ℃搖床溫和搖動溫育45分鐘,使細菌復蘇;復蘇:每管加400 ul
7. 布皿:取適當體積均勻涂布于含有IPTG、X-gal、抗生素(Amp)的LA平板;
8. 培養:倒置培養皿,于37 ℃培養12-16小時 即可觀察到藍白相間的菌落(其中白色菌落為含有外源插入片段的轉化子,藍色菌落是載體自連的轉化子) 展開 |
---|
注意事項 | 1、利用氨芐青霉素抗性篩選轉化子時,用轉化細胞鋪平板的密度要低(90mm平板上不得超過105個菌落),同時37℃培養不應超過20小時,具氨芐青霉素抗性的轉化體可將?-內酰胺酶分泌到培養基中,迅速滅活菌落周圍的抗生素,從而導致對氨芐青霉素敏感的衛星菌落的出現。
2、 鑒定轉化子中是否含有外源DNA片段常用的方法有:
1) ?互補;
2) 雜交篩選;
3) 插入失活(一些老質粒如pBR322等);
4) 小量提取質粒酶切檢測、PCR檢測 展開 |
---|
其他 | 轉化后,可以根據質粒上帶有的某種特殊基因的表達來鑒定菌落,最常用的有:抗藥性基因的表達,比如質粒帶有氨芐抗性基因,能在AMP平板上長的一般可以初步判斷為轉化成功的菌;還有就是顯色篩選,比如質粒上的LacZ基因表達,間接促使添加了X-gal的培養基變藍,綠色熒光蛋白基因表達后菌落發熒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