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8月20日從西安交通大學獲悉,該校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高傳博教授課題組利用表面工程策略,成功在金納米材料的表面制備出高密度的金銀合金納米島狀結構,并因此賦予其優異的表面等離子共振性質和分子檢測性能。這一成果發表在最新出版的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先進功能材料》上。
在貴金屬納米材料的表面可控構筑亞尺度的結構特征有望為材料帶來嶄新的特性,成為貴金屬納米結構設計的新思路。通常在單一金屬或具有相同晶格常數的金銀體系中,晶體生長遵循層狀生長模式,不利于亞尺度結構特征的形成。
為克服這一挑戰,西安交大研究人員開發了新型的納米晶體表面工程策略,他們通過在金納米晶的表面修飾銀-鹵素化學鍵,實現了金納米晶表面的局域鈍化,從而有效誘導了納米晶從層狀生長模式到島狀生長模式的轉變,在其表面可控構筑了高密度的金銀合金納米島狀結構。該類特殊的表面結構賦予金納米晶獨特的表面等離子共振性質及優異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活性,在高靈敏度分子檢測、生物傳感、成像和光催化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同往常一樣,這個中秋節潘從明依然在車間度過。“工作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走在車間,潘從明心里有一種踏實感,工作20多年來,車間已然成為他的第二個家。潘從明是位于甘肅省金昌市的金川集團銅業有限公......
對于減少貴金屬在可持續能源技術研究中的消耗來說,探索具有良好氧還原活性、穩定性的非貴金屬催化劑是至關重要的。近年來,單原子Fe錨定在N摻雜碳(Fe-Nx/C)上的催化劑因其具有最大的原子利用率和較高的......
近期,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江威團隊與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周宏才團隊、南京大學左景林團隊合作,設計制備了具有氧化還原活性的穩定Zr-MOF,并在溫和條件下將其用于貴金屬納米顆粒原位限域封裝,精準構......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金催化研究中心研究員黃家輝與上海科技大學副教授李濤、燕山大學教授孫科舉合作,在貴金屬合金團簇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C......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21577034)資助下,華東理工大學詹望成課題組在大氣污染控制化學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TamingtheStabilityofPdActivePhase......
10月24日,第七屆黃金科學技術論壇在河南焦作召開。論壇以“推進理論與技術創新,助力綠色礦業持續發展”為主題,160名專家學者聚焦稀貴金屬資源開發利用關鍵科技問題進行學術研討。論壇主席由中國科學院院士......
記者8月20日從西安交通大學獲悉,該校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高傳博教授課題組利用表面工程策略,成功在金納米材料的表面制備出高密度的金銀合金納米島狀結構,并因此賦予其優異的表面等離子共振性質和分子檢測性能。......
記者8月20日從西安交通大學獲悉,該校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高傳博教授課題組利用表面工程策略,成功在金納米材料的表面制備出高密度的金銀合金納米島狀結構,并因此賦予其優異的表面等離子共振性質和分子檢測性能。......
記者8月20日從西安交通大學獲悉,該校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高傳博教授課題組利用表面工程策略,成功在金納米材料的表面制備出高密度的金銀合金納米島狀結構,并因此賦予其優異的表面等離子共振性質和分子檢測性能。......
復旦大學26日發布,該校材料科學系吳仁兵、方方教授團隊在高效非貴金屬析氫電催化劑方面獲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國際期刊《先進材料》。圖片來源于網絡氫能原料豐富、燃燒值高、零污染,被科學家和大眾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