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06-16 10:37 原文鏈接: 賀克斌院士:碳中和是科技創新的競爭

      我國碳市場將于今年6月底前正式上線交易,碳中和路徑進一步明確。在6月9日晚舉行的人文清華講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賀克斌發表名為《碳中和,未來之變》的演講,表示未來碳減排路徑選擇將是“五碳并舉”,即資源增效減碳、能源結構降碳、地質空間存碳、生態系統固碳、市場機制融碳。碳中和是科技創新的競爭,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從資源依賴型走向技術依賴型。

      40年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須減少90%

      碳達峰是指在某一個時點,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后逐步回落;碳中和則是指一定時期內,二氧化碳排放量與吸收量相平衡的狀態。截至2020年底,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或地區提出了碳中和的承諾,超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65%、世界經濟的70%。

      從我國來看,通過科技創新、節能減排等,從1990年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90%。由于溫室氣體與大氣污染物的同根同源,減碳也支持了PM2.5濃度的大幅降低,2020年和2013年相比,PM2.5濃度降幅達到了46%。

      “若繼續延續以末端治理為主的控制路徑,未來十年內大氣污染物減排潛力將基本耗盡。若在碳中和目標下實現深度能源轉型,將大大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使人民健康大幅獲益。”賀克斌說,碳達峰、碳中和任務艱巨,意味著從2020年到2060年,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減少90%,“這絕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

      從國際上看,煤炭儲量最多的前五個國家,即美國、俄羅斯等占了全球煤炭75%的儲藏量;石油、天然氣儲量前五個國家分別占了62%、64%,與傳統化石能源資源分布明顯不均勻相比,全球風光資源分布更為均勻。“未來,風電、光電等新能源比例逐漸上升后,誰的新能源技術領先,誰有效利用的能源就更多,社會經濟發展走向技術依賴型,迫切需要科技創新。”賀克斌強調。

      價值重估、產業重構推動技術創新

      據國際能源署(IEA)今年發布的《2050年凈零排放:全球能源行業路線圖》,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關鍵技術中,50%目前尚未成熟。賀克斌說,這就需要對可再生能源發電、儲能技術,與之匹配的技術等加大研發力度,形成國際競爭力。

      在今年六五環境日“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也表示,技術創新的目的是要建立低碳技術、零碳技術和負碳技術體系,根據不同技術在不同時期來制定不同的政策。屬于技術萌芽期的技術,國家需出錢去扶持和示范;處于產業成熟期的技術,比如風能、光伏發電已很成熟了,其補貼政策應逐步退出,讓其在市場中健康競爭和發展。對于碳捕集工程利用技術,比如碳捕獲、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需建立碳中和工程技術創新體系,實現工業零碳技術工藝的開發等。

      “碳中和將導致價值重估、產業重構等,進一步推動技術創新。”賀克斌指出,要實現碳中和目標,2050年光伏裝機總量將達到2020年的19倍,光伏發電需要多晶薄膜材料,制造這種材料需要的關鍵稀缺元素如銦、碲等,其需求量也將大幅增加。目前,工業固體廢物中銦、碲等都是作為有毒有害物質,進行無害化處理。未來隨著其需求增長、價值重估,必將出現新的提取和利用技術,推動技術變革。

      賀克斌強調,實現碳中和目標需要政策引導、科技創新,建立全新的人才培養體系。“目前,留給我們的時間窗口不是很長了,在下一輪科技競爭中,我們絕不能掉隊。”

    相關文章

    國家認監委關于明確直接涉碳類認證規則備案要求的通知

    國認監〔2024〕3號國家認監委關于明確直接涉碳類認證規則備案要求的通知各認證機構:為推動碳達峰碳中和質量認證制度體系建設,引導和規范直接涉碳類認證活動順利開展,根據《認證機構管理辦法》和《市場監管總......

    “新三樣”碳足跡國家標準項目提案征集,碳達峰建設一直在行動

    近日,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征集“新三樣”碳足跡國家標準項目提案的通知》(原文見附件),為深入貫徹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按照《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實施方案》《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

    行業轉型與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如何展開?專家這樣說……

    2023年11月1日,在中國清潔空氣政策伙伴關系(CCAPP)、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能源基金會聯合主辦的CCAPP2023年度會議暨《中國碳中和與清潔空氣協同路徑(2023)》報告發布會上,針對行業......

    遼寧出臺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到2025年突破百項綠色低碳關鍵核心技術

    為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支撐作用,遼寧省科技廳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遼寧省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3—2030年)》,明確了該項工作的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方案設定一系......

    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標準專項計劃及相關標準外文版計劃下達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下達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標準專項計劃及相關標準外文版計劃的通知各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國家標準化發展綱......

    稀土城市礦產支撐碳中和研究獲進展

    稀土,特別是鐠、釹、鏑、鋱等永磁元素是支撐低碳能源技術發展的戰略性礦產資源,被國際學界稱為“關鍵金屬”。剖析稀土元素-能源轉型-氣候目標間的關聯關系,解析稀土元素從“自然礦產”到“城市礦產”轉化遷移規......

    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歷史性時刻!“雙碳”工作未來······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12月27日共同舉辦《中國碳達峰碳中和進展報告(2023)》發布暨“碳達峰碳中和”研討會。報告顯示,我國“雙碳”政策體系正加快構建,能源結構持續優化,“雙......

    中國光伏企業的全球化思考

    前赴后繼,扎根海外。“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提出至今,十載篳路藍縷,中國不斷為世界輸出中國方案與智慧。此間,中國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發展,也將綠色理念、綠色能源帶向“一帶一路”。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顯......

    四部門印發《北京市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行動方案》

    為了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落細《北京市碳達峰實施方案》,深化城市戰略定位,強化科技創新引領,近日,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發......

    斯坦福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公布,江門雙碳實驗室4名科研人員入選

    近日,美國斯坦福大學發布了2023年度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榜單共分為“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關注整個學術生涯迄今的影響力),以及“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聚焦本年度的學術成就)。江門雙碳實驗室......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