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09-05-22 08:57 原文鏈接: 賈文毓:以終為始,學術創新的法門

      “以終為始”在管理學界廣為人知。它提醒和告誡人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認清方向;不僅要正確地做事,而且要做正確的事。這里將在更加寬泛的意義上使用該詞,以引其進入學術創新的討論之中。

      綜觀科學史不難發現,以終為始是學術創新的重要法門。人們常將學術演進過程視為一場沒有終結的接力賽。在這場接力賽中,除跑第一棒者之外,其余的人都是以終為始的接棒競跑者。按照“終—始”性質,可將以終為始分為兩種基本類型:理論—理論型,事實—理論型。

      屬于理論—理論型的以終為始的科學史實,茲舉3例,以明其要。例一,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1687年首版,是經典力學的第一部劃時代巨作,其影響所及,遍布經典自然科學的所有領域。這是一部公理化體系的科學著作,其公理乃是眾所周知的力學三定律。這三個定律是牛頓在總結前人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來的。科學史顯示,牛頓認真地閱讀和研究過伽利略的著作,而力學三定律的正確性都能從伽利略的著作中得到驗證;開普勒的行星運動三定律則是導致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誕生的直接原因。于是牛頓說:“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例二,笛卡爾的解析幾何學。笛卡爾是法國哲學家、數學家、自然科學家。文藝復興使歐洲學者繼承了古希臘的幾何學,也接受了東方傳入的代數學。當時科學技術的發展,致使用數學方法描述運動成為人們關心的中心問題。笛卡爾分析了幾何學與代數學的優缺點,便去“尋求另外一種包含這兩門科學的好處,而沒有它們的缺點的方法”。1637年,其哲學名著《方法論》出版,作為附錄之一的《幾何學》給出了解析幾何的基本思想——這標志著解析幾何學的誕生,表征著人類從此進入變量數學階段。

      例三,馬克思主義理論。德國古典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馬克思的剩余價值學說是在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奠定的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創立的。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是在以法國的圣西門、傅立葉和英國的歐文為代表提出的空想社會主義學說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屬于事實—理論型的以終為始的科學史實,亦舉3例,以察其實。其一,開普勒的行星運動三定律。第谷是丹麥天文學家,曾經制造過許多大型而精密的天文儀器。他是最后一位杰出的不用望遠鏡進行天文觀察的科學家。1600年,他邀請開普勒當其助手,1601年10月24日逝世。開普勒繼承了第谷終生積累的觀測資料后,對幾千頁資料中記載的天文觀察結果進行了多年的分析和研究,并于1619年完成了科學巨著《宇宙和諧論》。在該著中,開普勒系統地提出了行星運動三定律。顯見,第谷多年精心觀察得到的資料,為開普勒發現行星運動三定律奠定了基礎。

      其二,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麥克斯韋是19世紀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他的案頭一直擺著實驗大師法拉第的《電學實驗研究》。在這部巨著中,法拉第描繪出了一幅關于電、磁、光、力線、波動等的圖畫。麥克斯韋在認真研究了法拉第的著作以后,省悟出力線思想的寶貴價值。24歲那年,他發表了《論法拉第的力線》一文。在論文中,麥克斯韋通過數學方法,把電流周圍存在力線這一現象概括成一個高等數學中的矢量微分方程。以此為起點,平時很少做實驗的麥克斯韋繼續向電磁領域的縱深挺進,終于得到了今天我們所知的永恒不朽的麥克斯韋電磁方程組。

      其三,拉瓦錫的《化學原論》。18世紀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推翻了錯誤的燃素說,建立了正確的燃燒理論,構建了化學的理論框架,給出了元素概念、命名法和第一張化學元素表。1789年,他出版了《化學原論》一著,將當時化學方面所有處于混亂狀態的發明創造整理得條理分明。拉瓦錫的“化學革命”,使化學上升到科學理論階段。其在化學中的地位,就如同牛頓之于力學,麥克斯韋之于電磁學一樣。有人說:“在科學方面,拉瓦錫雖然是一位偉大的建筑師,但他在采石場的勞動卻是很少的。他的材料大都是別人整理而他則是不勞而獲的,他的技巧就表現在把它們編排和組織起來。”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無論哪種類型的以終為始,都是學術創新的不竭泉源、必由之路。倘若在學術上不是以終為始,則必致重復勞動,徒耗資源,或是拾人牙慧,自欺欺人,根本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學術研究。

    (作者為山西師范大學城環學院副教授)
     

      更多閱讀

      國務院決定投入1000億元支持科技創新

    相關文章

    超百款生成式AI服務已備案,大模型底層創新夠了嗎

    ·目前已有117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通過備案。屬地以北京、上海、廣東為主。其中北京51款,上海24款,廣東19款。浙江和江蘇分別有7款和2款。·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表示,在AI大模型方面,單從量......

    美國2025財年研發優先領域及啟示

    一、美國2025財年研發優先領域備忘錄以財年為周期,美國聯邦預算包括四個階段,分別是機構預算、白宮管理與預算辦公室(直接向總統負責的預算編制機構)審查、國會撥款和預算執行。其中前三個階段是預算編制工作......

    2024年全國數據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健全數據基礎制度數字化賦能高質量發展

    4月1日至2日,2024年全國數據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是國家數據局正式掛牌后的首次全國數據工作會議。會議從著力健全基礎制度、釋放要素潛能、加快轉型賦能、促進科技創新、完善基礎設施、強化安全保障、推進......

    2024年全國數據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健全數據基礎制度數字化賦能高質量發展

    4月1日至2日,2024年全國數據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是國家數據局正式掛牌后的首次全國數據工作會議。會議從著力健全基礎制度、釋放要素潛能、加快轉型賦能、促進科技創新、完善基礎設施、強化安全保障、推進......

    上海交通大學2024年“學森挑戰計劃”啟動

    3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學舉辦2024年“學森挑戰計劃”啟動儀式。2000余名高一學子及百余所重點中學校長線上下齊聚交大,共話拔尖創新人才大中學一體化培養。 今年是“學森挑戰計劃”開展的第四年......

    2024醫療器械產業創新發展論壇順利召開

    3月29日,2024醫療器械產業創新發展論壇在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召開,論壇緊密圍繞“聚力協同·創新賦能”的核心主題展開深入研討,旨在推動醫療器械產業的創新發展。本次論壇匯聚了300余位師生校友及醫療產......

    大國重器,就是這么硬氣

    承載人民的智慧和勇氣、展現中國的實力和夢想,是技術的杰作,更是創新的力量!走進大國重器的世界,是秦嶺站、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也是C919國產大飛機、中國天眼FAST;更是愛達·魔都號國產大型郵輪,它......

    科技部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關于舉辦2024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的通知

    國科發才〔2024〕31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科技廳(委、局)、黨委宣傳部、科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黨委宣傳部、科協,黨中央有關部門,國務院有關部門、直屬機構,中央軍委科......

    以管理創新保障高質量發展

    質量管理創新是產品和服務持續改進的重要路徑,每一次產品革新、服務提升都會伴隨著管理創新成果的輸出,管理創新是技術革新、產品開發、服務提升的基礎。通過建立質量褒獎制度,樹立質量管理創新標桿,促進質量持續......

    40項天津公示1個科技項目擬立項項目名單

    2023年天津市社會發展與農業領域科技項目擬立項項目名單公示各有關單位:根據《天津市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經初審、形式審查、專家評審等程序,市科技局局長辦公會審議通過了2023年社會發展與農業領域科......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