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3-07 09:32 原文鏈接: 賦予基礎研究應有的戰略地位

       加大基礎研究投入,似乎已經成為每年兩會上必談的話題。

      今年兩會,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支持力度,強化原始創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2018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到強化穩定支持,優化投入結構。加大中央財政支持力度,構建基礎研究多元化投入機制,引導鼓勵地方、企業和社會力量增加基礎研究投入。

      作為科學研究的創新源頭,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關鍵動力。一方面,在基礎研究上下功夫,對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在國際競爭中爭取更多話語權有重大意義。另一方面,當下國民經濟發展面臨轉型,各行業對于突破關鍵技術、解決“卡脖子”問題的需求愈發強烈。

      回看過去,我國在基礎研究領域碩果累累:“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完成洲際量子密鑰分發研究、中國散裂中子源通過驗收正式開放、“中國天眼”FAST在試運行期間發現數十顆新脈沖星、中國科研團隊首次從鐵基超導體中發現馬約拉納任意子……

      基礎研究需要長期積累,這些成績的取得并非一蹴而就,這就更需要國家長期穩定的支持。當然,在基礎研究上“砸錢”,并不一定能獲得預期回報。但就算研究未能達成目的,它同樣具有意義。例如,美國的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在未能探測到引力波之前,其減震技術、激光技術和極低噪聲技術都已在不同領域大顯身手。

      基礎研究是科學技術的最前沿,但過程中充滿艱難險阻。不少重大原始創新研究初期,不但需要科研人員坐“冷板凳”,更需要科研機構或管理部門給予穩定支持。因為只有從基礎研究起步,掌握核心技術,才不會在產業化階段遇上“卡脖子”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兩會上建議,基礎科學是創新的基礎和原動力,急需充分發揮社會各界力量,將“國際壓力”轉化為“創新動力”,把中國真正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

      現階段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轉型期,要扭轉重大原創性成果缺乏的局面,從“陪跑”變成“領跑”,追根溯源,還是要賦予基礎研究應有的戰略地位,為潛心鉆研的科研人員保駕護航。

    相關文章

    兩部門深化戰略合作推進央企科技創新

    1月13日,從國務院國資委了解到,科技部、國資委日前舉行會商會議,簽訂新一輪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支持推動中央企業科技創新。雙方商定,緊緊圍繞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促進科技自立自強,進一步在科技創新......

    架起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的橋梁

      近年來,為加快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步伐,全國各地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辦法和規定,科技與經濟“兩張皮”的現象正在逐漸得到扭轉,但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的效率依然低下。在日前舉辦的“......

    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助力重大科技創新

      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需以制度創新為引領,助力重大科技創新和科技自立自強,有效保障國家科技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完善資源優化配置長效機制,用好政府與市場“......

    加大基礎研究投入給科技創新注入“強心劑”

    進一步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引導社會各界對基礎研究的投入與布局,健全鼓勵支持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體制機制,探索多元化財政科技投入方式,完善鼓勵研發投入的政策體系,提升科技經費投入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切實......

    黃維:加速孕育顛覆性技術創新

    顛覆性科技創新是特別重要的引擎。我們要瞄準關鍵領域,加速孕育顛覆性技術創新2020年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在激烈的國際競爭面前,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的大背......

    提上日程!“基礎研究十年行動”要來了

    1月5日,2021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明確2021年重點做好11個方面工作,其中包括“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提高創新策源能力”。“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首次被提出,源自2020年年底召......

    提上日程!“基礎研究十年行動”要來了

    1月5日,2021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明確2021年重點做好11個方面工作,其中包括“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提高創新策源能力”。“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首次被提出,源自2020年年底召......

    破立并舉健全高校人才評價體系

    不得簡單以刊物、頭銜、榮譽、資歷等判斷論文質量,不得過分依賴國際數據和期刊,不得將SSCI、CSSCI等論文收錄數作為導師崗位選聘、人才計劃申報評審的唯一指標……不久前,教育部發布《關于破除高校哲學社......

    科技部:印發《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發展規劃》

    科技部關于印發《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發展規劃》的通知國科發規〔2020〕352號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人民政府: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持續有序推......

    中國科學院金力院士:加強基礎研究人才培養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強調:“我國面臨的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子是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的東西沒有搞清楚。”加強基礎研究是一項重大而長期的任務,要加大投入,......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