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校特種陶瓷重點實驗室2006年8月獲準建設,實驗室以高性能連續XXXX為主要研究方向,同時開展其他高性能陶瓷纖維的研究。在重點實驗室建設其間,新增設備投資一千萬多萬元,在此平臺的支持下實驗室打造和建立了高性能陶瓷纖維小批量制備平臺,可滿足從先驅體原料到陶瓷纖維的可工程化技術研究及其小批量制備。并建立了高水平的檢測平臺,針對無機材料的檢測及把關,進行全方位的開放。新增實驗室面積五千平米,建成先驅體原料生產基地,保證了陶瓷纖維所需高品質原料的供應。對我省的特種先進材料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利用高性能陶瓷纖維創新平臺,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1)利用自主創新的工藝、技術和設備,批量合成了適合紡絲的陶瓷先驅體,從根本上解決了連續高性能陶瓷纖維束絲的原料供應問題;(2)突破了大絲束原絲紡制的關鍵技術,成功實現了大絲束原絲的連續紡絲,連續原絲的長度達到1000米以上,達到工業化生產高性能陶瓷纖維對原絲連續性的基本要求;(3)成功自主設計和制造了原絲的不融化處理系統;(4)成功地研究了交聯絲的熱解和燒成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物理化學變化過程,獲得了低氧含量的陶瓷纖維,纖維的關鍵性能指標達到國外同類產品的水平;(5)建立了高性能陶瓷纖維的微觀分析和檢測技術,研究了在纖維制造過程中發生的結構變化,為纖維性能的進一步提高奠定了基礎。
通過國際合作研制,完成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性能陶瓷纖維的三個平臺的建設:研究型設備平臺、中試和小批量制造平臺、分析檢測平臺。這些平臺可以適合各種不同先驅體型陶瓷纖維的研究和開發,為形成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陶瓷纖維奠定了設備基礎。重點實驗室利用現有的人才和設備優勢,在服務于陶瓷纖維工程化技術研發的同時,也積極服務于省內外相關產業。建設期間在完成國家重大項目研發目標的同時,同西北工業大學、江西獅達公司、廈門市第一醫院、翔鷺化纖有限公司等單位達成合作意項,并向這些單位提供其所需的技術服務,充分發揮了平臺建設的集成優勢。已經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56篇;博士后出站1名,博士研究生畢業4名、在讀11名,碩士研究生畢業21名、在讀14名;培養青年教師5名,工程技術人員12名。
大賽現場。主辦方供圖廣州代表隊選手李雪在比賽中。主辦方供圖航空母艦電磁彈射到底有多強?量子通信是怎么運作的?隱身飛機如何做到隱身?人腦和電腦如何連接?……9月7日,受疫情影響延期舉辦的2021年全國科......
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確定廣州開發區等22個園區為國家級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示范園區,示范時限自2022年8月至2025年7月。廣州開發區成為廣東省唯一入選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廣州開發區繼7月14日獲批全國商......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9月1日,位于廣州市南沙區慶盛樞紐區塊的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以下簡稱港科大(廣州)]迎來首個開學季。500多名新生將在嶄新的校園里開啟新的人生。港科大(廣州)是《粵港......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地幔地球化學學科組于洋副研究員與黃小龍研究員及其合作者,利用Mo同位素制約爪哇島弧巖漿作用與殼幔循環過程研究取得進展。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Geoc......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深地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巖石學學科組博士后范晶晶、王強研究員及其合作者,通過Mo穩定同位素示蹤揭示了高硅花崗巖的結晶分異及熔體-流體作用過程。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Geochim......
參會嘉賓合影。主辦方供圖8月24日,由廣州市社會科學院主辦的廣州建設國際人才高地研討會暨《廣州城市國際化發展報告(2022)》、《廣州全球城市發展報告(2022)》(英文版)發布會在廣州舉行。專家學者......
為加快推進廣州市生物醫藥與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鏈有關工作部署,落實《廣州市加快推動醫學檢驗產業集群發展實施方案》,全面提高廣州市體外診斷產品的創新研發水平與醫學檢驗服務水平,8月17日上午,廣州市發展改革......
發布會現場。主辦方供圖8月4日,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在廣州聯合發布《廣州營商環境報告(2022)》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指出,2021年,廣州全市市場主體突破......
由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能源戰略與低碳發展研究室承擔的廣東省汕頭市碳排放達峰研究項目近日在汕頭市順利通過汕頭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召開專家收。據悉,該項目組結合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在工業、建筑、交通、農......
簽約現場。王振鵬 供圖“海威2號”養殖平臺效果圖。王振鵬 供圖8月3日,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簡稱廣州能源所)與湛江灣實驗室、廣東海威農業集團有限公司在廣東湛江簽署《三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