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煙氣治理事關國計民生,火電超低排放市場即將啟動。2015年新環保法開始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法首次全面修訂,基本法的陸續出臺加強了排污監管,將提振大氣污染治理市場整體活躍度。火電廠煙氣排放標準進一步下調的相關政策密集出臺,超低排放改造市場開始啟動。
地方政府與火電企業積極響應超低排放改造:五大發電集團紛紛公布下屬電廠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一方面,證明通過3-12個月的改造工程即可實現超低排放,技術可行性條件已經具備。另一方面,發電企業積極配合,謀求將環保改造作為火電存量博弈的籌碼,也為市場迅速鋪開降低了不確定性。部分省份積極開展試點,通過頒布地方性政策,鼓勵企業進行環保改造,具體措施包括:增加環保補貼電價、直接資金支持和獎勵發電指標。
火電超低排放:高昂治理成本+勢在必行=龐大市場空間。2014年9月發改委頒布《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使“近零排放”大范圍推廣成為共識。據我們估算,2015-2020年合計將有5.47億千瓦機組完成超低排放煙氣處理設施安裝,對應市場空間可達到912億元,煙氣處理特許經營市場空間合計506億元。由于超低排放技術改造環節的高難度和運行環節的高難度,未來特許經營方式的市占率將提高。
監測設備將迎來更新換代:2014年以來出臺的各項環保監管政策中,均提及了嚴格踐行與管控合格監測設備的安裝與運行。基于環保電價計算和煙氣在線監管需求,超低排放的推廣將會啟動監測設備的更新換代。2015-2020年,火電廠煙氣監測、工業鍋爐監測和水質監測市場總體空間約為151億元。
工業煙氣提標改造市場的外延式擴張:隨著大氣控污的力度逐漸加大,政策的側重點開始向鋼鐵、水泥和平板玻璃等重污染行業轉移。京津冀、長三角與珠三角的大氣污染限期治理方案中特別提出了對電力、鋼鐵、水泥和平板玻璃四個重點控污行業的具體整改任務。其中鋼鐵行業的改造市場最可觀,預計2015-2020年,鋼鐵煙氣處理設施改造市場可達到160億元。
建議關注技術革新型和業績確定型企業。國電清新(002573)延續一貫的技術為王策略,已開發出適用于超低排放的技術,優勢顯著。中電遠達(600292)作為中電投的唯一環保產業平臺,業績兌現的確定性較強,假設中電投50%的機組
進行近零排放改造,則對應47.32億元的市場空間,建議關注。雪迪龍(002658)通過多品類產品研發、布局智慧環保和加強人才儲備等措施,高修護城河與競爭敵手拉開差距。
風險提示:政策落地不達預期、成本超出火電企業償付能力,或將延緩市場啟動。
氨作為一種無機化合物,在農業、工業等多個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如何高效、環保地合成氨,助力相關行業的發展,是人們廣泛關注的問題。近日,西湖大學人工光合作用與太陽能燃料中心在合成氨催化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新......
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工程師開發了一種電子貼片,可監測深層組織中包括血紅蛋白在內的生物分子,這為醫療專業人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獲取關鍵信息的途徑,可幫助發現危及生命的疾病,如惡性腫瘤、器官功能障礙、腦......
北京時間12月8日23:00,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召開了全球微生物耐藥性和使用監測系統(GLASS)2022年報告的線上新聞發布會,該報告已于12月9日發布,總結了來自87個WHO成員國的微生物......
北京時間12月8日23:00,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召開了全球微生物耐藥性和使用監測系統(GLASS)2022年報告的線上新聞發布會,該報告已于12月9日發布,總結了來自87個WHO成員國的微生物......
北京時間12月8日23:00,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召開了全球微生物耐藥性和使用監測系統(GLASS)2022年報告的線上新聞發布會,該報告已于12月9日發布,總結了來自87個WHO成員國的微生物......
名稱關于公開征求《關于加強噪聲監測工作的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索引號000014672/2022-00495分類生態環境監測管理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生成日期2022-12-14文號環辦便函......
“環保少女”正在轉型,正在從一個單純的環保主義者成為一個左翼政治革命家。“環保少女”格蕾塔·桑伯格估計沒有人會陌生,這位2018年年僅15歲就因為罷課呼吁環保活動而出名,現在已經是很多氣候運動的代言人......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氣所)中國碳衛星(TanSat)研究團隊聯合芬蘭氣象研究所團隊,最近首次利用中國碳衛星觀測定量識別和計算城市碳排放,這也是中國碳衛星首次成功用于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定量......
一、項目編號:N5100012022001663二、項目名稱:省級“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監控分析”重點實驗室標準化建設項目(二次)主要標的信息合同包1:貨物類(成都煒燁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合同包2:貨物類......
溫室氣體的高精度監測是完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必要工具,而要保障監測數據的精確度與可比性,就依賴于完善的標準計量體系。生態環境部印發的《碳監測評估試點方案》明確要求“構建量值準確、統一的環境溫室氣體監......